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古今异义词有什么?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14
《愚公移山》 的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义 是什么?

一、一词多意
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
其:其土石如何(加强反问语气那么多)惧其不已(代词,他)
之:跳往助之(代词,他)虽我之死(的)以君之力(助词,的)
焉:且焉之土石(哪里)始反一焉(语气助词)
固:汝心之固(顽固)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亡:今亡亦死(逃走)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而:面山而居(表修饰)聚室而谋(表承接)
二、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一般“面”是名词,在此用作动词。意为:面向着。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般“箕畚”是名词,在此作状语。意为:用箕畚。
吾与汝毕力平险:一般“险”是形容词,在此用作名词。意为:险阻。
三、通假字
“指”通“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
“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
“厝”通“措”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四、古今异义词
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
达于汉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指通豫南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虽我之死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惧其不已也已:古义:止,今义:已经
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川阻隔,今义:把持独占
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扩展资料:
《愚公移山》的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同时,本文通过神话的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愚公移山

一、通假字
1、“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通“无”,没有。
2、“甚矣,汝之不惠。”中“惠”通“慧”,聪慧。
3、“ 始一反焉。”中“反”通“返”,往返。
4、“一厝朔东。”中“厝”通“措”,放置。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中“指”通“直”,直达。
6、“无陇断焉。”中“陇”通“垄”,高地。
二、一词多义
1、 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其妻献疑(他的)
2、曾: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3、固:汝心之固(顽固)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4、亡: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5、方: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6、之: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7、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8、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9、而 面山而居(表修饰)聚室而谋(表承接)
三、古今异义
1、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4、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5、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荷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7、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8、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0、已 古义:止       今义:已经
四、词类活用
1、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3、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者简介
列子,姓列,名御寇,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在古籍中又写作列圄寇、列圉寇或子列子,东周威烈王时期人,与郑穆公同时。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列子对中国人思想影响甚大。
文言文中常用的通假字
1、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5、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6、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7、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9、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10、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2、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1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愚公移山》古今异义词:

(1)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用手指
(2)曾
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3)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4)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5)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6)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7)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8)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9)已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10)方
古义:方圆
今义:常指矩形
(11)惩
古义:苦于
今义:惩罚
(12)苦
古义:愁
今义:能燥,能泄,能坚的药味
(13)荷
古义:挑
今义:
莲,又称荷、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印度的国花。

2、拓展: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一、一词多意
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
其:其土石如何(加强反问语气那么多)惧其不已(代词,他)
之:跳往助之(代词,他)虽我之死(的)以君之力(助词,的)
焉:且焉之土石(哪里)始反一焉(语气助词)
固:汝心之固(顽固)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亡:今亡亦死(逃走)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而:面山而居(表修饰)聚室而谋(表承接)
二、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一般“面”是名词,在此用作动词。意为:面向着。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般“箕畚”是名词,在此作状语。意为:用箕畚。
吾与汝毕力平险:一般“险”是形容词,在此用作名词。意为:险阻。
三、通假字
“指”通“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
“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
“厝”通“措”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四、古今异义词
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
达于汉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指通豫南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虽我之死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惧其不已也已:古义:止,今义:已经
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川阻隔,今义:把持独占
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扩展资料:
《愚公移山》的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同时,本文通过神话的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愚公移山

一、通假字
1、“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通“无”,没有。
2、“甚矣,汝之不惠。”中“惠”通“慧”,聪慧。
3、“ 始一反焉。”中“反”通“返”,往返。
4、“一厝朔东。”中“厝”通“措”,放置。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中“指”通“直”,直达。
6、“无陇断焉。”中“陇”通“垄”,高地。
二、一词多义
1、 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其妻献疑(他的)
2、曾: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3、固:汝心之固(顽固)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4、亡: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5、方: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6、之: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7、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8、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9、而 面山而居(表修饰)聚室而谋(表承接)
三、古今异义
1、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4、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5、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荷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7、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8、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0、已 古义:止       今义:已经
四、词类活用
1、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3、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者简介
列子,姓列,名御寇,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在古籍中又写作列圄寇、列圉寇或子列子,东周威烈王时期人,与郑穆公同时。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列子对中国人思想影响甚大。
文言文中常用的通假字
1、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5、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6、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7、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9、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10、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2、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1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 13174036827愚公移山古今词义
  • 淳齿答: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 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诸古义:之于今义...

  • 13174036827愚公移山文言文里的通假字
  • 淳齿答:1. 【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 《愚公移山》古今异义:1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2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3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4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5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6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7荷 古义:扛 今义:荷...

  • 13174036827愚公移山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 我只要一词多义 好了有另外赏
  • 淳齿答:一: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山 6、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二: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 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阳:古义:山之南,水...

  • 13174036827《愚公移山》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 淳齿答: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我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古今异义 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毛 古义:草木 今义:...

  • 13174036827整理《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 淳齿答: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之间)孰视之(孰通熟,仔细)《愚公移山》:一词多义:方:方七百里(指面积)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出之别处】曾:曾不若孀妻弱子(竟)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固:汝心之固(顽固)吾义固不杀人(本来)【出之别处】亡:今亡亦死(...

  • 13174036827愚公移山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 淳齿答:三、古今异义 1、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4、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5、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荷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7、毛 古义:草木 今...

  • 13174036827愚公移山的文学常识
  • 淳齿答: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2.愚公移山文学常识,一词多义,通假字 你好! 《愚公移山》 古今异义: 1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2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3毛...

  • 13174036827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
  • 淳齿答:1.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总结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处处,到处 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会,聚会;计,商议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么 垄断 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 自信 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相信...

  • 13174036827初一到初二文言文古诗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意谁有???
  • 淳齿答:《愚公移山》 70、匪报也 匪,通“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8-24 展开全部 网上 追问 这里就是网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2009-08-30 初一、初二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的归纳 45 2011-06...

  • 13174036827整理《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 淳齿答: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身边大臣 今:方位名词 莫:古:没有一个 今:不,不要 9.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古:长,原文指身高 今:改正 10.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古:即使 今:虽然 《愚公移山》古今异义:1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2曾 古义:乃,并 今义:...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