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为什么七下西洋4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31

  • 郑和为何七下西洋?
  • 答:郑和下西洋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郑和航行前后达28年,他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郑和赠给各国国王厚礼,以示友好,船队带去丝绸、瓷器、铜铁器、金银和其他手工业品交换当地特产。随行官员...

  • 郑和为什么要七次下西洋?
  • 答:朱元璋 是个奇怪的人,不把皇位传给儿子,非要传给孙子,弄的他那些儿子个个心存不满,尤其是朱棣,仗着自己的打过几年仗,又有军功,直接把朱允炆的皇位给夺了,后来他的种种作为证明了他是一个合格的 皇帝 ,但是有件事却让人觉得奇怪,为何他要派郑和七下 西洋 ?就为了宣扬国威?有些说不...

  • 郑和为啥七下西洋?
  • 答:从当时的世界层面来看,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要比西方的一些大航海家出发时间还早一些,在世界航海史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全世界都在重视航海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讨究一下郑和为什么七下西洋。我认为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以下两点原因:耀兵异域,彰显兵力强盛: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耗时两年半,这两年半不是一帆风顺...

  •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去了哪里,为何成为郑和的不归之旅?
  • 答:他毕生的梦想就是去伊斯兰教的圣地耶路撒冷看一看。所以当朱棣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郑和就自告奋勇,所以他取得了这次的机会。所以说在郑和年迈的时候,第七次下西洋时就选择留在耶路撒冷不回来了。综上所述,郑和之所以不回来是因为他自己的意愿,并不是别人强迫他,他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而已。

  • 明宣宗朱瞻基是什么时候派遣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
  • 答:1430年,也就是宣德五年,明宣宗朱瞻基以外番多不来朝贡的理由,派遣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这也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驾驶宝船61艘,启航前往福建长乐。据载,这一次同行下西洋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弄手、医士、铁锚搭材等匠、水手、民...

  • 郑和为啥七下西洋?有什么目的呢?
  • 答:其整个活动区域在今天的加里曼丹岛以西海域,旧称西洋,因此,这些航海活动被总称为“郑和下西洋”。这一远程航海史上的壮举,在当时被称为“盛事”。郑和下西洋证明了在十五世纪,中国具有世界上领先的航海科技和船只制造技术。郑和乘风破浪,历经磨难,屡下西洋,往返数次,究竟出于什么目的?又肩负着什么...

  • 郑和为何可以七下西洋?
  • 答: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成功地七下西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纵横驰骋近30载,这有赖于当时造船业的进步和对先进航海技术的掌握。郑和船队的最大宝船,装有9桅、12帆,航行起来,好像是“维绡(木桅)挂席,际天而行”!船上不仅篷、帆、锚、舵结实壮观,而且具有符合科学原理的安排。当时采用了“牵星过洋...

  • 郑和为什么能够七下西洋?
  • 答:1.商品经济繁荣,海上贸易发达。2.造船业的发达。3.国与国之间交流的需要。4.明朝繁荣,想对外显耀。当时的明朝既然是显示繁荣那就没必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 而且此时的明朝经济技术很强大

  • 郑和七下西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答:朱元璋四子朱棣篡位后(朱元璋立长子为太子,因太子英年早逝,又立其子朱允炆为皇太子,后为建文帝),改国号为永乐年,他派太监郑和以游周国为由,暗中打探其下落不得其果。并非是去搞什么外交。

  • 郑和为啥七下西洋?有什么目的吗?
  • 答:今天看来,纯粹就是从明祖朱棣一改太祖朱元璋长期以来坚持的禁海政策,命令太监郑和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第一次出海以来,连续的出海,一定程度上开拓了海外贸易。 但究竟结果如何呢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对于外邦朝贡者大量赏赐,引发了明帝国的经济恐慌。仅仅白银一项,每年就花费600万两。这个数字有待...

    最新评论:

  • 17050846464关纪: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
    4493庞连: 第一,郑和下西洋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开始于1405年,这比哥伦布在1492年到美洲要早八十七年,比迪亚士在1487年发现好望角要早八十二年,比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卡里库特要早九十三年...
  • 17050846464关纪: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 -
    4493庞连: 1.构建大中华文化圈(政治目的). 2.发展海外贸易(经济目的). 3.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是可信性较高的观点. 4.招揽海外诸国称藩纳贡. 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和目的,也是明成祖派遣...
  • 17050846464关纪: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
    4493庞连: 流传早而且广的一种观点认为是政治原因.《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寻找惠帝的下落,以消除政治隐患. 令一种观点认为,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耀兵异域”,“教化异族”,使海外诸国“宾服中国”. 还有观点认为,郑和七下西洋是经济原因,是为了发展对外贸易,为了打开封闭.僵化的外交大门,在经济上与其他国家实行贸易往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 今年来,海内外探索郑和下西洋的原因的角度又有所改变,人们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
  • 有友圈 ,大家对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衣、食、住、行、用……进行点评,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