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年间大迁徙1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31

  • 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大迁徙呢
  • 答: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这自然要从元末年间的历史谈起。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

  • 明朝永乐年间从山东即墨向外移民情况?
  • 答:如河北省吴桥县城西梁庄《梁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梁大广由山东省即墨县鳌山围(卫)迁此定居。另外有的族谱称其始祖来自即墨的水务街、洼子沟常庄、千王屯、八头张、大王庄、董家泊、大槐树庄等村庄,而这些村名在明、清即墨地方志中即不存在,这说明原居民迁走后,村名亦随之消失,新来的...

  • 老祖宗都来源哪里?明朝812个姓氏从大槐树下出发,看看是否有你家?_百度...
  • 答:明永乐大迁移是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次迁移,这次迁移长达50年之久,涉及了812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各地的后裔,数以万计,因此每年都有人到大槐树认祖归宗。

  • 有没有历史文献记载了洪洞大迁徙是各家族的去向?
  • 答:《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等典籍中,从散乱的明代档案里,索章摘句,缀辑编录,笺注出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50年里,在洪洞大槐树下共移民18次(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 移民分别迁至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 大迁徙触动了三晋百姓最敏感的神经,明统治者只得...

  • 明朝初年,为什么要实行“洪洞大槐树移民”?
  • 答:形成了完整的互证链条,使明代长达50余年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史实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京畿地区明代洪洞大槐树大移民的史实记录。相关记录简要摘录如下:1.“明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迁山西太原平阳府及泽、潞、辽、沁、汾州民万户充实北京地区。”2.“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置上林苑监,设蕃育署、良...

  • 明朝永乐皇帝为何要迁都北京?
  • 答:迁都北平,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永乐迁都又称明成祖迁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

  • [转载]大槐树的传说——明代城防和移民实边(溯源系列之五
  • 答:陈纪滢先生也写道:“北方多少代以来,一贯证明成祖燕王扫北后,把山西省迤西居民,迁徙至中原,以洪洞县为移民转运站这件事,互相转述,至今不衰,认为这是历史上北方居民的一次空前大迁徙。”台北新店市张学亮先生给洪洞县政府来信说:“我的祖先是山西洪洞老鹳窝人,姓张。属于‘甜菜芽张’。据现今菏泽市地各志记载,...

  • 古代一般只有发生特大事故或者战争才会迁徙,历史上大迁徙都有哪些?
  • 答:1、、永嘉之乱,中原汉族南下江南。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约占刘宋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苏皖二省就占移民总数将近一半,江苏有些区...

  • 中国历史上有哪两次人口大迁徙
  • 答: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和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人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到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忽必烈继承汗位以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

  •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千年大迁徙,客属遍乾坤,是什么意思
  • 答:意思是:北方有洪洞大槐树,南方有石壁村,经过千年的迁移,如今石壁客家人遍布天下。石壁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东麓,福建宁化县城西17公里处,是客家人的摇篮,有“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之谓。石壁人原本中原汉人,从东晋开始,受战乱、饥荒、兵灾,以及政府的奖掖政策、外地经济渗透等影响,大批中原...

    最新评论:

  • 13374933150爱新觉罗妻:明王朝什么时候正式迁都北京的?有一种说法是1441年迁都北京,在
    2461崔许: 朱棣即位之后,鉴于威胁明王朝的主要危险仍然是来自塞外的蒙古族残余势力,首先迁都北平,并把北平改称北京.明北京城的营建,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才基本上竣工,前后延续了十五年之久. 明永乐19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 13374933150爱新觉罗妻:洪洞大槐树的由来是什么? -
    2461崔许: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 13374933150爱新觉罗妻:我爸爸说我们山东即墨很多人都是从明永乐二年云南槐树沟移民到即墨的?
    2461崔许: 一、青州移民来的即墨黄氏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6月,即墨城人黄肇豦苠为现田... 均称自明永乐年间迁墨,而始祖之讳多以'景'字排,其为同姓而更同宗当无可疑. ...
  • 13374933150爱新觉罗妻:同一个姓氏的300年前真的是一家吗?
    2461崔许: 都是那么个说法,对于小姓也只是有可能,对于象张王李赵陈刘这样的大姓是可能性太低了. 因为300年,正常20年为一代人,那么就是往上倒15代吧,你象300年前,比如郑姓吧,台湾就遍地都是,而河南的郑姓呢,也是非常之多,那么300年前就不是一起的,怎么能说是一家呢. 可能是过去某两个同姓的人见面,因为过去是排家谱的,一排往上15代左右是一个家族出去的,也就是300年左右之前确是一家人,所以才有了民间传说 的这“300年前是一家”的说法
  • 有友圈 ,大家对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衣、食、住、行、用……进行点评,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