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为什么被踢出太庙2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31

  • 姚广孝究竟有多厉害?
  • 答:至于他到底有多厉害。我们看看他的事迹就能够明白了。“黑衣宰相”姚广孝14岁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兼习道术,后被朱元璋召入京师,在天界寺任僧职。其后,他被举荐给燕王朱棣,与燕王一见如故,遂随其至北平,“住持广寿寺”,时常出入燕王府,为其出谋划策。朱元璋崩,建文帝立,着手削藩。五个藩王...

  • 大明唯一的外姓人,唯一获得殊荣享受太庙的文臣,他是谁?
  • 答:明朝有这么一个怪和尚,他出家为僧,却师从道士,却又深谙兵法,他只是个外姓人,连品级都没有,死后却能配享太庙,成为明朝唯一获此殊荣的文臣。他便是靖难之战的幕后推手,朱棣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究竟有多怪呢?才能被世人称为妖僧?他究竟又有什么才能,才能让朱棣言听计从,委以重任,甚至死后还能让他进入太庙...

  • 朱棣为什么杀姚广孝?
  • 答:朱棣没有杀姚广孝,姚广孝是善终的。姚广孝是朱棣的智囊,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洪武十五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

  • 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是谁?功臣姚广孝怎么死的?
  • 答: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追赠姚广孝为少师,将他的灵位放在明成祖的宗庙中。1530年(嘉靖九年),明世宗又将姚广孝的灵位从太庙移到大兴隆寺,命太常寺春秋两次祭祀。轶事 形如病虎 姚广孝早年曾游览嵩山寺,相士袁珙对他道: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

  • 姚广孝出生于医学世家,家境殷实,为什么还会选择出家为僧呢?
  • 答:后来,朱元璋在僧人中选拔出许多仁人志士,其中就有姚广孝。姚广孝成为了朱棣府下的幕僚,辅佐朱棣夺得帝位,也成就了自己黑衣宰相的名声。其实,另一种说法是姚广孝选择了朱棣。姚广孝和朱棣初次见面后,姚广孝就看上了朱棣,并且悄悄地对朱棣说:“如果先生选我,我必定送您一顶白帽子作为谢礼。”事实...

  • 以佛自渡,以道施术,以儒圆功,三教合流——姚广孝
  • 答:但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哪怕是明朝,后来嘉靖皇帝在讨论自己生父是否配享太庙时,严嵩也是用道统和朱棣的例子来帮助嘉靖皇帝完成心愿。只此一句,足以表明姚广孝对儒学的深刻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解缙初修《永乐大典》时,朱棣觉得不满意,马上就换上姚广孝去主持的原因之一。姚广孝懂兵法,知...

  • 姚广孝在朱棣称帝后,为什么不脱掉僧衣?
  • 答:那姚广孝作为“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曾帮朱棣夺取天下,为何也不受乾隆待见呢?其实,不只是乾隆不待见姚广孝,在许多明朝后期的官员心目中,姚广孝的地位也很尴尬。明朝嘉靖年间,姚广孝一度被撤销了配享太庙的资格。历史上的姚广孝,到底是正是邪?本文笔者来和大家分享明朝传奇僧人姚广孝,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为何不...

  • 姚广孝的三个预言 终于知道姚广孝为什么被叫妖僧了
  • 答:比如明朝就出现了一个被大家称为是妖僧;的人物,他因为预言到了大明的三大巨变而青史留名,他便是姚广孝。想知道姚广孝关于大明的三个预言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来一起了解下吧。姚广孝年轻时就出家为僧了,他曾经帮助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深得朱棣的青睐,被称为永乐年间的黑衣宰相;。传闻...

  • 明成祖朱棣册封的四位奉天靖难公爵都有谁?姚广孝为何没能入选?_百度知 ...
  • 答:朱棣册封下诞生的这四位公爵都是从一开始就支持朱棣“清君侧、靖国难”的臣子,再加上在这个过程中立下诸多功劳,所以最后被封为公爵也是无可厚非。至于姚广孝,朱棣曾经希望他能够还俗以协助他治理天下,但是姚广孝却选择继续侍奉佛祖。所以并不是姚广孝没有入选奉天靖难封号的名单,而是他自愿放弃了这个...

  • 陪着朱棣打天下的人很多,那大谋士姚广孝最后是什么结局呢?
  • 答:溥洽朱棣心中一道结,深知自己若不为朱棣解开这个结,就没有人敢来直言,为了朱棣可以更好解除心结,姚广孝主动提出该要求,从而让朱棣放弃寻找建文帝,同时也为自己曾经过错做下一些补偿。不久后,姚广孝走完自己传奇一生,朱棣闻知废朝两日,以僧人礼仪安葬姚广孝,对其一番追封,并且让他进入太庙,朱棣...

    最新评论:

  • 13588384969潘毛:姚广孝为什么自称逃虚子 -
    4830宰磊: 我试着来解答一下 逃虚子,恐有两意.一是逃入虚,二是又逃出虚. 世人解读姚广孝,往往视其为异僧.究其根本,是他劝导且帮助燕王夺太祖嫡孙之位,看似不应是普通出家人之所为.但仔细想想,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劝他的好友退居山林,终生不改僧相之举以及他所流传下来的诗文.这都说明他是要逃掉世间牵挂的. 那么他究竟为何还要做出此种举动呢.我觉得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中,他做出了选择.仅此而已.如果这么选择是更大的慈悲,那么即使背负怎样的名声,又有什么关系呢.如若这是真正的慈悲,何必迷恋那出离世间的清福,空与有,都只是相罢了.不着相而为,恐怕这才配得起宝殿之前的“大雄”二字. 以上仅是我个人推测,也许不尽和原意.就算是给楼主一个参考吧~
  • 13588384969潘毛:姚广孝为何逼着朱棣杀掉了卓敬? -
    4830宰磊: 应该是嫉妒吧,卓敬应该是一个奇才,有辅佐君王治理国家之能,姚广孝一个在仕途上有野心,对权力有欲望的人,怎么能让一个与自己抗衡的人留下来呢.
  • 13588384969潘毛:元朝末年除了刘伯温没有出色的军师了吗 -
    4830宰磊: 其实还有一个人莫略也很不错比刘伯温小一点刘伯温的功绩是辅佐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并且为明朝初期的稳定平定寇患、完善抄吏治.刘伯温除了军事政治方面的成就外,在文学上也很有成就,刘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
  • 13588384969潘毛:姚广孝早年是通缉犯吗
    4830宰磊: 通缉犯?从何谈起..姚广孝是元末民初人,早年出家并不是因为犯罪避祸,而是因为当时社会动乱,而他本人虽然想成就功业,却总觉未遇明主.所以委身于佛龛.所以说,他早年不可能是逃犯的.至于说,他做了道衍和尚之后,为什么后来又要出山助朱棣夺位,一方面是他凡尘之心不死,立功之意纠缠,总算让他有了机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对于朱元璋的恨.朱元璋杀了他的至交宋濂、高启等人.有趣的是,当年姚广孝出家那年,正是明太祖朱元璋走出寺庙的一年.这真是历史的讽刺..
  • 13588384969潘毛:一代君主朱棣,他的军师是刘伯温吗? -
    4830宰磊: 不是,朱棣的军师是姚广孝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 有友圈 ,大家对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衣、食、住、行、用……进行点评,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