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能借鉴宋太主的酒释兵权,而选择残忍屠杀功臣呢?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31

一、太子死亡立皇孙,主少国疑下死手

朱元璋本来就是一个偏激残忍的人,用当年明月总结的那句话,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换句话就是,要么不杀,要么杀绝。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陕西视察工作回来,受了风寒,病死了。朱元璋白头人送黑头人,痛彻心扉。

无奈中,立十几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来继承皇位。

但是皇太孙年幼,而且性格和太子朱标类似,温文尔雅。年迈的朱元璋就想到,如果我死了,那些活着的骄兵悍将会不会造反呢?

于是,朱标死去的第二年,也就是1393年,有人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趁机大搞株连,借机会杀掉了一两万人。其中,冤死者比该死的要多的多。
朱元璋本来就变态,这次就更加变态了。

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杀胡惟庸,趁机废掉丞相制度

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罪灭丞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掉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设大学生供皇帝做为顾问。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

胡惟庸是否谋反,现在中国史学界依然没有定论,虽然胡惟庸独断专行,经常不请示皇帝,而且贪污腐化,结党营私,但是是否谋反一直存疑。
朱元璋借胡惟庸的人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借此彻底废除了丞相制度。

1390年,朱元璋又以胡惟庸同党的罪名,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朱元璋这个杀人狂,这次的牵连,完全是一次歇斯底里的大屠杀。

三、偏激残忍很变态,“剥皮揎草”无人性

朱元璋出身极为贫苦,从小从血泪中成长起来的,缺乏正常的同情心、同理心,基本没有人性。

朱元璋从小深受贪官污吏的残害,对贪官污吏有刻骨的仇恨,建立大明后,严惩贪官污吏。不过手段过分残忍了,比如“剥皮揎草”、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剥皮揎草”刑法,就是把那些贪官拉到每个府、州、县都设有的“皮场庙”剥皮,然后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将其放在处死贪官后任的公堂桌座旁边,以警示继任之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否则,这个“臭皮囊”就是他的下场。

朱元璋在明初四大案中,搞出了无数的冤假错案,其中很多都是笑话。比如蓝玉被告发谋反,明太祖朱元璋任命皇太孙朱允炆和吏部尚书詹徽审问蓝玉,吏部尚书詹徽一拍惊堂木,"蓝玉,招出你的同党"。

詹徽也被杀,蓝玉一案,案犯互相攀扯,无辜死亡者上万人。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前后被杀者四万人之多。

詹徽之死,完全是蓝玉的诬告和攀咬,谁敢审我,我就拉谁下水。
朱允炆连这个都看不出来,所以是个糊涂蛋,智商有问题,后来皇位被四叔朱棣抢走,也是活该。朱元璋可是一点不糊涂,他借着胡惟庸蓝玉的案子,把开国元勋和他们的子孙部下的势力一扫而光,充分暴露了朱元璋的兽性,显示了朱元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毫无人性的真相。



因为他为了地位,怕自己的皇权会受到影响。功臣受到坏人的陷害,导致了朱元璋一系列的猜想,最后因为自己怕政权受到影响,所以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因为朱元璋心情多变变化无常,所以一旦他决定的事情就很难改变他的主意。

性格不一样。朱元璋性格刚烈,控制欲强,他不允许有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所以斩草除根,全部杀掉。

  • 15388836385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作为成功案例 朱元璋为何没有效仿
  • 湛纯答:开国功臣因为功高盖主,手握重兵,会对皇权造成一定的威胁,但是要解决这个矛盾,并不一定非要杀掉开国功臣,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开国皇帝没有杀功臣,他们也同样很好地解决了武将威胁皇权的问题,最著名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在酒席谈笑之间,就劝说手下武将交出了兵权。但同时,他作为...

  • 15388836385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朱元璋却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 湛纯答:只要能交出手中的兵权,对皇帝不构成威胁,将能得到丰厚的财富。这也直接导致了诸如石守信积财巨万、王全斌纵兵掠蜀、王仁赡纳妓开库取金等暴敛丑闻。赵匡胤实际上是为求“自保”,通过“杯酒释兵权”将朝局矛盾转移到了外部百姓身上。朱元璋出身布衣草莽,他之所以起身反抗朝廷就...

  • 15388836385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善待功臣成为美谈,朱元璋为何不那样做呢?_百度知 ...
  • 湛纯答:宋太祖赵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可谓古代帝王对待功臣的两个典型,前者杯酒释兵权善待功臣,后者制造冤案屠杀功臣。所以有人很好奇,为何赵匡胤能够杯酒释兵权,而朱元璋却不能那样做呢?杯酒释兵权发生在乾德二年(公元961年),赵匡胤召集石守信、高怀德等名将聚餐,酒过三巡,老赵感叹道:人人都说当皇帝好...

  • 15388836385朱元璋为何不借鉴宋太主的酒释兵权,而选择残忍屠杀功臣?
  • 湛纯答:这个提问提的有深度,大家都知道同为开国之君的宋太祖赵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对待功臣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一样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轻松就解决了宋初功臣掌权威胁皇权的问题,而朱元璋却通过兴大狱残酷屠杀功臣来解决功臣功高震主的问题,同样是在开国时期,朱元璋为什么不借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和朱元璋...

  • 15388836385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效仿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而是选择向开国元勋举起屠刀呢...
  • 湛纯答:朝里很多文臣武将也都劝赵匡胤取而代之,才有了黄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手下的文臣武将也都识趣,没有不服的,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就不同了,由于元朝的苛捐杂税非常繁重,从他曾祖父起都一直拖欠元庭的税收,历经破折想找个地方租上地主几亩地养家糊口。家里孩子很多他也最小...

  • 15388836385赵匡胤能够杯酒释兵权 朱元璋为什么不借鉴前朝皇帝
  • 湛纯答:朱元璋跟宋太祖所处的历史背景完全不同,不能苛求像宋太祖一样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那是不可能的,史书记载的所有事情,没有一个人是完全按照史书照做的,因为有一句话叫做以史为镜。历史只是一面镜子,它不是灯塔,他不是照亮你前行的东西,它只能让你照一照镜子,看看这件事在历史上别人怎么做...

  • 15388836385朱元璋为什么不能“杯酒释兵权”呢?
  • 湛纯答:赵匡胤一次“杯酒释兵权”,导致两宋被周边异族压着打,最后神州陆沉,蒙元入主,作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朱元璋,是不可能重蹈赵匡胤的覆辙的。“杯酒释兵权”的意义是在于将兵权从以个人色彩浓厚的军事行政体系,逐渐转变为中央控制的军事行政部门。以枢密院掌军事,...

  • 15388836385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朱元璋却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 湛纯答:减轻将军的军事力量。朱元璋作为英雄的恶名也是众所周知的。朱元璋雕像 据说朱元璋这样做是为了给后代留下一套容易控制的中央权力。也有人说,被杀的人确实先有错误。这两个因素不容忽视。让我们回到问题上来,为什么宋太祖通过饮酒来缓解士兵的权利能够成功,而朱元璋却不能?我觉得主要和他们的出身有关。...

  • 15388836385历史上赵匡胤靠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功臣权力之争,为何朱元璋不跟着学?
  • 湛纯答:历史上赵匡胤靠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功臣权力之争,朱元璋不跟着学的原因有因为个人的性格处理方式不同,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一样,还有朱元璋有魄力,他认为赵匡胤的这种做法并不符合他的为人,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草根皇帝。首先,虽然不能说一个统治者对威胁自己统治的人采取什么...

  • 15388836385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朱元璋却不能成功,为什么?
  • 湛纯答:首先纠正一个错误,杯酒释兵权这个事情,并不是朱元璋做不成功,而是他根本就不需要特意来做这个事情。因为,明朝时期的皇权,已经是高度集中,朱元璋根本不用担心来自将领们的威胁;但宋朝则不一样,至少在宋太宗统一天下之前,其皇权都是不太稳定的。在这种背景下,赵匡胤一方面需要加强皇权,削弱将领们的...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