烛之武退秦师通假字及古今异义词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14
谁帮我全面总结一下高一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这两课的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词类活用 和特殊句式啊?

本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所选的4篇记叙散文,或记政治外交上的刀光剑影,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文学常识。赏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体会他机智善辩的技巧。领会文章记事写人的艺术技巧:伏笔照应,曲折波澜,化繁为简。积累相应文言知识。

学习《荆轲刺秦王》,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文学常识。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了解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掌握一些文言词的词义。积累相应文言知识。

二、重点知识讲解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介绍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它记载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240多年间各国的大量史料,以多样的笔调,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描写了复杂的战争事件,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因而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但是,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2、史书体裁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的顺序来记录史事。代表作:《左传》《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代表作:《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录人物生平活动(相当于给人物作传)来反映历史事实。代表作《史记》《汉书》《后汉书》。

3、重要字词

(1)理解十三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① 且贰于楚也

贰:《辞海》中有一义项为“背叛;有二心”。当时的史实是郑对晋有二心,而亲近于楚,但句中介词“于”的宾语是“楚”,而非“晋”,所以此句中“贰”应引申为“从属二主”之意,即指郑在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本指军队,这里指驻军,名词作动词。

③ 师必退

师,军队

④ 吾不能早用子

子,古代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如荀子、韩非子,可译为先生。也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可译为您,如本句。

⑤ 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指示代词。

⑥ 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这里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自己的)边邑。按,秦在西,郑在东,而晋居其中。远,远方的国家,指郑国,这里是形容词作名词。

⑦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⑧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给予人恩惠或财物。

⑨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在早晨。夕,在晚上。朝、夕,名词作状语。

版,筑墙用的夹板。设版,指设版筑城,修建防御工事,准备同秦对立了。

⑩ 唯君图之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全句意思是希望您考虑(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2)归纳十三个实词和虚词的义项

实词:





虚词:





(3)掌握六个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③何厌之有。 厌,同“餍”,满足。

④阙秦以利晋 阙,同“缺”,损害。

⑤秦伯说 说,同“悦”。

⑥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

(4)熟悉两个词组的用法



②“所”字词组:

所+动词,构成“所”字词组,是名词性的短语,“所”字译成:……的(人、事、物)。如:“君之所知也”一句中的“所知”,翻译成“知道的事情”。

(5)注意四处词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

①寡人:古代君王对下的自称。

②执事:从字面上看,执事是指秦伯手下办事的官吏,实际上是指秦伯本人。因为古人对统治者不敢直接指称,只称其手下人,以代替统治者自己。如称天子为陛下,太子为殿下等等。

③东道主:指东路上的主人(按,郑在秦东,可以随时供应秦使者的困乏,故称为东道主)。后世把“东道主”作为“主人”的代称了。

④行李:即“行理”,使者。

(6)研究两种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A.用“……者……也”表判断:

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是寡人之过也。

B.用判断词“乃、为、即、是”等表判断:

例: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知之为知之。

楚父即楚将项燕。

C.没有任何判断词和判断标志的判断句:

例:刘备天下枭雄。

②宾语前置句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大王来何操?

C.用“是、之、之为”等标志的宾语前置:

例:惟命是从 何厌之有 唯弈秋之为听

D.介词宾语前置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言以蔽之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介绍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 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 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 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2、课文把握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 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2):故事的开端。荆轲请求刺杀秦王以报太子。

第三部分(3—8)故事的发展。荆轲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部分(9—16):故事的高潮。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

第五部分(17—18):故事的结局。荆轲刺杀秦王不成被杀。

3、 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2)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 12个)





(3)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早晚之间。

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4)古今异义词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4)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见燕使者 ( 于 ) 咸阳宫 ( 省略介词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三、难点剖析

《烛之武退秦师》

1、分析烛之武的精妙说辞。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开篇不凡,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一下子打消了秦伯的戒心,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使秦伯能够继续听下去。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指出秦、郑相隔遥远,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说明保存郑国对秦有利,以利益引诱秦伯。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从秦、晋两国的历史,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关系。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预想将来,说明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进一步挑拨两国关系,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反过来帮助郑国。

2、烛之武的形象特点。

烛之武是一个长期得不到重用的有才之士,在国君有求于他之时的一番牢骚使他这一形象更加丰满。面对郑伯的自责和国难当头,烛之武最终慷慨应允,义无反顾只身前往敌营,这体现了他以国难为重的深明大义,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和肩挑重担的无畏勇气。面对秦伯,烛之武侃侃而谈,不卑不亢,步步深入,句句打动对方,能言善辩的才华体现得淋漓尽致。

3、本文叙事写人的技巧。

(1)伏笔与照应

在开头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对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时,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另外晋秦两军并没驻扎在一起,也为分化瓦解提供了可能。“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

(2)曲折波澜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繁简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4、晋侯撤军的真正理由和对他的评价?

原来曾是晋国盟军的秦国,现在却成了郑国的盟友,真是风云突变。这时的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做出了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至于他回答子犯的话而讲了不可攻击秦军的道理,可以说是为了自己下台阶,指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撤军。应为如果晋国真要攻打郑国,那一定会腹背受敌,这样对自己很不利。应该说,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原因。

《荆轲刺秦王》

1、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 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 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 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 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3、如何评价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一、通假字:
1、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译:供应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
2.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译:秦伯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译:失去他所得到的,这是不明智的
4.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译:怎么才能让他们满足呢?
5.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译:我也不能做什么了
6.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
译:难道还要使郑国灭亡来陪葬邻国
二、古今异义:
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译:出使的人来来往往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能叨叨这种地步的
4.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译:他也跟着走了

扩展资料:
原文:烛之武退秦师
先秦: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一、通假字:

  1.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4.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5.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6.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

二、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扩展资料

文章首段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并埋下两处伏笔:郑无礼于晋,与秦无关;晋、秦不在一处。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

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其中,佚之狐举贤和烛之武先“辞”后“许”,行文波澜起伏,颇具戏剧性。三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

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亡郑”、“陪邻”、“舍郑”,皆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旧事重提,触及秦伯的恨处,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后必“阙秦”。

烛之武的说秦之词,句句令人毛骨悚然,具有撼人的逻辑力量,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四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此段行文又一张一弛,先是“子犯请击之”,令气氛陡然又紧;文公“未可”,又松;直到“亦去之”,读者的心才安然放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词类活用
  ⑴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
  ⑵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⑶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⑷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⑸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⑹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 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西”方位名词作形容词,西边的;前一个“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后一个“封”,仍为名词,疆界。)
  ⑺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⑻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⑼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⑽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⑾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做动词,从属二主)
  ⑿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
  ⒀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数词作动词, 扩张,延伸,封:动词作名词,边界)
  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⒃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减少)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6)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古今异义:(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6)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通假字: 1.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4.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5.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6.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增加)

..

本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所选的4篇记叙散文,或记政治外交上的刀光剑影,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文学常识。赏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体会他机智善辩的技巧。领会文章记事写人的艺术技巧:伏笔照应,曲折波澜,化繁为简。积累相应文言知识。

学习《荆轲刺秦王》,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文学常识。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了解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掌握一些文言词的词义。积累相应文言知识。

二、重点知识讲解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介绍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它记载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240多年间各国的大量史料,以多样的笔调,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描写了复杂的战争事件,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因而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但是,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2、史书体裁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的顺序来记录史事。代表作:《左传》《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代表作:《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录人物生平活动(相当于给人物作传)来反映历史事实。代表作《史记》《汉书》《后汉书》。

3、重要字词

(1)理解十三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① 且贰于楚也

贰:《辞海》中有一义项为“背叛;有二心”。当时的史实是郑对晋有二心,而亲近于楚,但句中介词“于”的宾语是“楚”,而非“晋”,所以此句中“贰”应引申为“从属二主”之意,即指郑在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本指军队,这里指驻军,名词作动词。

③ 师必退

师,军队

④ 吾不能早用子

子,古代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如荀子、韩非子,可译为先生。也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可译为您,如本句。

⑤ 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指示代词。

⑥ 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这里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自己的)边邑。按,秦在西,郑在东,而晋居其中。远,远方的国家,指郑国,这里是形容词作名词。

⑦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⑧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给予人恩惠或财物。

⑨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在早晨。夕,在晚上。朝、夕,名词作状语。

版,筑墙用的夹板。设版,指设版筑城,修建防御工事,准备同秦对立了。

⑩ 唯君图之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全句意思是希望您考虑(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2)归纳十三个实词和虚词的义项

实词:





虚词:





(3)掌握六个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③何厌之有。 厌,同“餍”,满足。

④阙秦以利晋 阙,同“缺”,损害。

⑤秦伯说 说,同“悦”。

⑥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

(4)熟悉两个词组的用法



②“所”字词组:

所+动词,构成“所”字词组,是名词性的短语,“所”字译成:……的(人、事、物)。如:“君之所知也”一句中的“所知”,翻译成“知道的事情”。

(5)注意四处词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

①寡人:古代君王对下的自称。

②执事:从字面上看,执事是指秦伯手下办事的官吏,实际上是指秦伯本人。因为古人对统治者不敢直接指称,只称其手下人,以代替统治者自己。如称天子为陛下,太子为殿下等等。

③东道主:指东路上的主人(按,郑在秦东,可以随时供应秦使者的困乏,故称为东道主)。后世把“东道主”作为“主人”的代称了。

④行李:即“行理”,使者。

(6)研究两种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A.用“……者……也”表判断:

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是寡人之过也。

B.用判断词“乃、为、即、是”等表判断:

例: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知之为知之。

楚父即楚将项燕。

C.没有任何判断词和判断标志的判断句:

例:刘备天下枭雄。

②宾语前置句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大王来何操?

C.用“是、之、之为”等标志的宾语前置:

例:惟命是从 何厌之有 唯弈秋之为听

D.介词宾语前置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言以蔽之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介绍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 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 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 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2、课文把握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 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2):故事的开端。荆轲请求刺杀秦王以报太子。

第三部分(3—8)故事的发展。荆轲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部分(9—16):故事的高潮。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

第五部分(17—18):故事的结局。荆轲刺杀秦王不成被杀。

3、 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2)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 12个)





(3)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早晚之间。

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4)古今异义词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4)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见燕使者 ( 于 ) 咸阳宫 ( 省略介词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三、难点剖析

《烛之武退秦师》

1、分析烛之武的精妙说辞。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开篇不凡,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一下子打消了秦伯的戒心,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使秦伯能够继续听下去。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指出秦、郑相隔遥远,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说明保存郑国对秦有利,以利益引诱秦伯。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从秦、晋两国的历史,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关系。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预想将来,说明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进一步挑拨两国关系,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反过来帮助郑国。

2、烛之武的形象特点。

烛之武是一个长期得不到重用的有才之士,在国君有求于他之时的一番牢骚使他这一形象更加丰满。面对郑伯的自责和国难当头,烛之武最终慷慨应允,义无反顾只身前往敌营,这体现了他以国难为重的深明大义,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和肩挑重担的无畏勇气。面对秦伯,烛之武侃侃而谈,不卑不亢,步步深入,句句打动对方,能言善辩的才华体现得淋漓尽致。

3、本文叙事写人的技巧。

(1)伏笔与照应

在开头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对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时,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另外晋秦两军并没驻扎在一起,也为分化瓦解提供了可能。“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

(2)曲折波澜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繁简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4、晋侯撤军的真正理由和对他的评价?

原来曾是晋国盟军的秦国,现在却成了郑国的盟友,真是风云突变。这时的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做出了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至于他回答子犯的话而讲了不可攻击秦军的道理,可以说是为了自己下台阶,指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撤军。应为如果晋国真要攻打郑国,那一定会腹背受敌,这样对自己很不利。应该说,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原因。

《荆轲刺秦王》

1、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 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 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 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 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3、如何评价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一、通假字:
1、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译:供应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
2.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译:秦伯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译:失去他所得到的,这是不明智的
4.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译:怎么才能让他们满足呢?
5.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译:我也不能做什么了
6.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
译:难道还要使郑国灭亡来陪葬邻国
二、古今异义:
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译:出使的人来来往往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能叨叨这种地步的
4.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译:他也跟着走了

扩展资料:
原文:烛之武退秦师
先秦: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 14797076408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古今异义词有哪些
  • 衡疯答:古今异义词:(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4)...

  • 14797076408《烛之武退秦师》里有哪些通假字?
  • 衡疯答:《烛之武退秦师》里通假字有五个,分别是:无能为也已(已,同“矣”,了);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知足,满足)。《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

  • 14797076408谁帮我全面总结一下高一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这两课的通假字 古今...
  • 衡疯答:谁帮我全面总结一下高一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这两课的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词类活用 和特殊句式啊? 多谢了!!!总结全面还有追加100分!我等急用!请各位老师们出手相助!!... 多谢了!!!总结全面还有追加100分!我等急用!请各位老师们出手相助!!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

  • 14797076408烛之武退秦师古今异义词
  • 衡疯答:烛之武退秦师古今异义词如下: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述的...

  • 14797076408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实词 古今异义 通假字 虚词 和句式总结
  • 衡疯答:⑥烛之武 (介于性命之间的助词)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 14797076408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古今异义词
  • 衡疯答:烛之武退秦师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关键在于烛之武所说的两点针对了秦的切身利益。那么在这篇经典的文章中包含哪些古今异义词呢?古今异义词 (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

  • 14797076408烛之武退秦师总结,一词多意,古今异议,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 衡疯答:1、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

  • 14797076408烛之武退秦师古今异义
  • 衡疯答:《烛之武退秦师》古今异义:1、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2、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14797076408烛之武退秦师的古今异义
  • 衡疯答:烛之武退秦师的古今异义如下:一、古义 《烛之武退秦师》是古代的一篇历史散文,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文章记述了烛之武在郑国危难之际奉命说服秦军撤退的故事,展现了烛之武的智勇和口才。“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字,古义是使动用法,使……撤退,这里有劝说、说服、使……撤退的含义。整句...

  • 14797076408《烛之武退秦师》里的特殊句翻译有哪些?词类活用和通假字又有哪些?
  • 衡疯答:减少)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已,同“矣”,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5.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知足,满足)《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