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而非朱允炆呢?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31

明朝对于“立嫡立长”是执行最到位的一个朝代,明朝后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而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却是一个例外。他继位后爆发了靖难之役,现在人普遍认为是朱允炆撤藩而逼反了朱棣。而事实上,真的如此,朱元璋就没有责任了吗?

朱元璋立朱允炆其实另有私心,并没有遵循立嫡立长的原则

朱允炆并非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朱标的原配是常遇春之女常氏,她为朱标生下了嫡长子朱雄英以及三子朱允熥,而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是朱标的妾室,所以朱允炆是庶长子。尽管后来常氏死后,吕氏被扶正了,朱允炆的身份得以提高,但是嫡庶有别,庶子就是庶子,不可能变成嫡子。

《皇明祖训》中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如果我们将皇帝的嫡子视为第一梯队继承人,嫡孙子为第二梯队继承人。那么按明朝立嫡原则,朱标死后,继承人应从第二梯队中选择,那么就应该从朱标的儿子里选,而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早夭,那么就应该是三子朱允熥继位,而不是庶长子朱允炆。

为何身份更高的朱允熥没有继位,反而选择了朱允炆呢?

这就要从朱允熥的背景说起了,他的外公是常遇春,他的姨父是蓝玉、他的大舅是郑国公常茂,他的二舅是开国公常升。

看看这背景,这些人本来是朱元璋留给太子朱标的辅政班底,如果交给朱允熥,年少的朱允熥很难压制得住这些强大的外戚,那此时朱家的江山,很可能要改姓常了,这也成了朱允熥落选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朱允炆呢,其母族地位并不强,不会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其二:他天资聪明,经常被朱标夸奖,而且仁慈、孝顺,朱标病重时,他日夜守在病床前,自然更得朱元璋偏爱一些。

朱棣是否有继承权呢,为何朱元璋不选择朱棣呢?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4子,第一梯队的第四顺位继承人,而他前面的三位哥哥都早逝,于是他成了第一梯队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按宗法制,朱元璋不选择第二梯队的朱允熥,那么继承权就回到了第一梯队,此时朱棣就是第一人选。为何朱元璋不选朱棣呢?

第一:朱棣的执政理念和朱元璋相似度很高,都一样的文韬武略、杀伐果断,这样的人适当打江山,并不适合守江山;其次明朝初立,经过战乱,需要一位仁慈的君主,朱棣显然并不是最适合的。

第二:朱元璋爱子的私心,朱元璋对长子朱标极其喜爱,朱标的猝然离世让他难以接受,爱子的私心,让他想把皇位传给朱标一脉。

第三:朱元璋的嫡子朱标、朱橚(shǎng)、朱棡(gāng)早逝,第五子朱橚(sù)在洪武22(1389年)冬,因为私自离开封地凤阳而获罪,被下令迁往去南,已然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也不会选择他。而朱棣的生母存疑,若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那非嫡子,也不具备继位资格。

所以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用的是“清君侧”的名义,算是间接承认了朱允炆的地位,所以他也认可朱元璋的选择,只是朱元璋没有算到自己选的这个守成之君,办事如此操之过急。

朱允炆削藩若直接从最强的朱棣下手,根本不给朱棣准备的机会,一可以解决最大威胁,二可以敲山震虎,朱棣一旦倒台,其他实力较小的藩王也自然不敢乱动。所以“靖难之役”的元凶,并非朱允炆,而是朱元璋。

若当初他没有选择软弱的朱允炆,而是选朱允熥,那以常氏集团的能力,朱棣根本不敢起兵,同时还不用留下一个杀功臣的罪名。若选择朱棣为君,那“靖难之役”则可避免。

参考资料:《明实录》

《皇明祖训》



靖康之耻无疑成为宋朝最大的耻辱了,而此次灾难的元凶并不是朱允炆,而是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在开国时就与外面的部落造成了很大的矛盾,所以才导致今天有了这个灾难。

之所以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而非朱允炆的主要原因就是朱元璋明知野心家朱棣日后必反,还执意要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因为是朱元璋种下了“靖难之役”的基因:不传位于朱棣让他怨恨;不根除朱棣对朱允炆造成极大威胁。

因为朱元璋认为,异姓诸侯不可信,只有自己子孙一心才能拱卫皇室,所以不对异姓分封,对子孙分封,故此封建割据就形成了。也就埋下靖难之役的祸根。

  • 17090016506为什么说朱棣胜利是因为他的父亲朱元璋?
  • 咎冯答:为什么说朱棣胜利是因为他的父亲朱元璋 靖难之役,其实说起来都“怨”老朱——朱元璋!朱棣十一岁被封燕王,二十一岁就藩北京,时征战沙场,除元朝残部,守重要藩镇,北京期间,他常上战场,得无数忠臣猛将培养,血与火的洗礼之下,一位铁血军事家悄然诞生,搅动大明,名震天下,文治武功,杀伐果断的...

  • 17090016506李渊在位发生“玄武门之变”,为什么“靖难之役”发生在朱元璋死后...
  • 咎冯答:并非像隋唐时期,李渊一样,是一方士族,关陇集团的一哥,所以一旦皇权在手,就要肃清一下威胁到皇位的人,这种杀人的手法,让自家子弟都是为之忌惮,直到朱元璋死后,这一种敬畏怦然消失,再加上朱棣当初随父亲打江山,在军方和藩王方面得到了不少的支持,所以靖难之役发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 17090016506明朝靖难之役发生了什么,一次血腥的江山易主事件?
  • 咎冯答:因为除此以外,在靖难之役当中死掉的人是很多的,再加上朱棣在进入南京之后大肆的杀戮(尤其是那些曾经为朱允炆出过计谋的文臣武将,更有人被诛灭了十族)。靖难之役对当时的社会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的,那么为什么会发生靖难之役这样悲惨的事情呢?这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当时将自己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去做...

  • 17090016506「 ”靖难之役”的罪魁祸首!朱允炆非嫡长孙,朱元璋真的立错了!
  • 咎冯答:关于建文帝朱允炆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 ”靖难之役”,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夺了皇位,自己却落得一个下落不明的结局,时至至今依然是个未解之谜。 说起「 ”靖难之役”爆发的根本原因就是建文帝削藩操之过急,燕王朱棣被逼无奈之下举兵造反。而朱元璋留下的「 ”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建文帝朱允炆...

  • 17090016506靖难之役是怎么回事?明成祖朱棣又是怎么做的?
  • 咎冯答:废除建文年号,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下令大力搜索齐泰、黄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余人,朱棣还令尽复建文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靖难之役是明初围绕皇权斗争日趋激化的必然结果,朱棣以强藩起兵夺取皇位后,北方不再有强藩存在。

  • 17090016506靖难之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 咎冯答:但是历史却和朱棣开了一个大玩笑,朱元璋居然越过他将皇位交给了下一辈的朱允炆,这对于朱棣来说根本就是不能触碰到,同时这也是靖难之役发生原因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靖难之役的介绍 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同时也是建文帝的四皇叔,本来被封为燕王的他在自己的藩地也过着很好的生活,可是朱棣偏偏是一...

  • 17090016506谁能和我解释一下"靖难之变"?
  • 咎冯答:靖难之役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和皇孙朱允炆之间,为争夺皇位而酝成的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保持君主的绝对优势,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同时,先后分封了他的二十四个儿子为藩王。这些藩王被派到全国各地,一部分授以兵权,如燕王朱棣、晋王朱棢等,命他们驻守北方...

  • 17090016506靖难之役的原因
  • 咎冯答:参加靖难之役的皇亲国戚一览 靖难之役是明朝最大规模的一次内战,也是朱氏皇朝建立未久即发生的一次人伦惨变。按照朱元璋设计的制度,由皇帝、藩王、外戚、驸马组成的家天下体制,应该能够在权力、礼法和亲情的共同作用下稳固地支持大明王朝的江山。然而,文弱的侄皇帝与身边的书生们未能掌握制约桀骜不驯的叔...

  • 17090016506以靖难为由,燕王朱棣起兵反叛,“靖难”是怎么回事?
  • 咎冯答:靖难是朱元璋说过的,就是害怕权臣谋权篡位,所以说藩王有清君侧和杀奸臣的权权利。靖就是平息的意思,靖难也就是平息战乱,杀奸臣的意思。果不其然到了后面的时候,建文帝坐上了皇位,但是早先的分封制导致建文帝的这些皇叔们都势力大的吓人,宁王朱权有八万精兵,全部都有盔甲,还有战车六千。早先...

  • 17090016506明朝靖难之役,朱棣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反败为胜的呢 ?
  • 咎冯答:在大明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在传位的时候,由于嫡长子朱标早逝,朱元璋就把位子隔空传给了孙子朱允炆。这里说的隔空,是指朱元璋跳过四皇子朱棣,而直接将位子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了。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朱棣的神经,也是靖难之役的导火索。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上台以后,明里暗里知道...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