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列岛有什么特点?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6-09
澎湖列岛的主要岛屿?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是台湾省最早开发的地方。

澎湖之名系以澎湖最大的本岛与中屯、白沙、西屿三岛相衔似湖,外侧海水汹涌澎湃,湖内波平浪静。澄清如潮,故而得名。

澎湖设县,东与云林、嘉义、台南三县相望,西与福建厦门相 对。全县由澎湖本岛及周围其他63个岛屿组成。统称澎湖列岛。 全县面积约127平方公里,下辖马公市及湖面、白沙、西屿、望安、七美五个乡,县治设在马公市。全县人口约9万,居民为汉族,世居人口中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澎湖列岛地理位置优越,东隔澎湖水道,与台湾岛相对,最短距离约24海里,两面与祖国大陆福建省厦门市隔海相望,最短距离约75海里。过去横渡台湾海峡,往来于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船只,常常进入澎湖岛上的马公港停泊。从这里出发,往北可抵达马祖列岛、大陈岛和舟山群岛,往南可去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并可通往菲律宾和东南亚各国。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称为“东南锁匙”。

澎湖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近年来,台湾考古工作者在澎湖岛上发掘出硬质砂岩石斧等古人遗物,经考证为秦汉 以前渡海前来的移民所遗留下来的,属于祖国大陆上的文化,而这个时期大陆文化在台湾本岛上还没有发现。它说明祖国大陆文化的传播,是先到澎湖,再由澎湖到台湾。在文化的传播上,澎湖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澎湖列岛逐渐成为台湾海峡两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湾,是台湾海峡中各种船只活动的集汇点。

澎湖于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国版图,当时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元代移民渐多,至元十六年(1279),元代统治者在澎湖设巡检司,隶属福建省泉州府,其开发时间比台湾本岛早380余年。明朝时曾两度失于荷兰人。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澎湖设安抚司。清代先后设巡检、通判。日据时期设澎湖岛厅。台湾光复后,1946年设澎湖县。

澎湖列岛的底基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经过多次海陆升降、海蚀和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位于望安乡的大猫屿海拔达79米,为境内最高处。在64个岛屿中,以澎湖本岛面积最大,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屿二岛。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

澎湖列岛与台湾本岛一衣带水,但气候差异很大。全县年平均气温为27.7摄氏度。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高1摄氏度。澎湖夏凉冬暖,惟雨量稀少,风力强大,全年平均风速超过6级的大风日多达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风日每月超过20天。每年除6-8月为南风外,其他月份多为东北季风,最大风速可达每秒20米以上,相当于中度台风。全县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是台 湾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布不均匀,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干旱期长达180天左右。

澎湖列岛地势平坦,无河川山岳,土壤层浅薄,均为红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上海风强劲,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仅能种植 甘薯、花生等。80年代中期,在这里试种成功西瓜、哈密瓜、丝瓜,号称澎湖“三瓜”,其中,哈密瓜还销往台湾本岛。但全县所需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依赖台湾本岛供应。

踏上澎湖的原野,一眼就能见到特殊的农田景象,在一片片田野的周围,有许多用珊瑚礁石砌成的防风墙。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遇水微溶,然后再胶结起来。用它砌成的墙,经过长年风吹雨打以后,不仅不会坍塌,反而更紧密地胶结在一起,十分牢固。澎湖海滨一带的老房子,多用珊瑚礁石砌筑而成。迄今为止,这种墙壁仍是在澎湖建筑景观的一大特色,有人称此为“蜂巢墙”。 在澎湖岛的风柜尾半岛上,有许多天然奇景,从县城马公市乘车,约20分钟即可抵达。风柜尾半岛位于马公港对面,与马公半岛合抱而成马公湾。半岛西北端便是风柜尾,为澎湖本岛最西的村落。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这里的风浪特别大,白花花的水沫漫天飞溅,大有一浪“激起千堆雪”的气魄。站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澎湖风”的厉害。在风柜尾半岛北部最外侧有个风柜洞,直径约达4米左右,每当巨浪涌入洞中,就会听到从巨洞深处传来如同惊雷般的海涛回响声,人们称其为“风柜听涛”。风柜洞的形成和它的地理位置有关,这里是从太平洋和南海来的暖流经过的地方。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台风袭击澎湖时,风柜尾半岛外侧正处在风口上,海蚀作用格外强烈,玄武岩构成的海岸柱状节理发育,助长了海浪沿节理侵蚀的威力,终于掏空了岩壁,形成了风柜洞。

从风柜洞沿环岛公路东北行,过海桥之后,即可到达白沙岛。该岛上有著名的“通梁大榕树”,树龄已有300余年,原来的树干已经枯朽,树枝下沉入土,竟在周围长出20多条支干,盘根错节,枝叶繁茂,其覆盖面积广达660多平方米。它犹如撑开的一把巨伞,形成天然凉亭,“凉亭”下设有石桌石椅,坐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可与乘凉的老人了解古榕的历史。

相传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有一艘福建商船经过澎湖,不幸在白沙乡通梁村遇大风沉没,只剩下一个内值两株小榕树的盆钵,随潮流漂到通梁村海边,为乡人拾获,将其移植到保安宫前面,灌溉培植,想不到竟在植被稀少的澎湖岛上活到了今天,成为不仅是澎湖,也是台湾全省屈指可数的大榕树。

从白沙岛去渔翁岛,要经过一座长2160米的大桥,犹如一道长虹,凌空飞越,这就是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桥。桥面宽4.6米,每隔300米有一处回车道,桥墩共76个,据说是远东地区最长的跨海水泥钢管大桥。

渔翁岛是澎湖列岛中的第二大岛,面积为16平方公里。因位于澎湖以西,故又称西屿。每当夕阳西下,美丽的西屿与绚丽的彩霞和湛蓝的大海互相辉映,景色令人陶醉。“西屿落霞”是澎湖著名的景致,但是观此景的最佳处并不在西屿,而在马公市的观音亭到澎湖水产学校一带的新月形海湾。每年夏秋两季傍晚,这里的海滩上总是游人如潮。

为航海家所熟知的“西屿灯塔”,高高地耸立在渔翁岛外?村的西南角上。过去航行于台湾、厦门之间的船只,常以渔翁岛作为寻航的目标。1769年,在屹仔尾附近建了一个古式航标,到1828年改建成灯塔,夜间在塔顶点火,名为西屿灯塔,它是台湾省第一座灯塔。清光绪元年(1875),改为新式装备,塔上装了500烛光四等不动白色灯,光线可射出15海里,既为在台湾海峡航行的船只提供了方便,也为古朴的渔翁岛增添了异彩。

澎湖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回游和底栖鱼类近300种,还有龙虾、贝类、珊瑚、藻类等。全县拥有动力渔船2800余艘,渔民近万户,占全县人口的一半以上,每年鱼获量约5万吨左右,其中80%以上销往台湾本岛和香港、日本等地,是全县的经济支柱。其次还有浅海养殖,以牡蛎、斑节虾和虱目鱼为主。全县的工业几乎都与渔业有关,主要有鱼类加工厂、冷冻厂、渔船修造厂、渔具生产厂等,约占全县工厂数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以珊瑚、文石、贝壳等为原料的工艺品加工厂,全县大小工厂约200余家,另有商业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服务性公司、企业500余家。

澎湖县因开发早,古迹甚多,加上特殊的地理景观,使澎湖县观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县农业和工商业难以有较大发展的情况下,80年代初以后,该县开始注重发展观光旅游业。“澎湖渔火”自清代起即为台湾“八景”之一,澎湖天后宫、西屿炮台、西屿东谷均为台湾省一级古迹。其他还有观音亭、顺承门、孔庙、施公祠。七美人冢等,以及澎湖跨海大桥、海水浴场,成功水库、西屿灯塔。果叶日出、通梁古榕等。近些年到澎湖的游客每年都在l00万人次以上,1995年,澎湖被正式划为“特定风景区”,设有澎湖旅游服务中心,观光旅游业已成为澎湖县最重要的产业。

澎湖县对外交通主要靠海运和航空,马公港有至台湾本岛高雄港、基隆港的客货运输航线。马公机场有至台北、台南、嘉义、高雄等机场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班,每年旅游旺季的6-8月间机票难求,平时又有寥寥无人的情况。1970年建成的联结澎湖本岛与白沙、西屿的跨海大桥,使三岛连为一体,有公路相通,其他各岛屿间主要靠船只行驶。遇有大风、台风时,岛内外交通则几乎都陷于停顿。

澎湖文石主要产于望安岛、将军屿、白沙岛以及风柜半岛。
望安岛是澎湖列岛中的第四大岛,也是最早开采文石的地方。这里的文石,色泽深,硬度高,质地优。
将军屿出产的文石,色彩艳丽,质地坚硬,以文石眼和镶金边文石最名贵。
白沙岛出产的文石,以淡黄、绿色或乳白色为主,色彩淡雅,造型别致,其中同心花纹文石、葡萄状文石最珍贵。
风柜半岛出产的文石色泽华丽,质地细腻,上面常带有天然的精美图案,其中的千眼文石更是稀少,一年出产不过几十枚,非常珍贵。
文石和玉石一样,其真容藏在外表普通的岩石中,不“开”不知道。虽然其硬度较知名的红宝石、祖母绿或是海蓝宝石要低,但是由于其特有的典雅色泽和变化万千的纹理,同样博得世人的钟情与喜爱。
如果将一块玄武岩的表层刮去,看到一个个乌黑、红褐、墨绿、乳白等颜色的“圆眼睛”,这就是文石了。这一类型的文石内含有玉髓或玛瑙之类,其外形多呈杏仁状、圆球状、葡萄状或不规则状,不但质地较密,其纹彩也更为丰富而有变化。
尤其是有同心圆构造者,经琢磨打光后,就会看到五颜六色的圆晕从圆心一波波荡漾开来,呈现出美丽的同心圆纹理,“文石眼”耀眼夺目,令人惊叹。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的南部,由64个岛屿组成,面积约127平方千米,域内岛屿罗列,港湾交错,地势险要,是中国东海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线。澎湖列岛中的岛屿,按其位置可分南、北两个岛群:南岛群在八罩水道以南,有望安岛(八罩岛)、七美屿、花屿、猫屿、东吉屿等,几乎所有岛都为火山岛,组成的岩石均为第四纪玄武岩;北岛群分布在八罩水道以北,包括有面积最大的澎湖岛和渔翁岛(西屿)、白沙岛、吉贝屿、鸟屿、姑婆屿等岛屿。

澎湖列岛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多集中在夏季。由于岛上地形较为平坦,没有山川河谷,年蒸发量高达1800毫米,因此岛上严重缺水。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吹拂的东北风,也是澎湖列岛上的另一自然地理特征。东北风时速最高可达每秒三四十米,相当于中等强度的台风,因此,冬天的澎湖列岛就像一只“风柜”,这种强劲的风挟带着海水泡沫,呈咸味,当地人称为“火烧风”,其威力不亚于台风,火烧风过处,树木植物无不焦枯。许多商店此间均闭门停止营业。妇女们则以布蒙面,避免风沙吹打。当然,这种澎湖列岛特有的景观,也吸引了不少游人特地前来观赏体验一番。因此,澎湖早年就有“风岛”之名了。澎湖列岛的自然景观是十分优美的,著名的有“风柜涛声”、“鲸鱼洞”、“望安玄武岩”、“虎井沈城”、“将军屿帆船石”、“桶盘屿石柱”等。

渔业观光历来是台湾旅游的观赏重点,而澎湖渔港占台湾全省的1/3,居民60%以上以捕鱼为生。环岛海滨帆樯林立,入夜时分,万点渔火,闪烁海面,宛若星汉落地,蔚为奇观。“澎湖渔火”乃被列入台湾八景之一。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是台湾省最早开发的地方。

澎湖之名系以澎湖最大的本岛与中屯、白沙、西屿三岛相衔似湖,外侧海水汹涌澎湃,湖内波平浪静。澄清如潮,故而得名。

澎湖设县,东与云林、嘉义、台南三县相望,西与福建厦门相 对。全县由澎湖本岛及周围其他63个岛屿组成。统称澎湖列岛。 全县面积约127平方公里,下辖马公市及湖面、白沙、西屿、望安、七美五个乡,县治设在马公市。全县人口约9万,居民为汉族,世居人口中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澎湖列岛地理位置优越,东隔澎湖水道,与台湾岛相对,最短距离约24海里,两面与祖国大陆福建省厦门市隔海相望,最短距离约75海里。过去横渡台湾海峡,往来于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船只,常常进入澎湖岛上的马公港停泊。从这里出发,往北可抵达马祖列岛、大陈岛和舟山群岛,往南可去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并可通往菲律宾和东南亚各国。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称为“东南锁匙”。

澎湖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近年来,台湾考古工作者在澎湖岛上发掘出硬质砂岩石斧等古人遗物,经考证为秦汉 以前渡海前来的移民所遗留下来的,属于祖国大陆上的文化,而这个时期大陆文化在台湾本岛上还没有发现。它说明祖国大陆文化的传播,是先到澎湖,再由澎湖到台湾。在文化的传播上,澎湖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澎湖列岛逐渐成为台湾海峡两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湾,是台湾海峡中各种船只活动的集汇点。

澎湖于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国版图,当时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元代移民渐多,至元十六年(1279),元代统治者在澎湖设巡检司,隶属福建省泉州府,其开发时间比台湾本岛早380余年。明朝时曾两度失于荷兰人。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澎湖设安抚司。清代先后设巡检、通判。日据时期设澎湖岛厅。台湾光复后,1946年设澎湖县。

澎湖列岛的底基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经过多次海陆升降、海蚀和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位于望安乡的大猫屿海拔达79米,为境内最高处。在64个岛屿中,以澎湖本岛面积最大,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屿二岛。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

澎湖列岛与台湾本岛一衣带水,但气候差异很大。全县年平均气温为27.7摄氏度。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高1摄氏度。澎湖夏凉冬暖,惟雨量稀少,风力强大,全年平均风速超过6级的大风日多达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风日每月超过20天。每年除6-8月为南风外,其他月份多为东北季风,最大风速可达每秒20米以上,相当于中度台风。全县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是台 湾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布不均匀,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干旱期长达180天左右。

澎湖列岛地势平坦,无河川山岳,土壤层浅薄,均为红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上海风强劲,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仅能种植 甘薯、花生等。80年代中期,在这里试种成功西瓜、哈密瓜、丝瓜,号称澎湖“三瓜”,其中,哈密瓜还销往台湾本岛。但全县所需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依赖台湾本岛供应。

踏上澎湖的原野,一眼就能见到特殊的农田景象,在一片片田野的周围,有许多用珊瑚礁石砌成的防风墙。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遇水微溶,然后再胶结起来。用它砌成的墙,经过长年风吹雨打以后,不仅不会坍塌,反而更紧密地胶结在一起,十分牢固。澎湖海滨一带的老房子,多用珊瑚礁石砌筑而成。迄今为止,这种墙壁仍是在澎湖建筑景观的一大特色,有人称此为“蜂巢墙”。 在澎湖岛的风柜尾半岛上,有许多天然奇景,从县城马公市乘车,约20分钟即可抵达。风柜尾半岛位于马公港对面,与马公半岛合抱而成马公湾。半岛西北端便是风柜尾,为澎湖本岛最西的村落。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这里的风浪特别大,白花花的水沫漫天飞溅,大有一浪“激起千堆雪”的气魄。站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澎湖风”的厉害。在风柜尾半岛北部最外侧有个风柜洞,直径约达4米左右,每当巨浪涌入洞中,就会听到从巨洞深处传来如同惊雷般的海涛回响声,人们称其为“风柜听涛”。风柜洞的形成和它的地理位置有关,这里是从太平洋和南海来的暖流经过的地方。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台风袭击澎湖时,风柜尾半岛外侧正处在风口上,海蚀作用格外强烈,玄武岩构成的海岸柱状节理发育,助长了海浪沿节理侵蚀的威力,终于掏空了岩壁,形成了风柜洞。

从风柜洞沿环岛公路东北行,过海桥之后,即可到达白沙岛。该岛上有著名的“通梁大榕树”,树龄已有300余年,原来的树干已经枯朽,树枝下沉入土,竟在周围长出20多条支干,盘根错节,枝叶繁茂,其覆盖面积广达660多平方米。它犹如撑开的一把巨伞,形成天然凉亭,“凉亭”下设有石桌石椅,坐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可与乘凉的老人了解古榕的历史。

相传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有一艘福建商船经过澎湖,不幸在白沙乡通梁村遇大风沉没,只剩下一个内值两株小榕树的盆钵,随潮流漂到通梁村海边,为乡人拾获,将其移植到保安宫前面,灌溉培植,想不到竟在植被稀少的澎湖岛上活到了今天,成为不仅是澎湖,也是台湾全省屈指可数的大榕树。

从白沙岛去渔翁岛,要经过一座长2160米的大桥,犹如一道长虹,凌空飞越,这就是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桥。桥面宽4.6米,每隔300米有一处回车道,桥墩共76个,据说是远东地区最长的跨海水泥钢管大桥。

渔翁岛是澎湖列岛中的第二大岛,面积为16平方公里。因位于澎湖以西,故又称西屿。每当夕阳西下,美丽的西屿与绚丽的彩霞和湛蓝的大海互相辉映,景色令人陶醉。“西屿落霞”是澎湖著名的景致,但是观此景的最佳处并不在西屿,而在马公市的观音亭到澎湖水产学校一带的新月形海湾。每年夏秋两季傍晚,这里的海滩上总是游人如潮。

为航海家所熟知的“西屿灯塔”,高高地耸立在渔翁岛外?村的西南角上。过去航行于台湾、厦门之间的船只,常以渔翁岛作为寻航的目标。1769年,在屹仔尾附近建了一个古式航标,到1828年改建成灯塔,夜间在塔顶点火,名为西屿灯塔,它是台湾省第一座灯塔。清光绪元年(1875),改为新式装备,塔上装了500烛光四等不动白色灯,光线可射出15海里,既为在台湾海峡航行的船只提供了方便,也为古朴的渔翁岛增添了异彩。

澎湖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回游和底栖鱼类近300种,还有龙虾、贝类、珊瑚、藻类等。全县拥有动力渔船2800余艘,渔民近万户,占全县人口的一半以上,每年鱼获量约5万吨左右,其中80%以上销往台湾本岛和香港、日本等地,是全县的经济支柱。其次还有浅海养殖,以牡蛎、斑节虾和虱目鱼为主。全县的工业几乎都与渔业有关,主要有鱼类加工厂、冷冻厂、渔船修造厂、渔具生产厂等,约占全县工厂数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以珊瑚、文石、贝壳等为原料的工艺品加工厂,全县大小工厂约200余家,另有商业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服务性公司、企业500余家。

澎湖县因开发早,古迹甚多,加上特殊的地理景观,使澎湖县观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县农业和工商业难以有较大发展的情况下,80年代初以后,该县开始注重发展观光旅游业。“澎湖渔火”自清代起即为台湾“八景”之一,澎湖天后宫、西屿炮台、西屿东谷均为台湾省一级古迹。其他还有观音亭、顺承门、孔庙、施公祠。七美人冢等,以及澎湖跨海大桥、海水浴场,成功水库、西屿灯塔。果叶日出、通梁古榕等。近些年到澎湖的游客每年都在l00万人次以上,1995年,澎湖被正式划为“特定风景区”,设有澎湖旅游服务中心,观光旅游业已成为澎湖县最重要的产业。

澎湖县对外交通主要靠海运和航空,马公港有至台湾本岛高雄港、基隆港的客货运输航线。马公机场有至台北、台南、嘉义、高雄等机场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班,每年旅游旺季的6-8月间机票难求,平时又有寥寥无人的情况。1970年建成的联结澎湖本岛与白沙、西屿的跨海大桥,使三岛连为一体,有公路相通,其他各岛屿间主要靠船只行驶。遇有大风、台风时,岛内外交通则几乎都陷于停顿。

澎湖文石主要产于望安岛、将军屿、白沙岛以及风柜半岛。
望安岛是澎湖列岛中的第四大岛,也是最早开采文石的地方。这里的文石,色泽深,硬度高,质地优。
将军屿出产的文石,色彩艳丽,质地坚硬,以文石眼和镶金边文石最名贵。
白沙岛出产的文石,以淡黄、绿色或乳白色为主,色彩淡雅,造型别致,其中同心花纹文石、葡萄状文石最珍贵。
风柜半岛出产的文石色泽华丽,质地细腻,上面常带有天然的精美图案,其中的千眼文石更是稀少,一年出产不过几十枚,非常珍贵。
文石和玉石一样,其真容藏在外表普通的岩石中,不“开”不知道。虽然其硬度较知名的红宝石、祖母绿或是海蓝宝石要低,但是由于其特有的典雅色泽和变化万千的纹理,同样博得世人的钟情与喜爱。
如果将一块玄武岩的表层刮去,看到一个个乌黑、红褐、墨绿、乳白等颜色的“圆眼睛”,这就是文石了。这一类型的文石内含有玉髓或玛瑙之类,其外形多呈杏仁状、圆球状、葡萄状或不规则状,不但质地较密,其纹彩也更为丰富而有变化。
尤其是有同心圆构造者,经琢磨打光后,就会看到五颜六色的圆晕从圆心一波波荡漾开来,呈现出美丽的同心圆纹理,“文石眼”耀眼夺目,令人惊叹。

  • 13910552696澎湖列岛为什么难有高大植物?
  • 能嘉答:澎湖因开发早,古迹甚多,加上特殊的地理景观,使澎湖县观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近些年到澎湖的游客每年都在100万人次以上,你又怎么能够错过呢?澎湖国家风景区 澎湖拥有历史悠久的人文古迹,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洁净的沙滩,清澈的海水。主要的旅游景点有:横跨白沙与西屿两岛的澎湖跨海大桥;天后宫、西...

  • 13910552696最大的海是什么海
  • 能嘉答:4、澎湖列岛澎湖列岛,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因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而得名。由台湾海峡东南部64个岛屿组成,主要分为本岛、北海和南海三大体系,本岛素有“海上公园”之称。在北海,有颜色艳丽形态各异的珊瑚,夜间万点渔火流动,忽明忽灭,“澎湖渔火”自清代起即为台湾“八景”之一,澎湖天后宫、西屿...

  • 13910552696...面积多少万平方公里,主要民族有哪些,主要气候特征是什么?(附资料来 ...
  • 能嘉答:台湾,我国最大的岛屿,由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钩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64个岛屿组成,总面积36006平方公里。台湾本岛南北长、东西狭,呈纺锤形,南北最长达394公里,东西最宽144公里。台湾被誉为“美丽之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自三国时代起便有人类活动,1885年正式设立行省。台湾...

  • 13910552696台海地形
  • 能嘉答:澎湖列岛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玄武岩方山,经过长期侵蚀后,地床渐低,后来基盘沉降,形成有许多离散岛屿的今日澎湖列岛。 兰屿。原名红头屿,位于台东县东南的太平洋中,因盛产名贵的蝴蝶兰而改名为兰屿,面积44.7平方公里,为海底火山爆发隆起而成的火山岛,是台湾本岛最大的属岛,现为台东县管辖下的兰屿乡,距台东市约...

  • 13910552696请你介绍一下祖国的宝岛-台湾。 1、地理位置: 2、自然概况: 3、风土...
  • 能嘉答:1、地理位置:台湾岛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世界第38大岛屿,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环岛海岸线长约1139千米,含澎湖列岛总长约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及重要战略要地。现今的台湾地区范围包括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

  • 13910552696台湾气候特点是什么?
  • 能嘉答:台湾气候特点是:台湾属于亚热带海岛型气候,终年温暖潮湿,台中、花莲两地堪称四季如春;进入北回归线以南,则几乎可称全年如夏;只有位于台湾北端的台北、宜兰两县,以及全岛800米以上的山区,才有较明显的四季变化。台湾的气候主要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左右,每年5月至9月盛行热带西南季风,带来炎热的...

  • 13910552696大大小小的岛屿千千万,哪些岛屿最值得一去?
  • 能嘉答:NO.1 宿雾薄荷岛特点:潜水,乘船出海,巧克力山位置:菲律宾签证:菲律宾签证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7℃左右,价位:跟团自由行6880元起旅游方式:跟团/自由行宿雾薄荷岛是菲律宾7000多个岛屿中最美的一个,这里的沙滩可以媲美马尔代夫;这里海水清澈,是世界潜水爱好者的天堂;这里有奇特的巧克力山、世界最小的...

  • 13910552696台湾岛包括什么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
  • 能嘉答:该岛屿是中国第一大岛,主要包括台湾本岛、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位于东海南部,西依台湾海峡(属于东海),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里,中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是福建省平潭岛,与台湾新竹相距仅68海里。台湾岛四面环海,孕育了各种海岸地形,是中国海岸地貌类型...

  • 13910552696日本从中国窃取台湾,澎湖列岛的历史实质
  • 能嘉答: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

  • 13910552696台湾气候特点是什么?
  • 能嘉答:台湾气候:北回归线以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9-11月天气晴朗,适合旅游。台湾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500毫米,约为世界平均降雨量之3倍。因季节、位置、海拔标高不同,各地降雨量随之变化。东部、北部降水量大且全年有雨,中国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区火烧寮就在台湾东北部...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