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帝王,在一次酒宴上宽恕了一个趁乱调戏他妃子的将军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6-01
历史上有一位君王在宴会时有一臣子趁乱调戏了他的妻妾这个君王原谅了他,这个君王是谁

楚庄王熊旅(?-前591),楚穆王商臣(?-614)之子,在位二十三年,兼并了二十七国,大败晋国夺得霸主地位,是为“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时﹐楚庄王和群臣夜宴﹐中途烛灭﹐有人在暗中引楚王美人衣﹐美人暗摘其缨(帽带)﹐以告楚王。楚王命群臣统统摘去缨﹐然后举火﹐使那人不被发现。后来楚与晋战﹐其人奋力作战﹐以报答楚王。见《韩诗外传》卷七。

《韩诗外传》卷七,说的是一次楚庄王跟群臣在日暮时喝酒,大家都喝高了,突然殿上的蜡烛灭了,大将唐狡借机调戏楚庄王身边的妃子,妃子大惊之下摘下唐狡头上将缨,哭告楚王无红缨者即为调戏人,那时烛还没重亮,楚庄王却没有处罚这位失礼的将军,反而下令宴间群臣,凡顶有红缨者尽数摘下,这样,除了唐狡自己外,没人知道刚才大胆犯上之人是谁,此后也无人再提此事。事隔多年,楚庄王被攻危殆,幸有一将军奋身杀至,救回楚王,原来将军就是唐狡,他对庄王没有惩办他一直心怀感激,故而冒死报恩。

楚庄王绝缨会,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一次在平定叛乱之后召开庆功会,楚庄王让他的爱妃许姬为将士们敬酒。到了其中一桌时,有一位将领喝醉了酒,拉着许姬的衣袖不放,许姬强行挣脱,并扯掉了他的帽缨,接着报告楚王,让他治这个将领的罪。楚庄王却下令熄灭所有的灯烛,并命令所有将士都卸下帽缨,为这位酒后失礼的将士掩饰。后来有一次,楚庄王与晋军大战,一时不利,被敌军包围,有一员将领异常英勇,将楚庄王救出包围圈,楚庄王要奖赏他,他说:“我就是当年酒后调戏许姬的那个人,承蒙大王宽恕,今天才找到机会报答大王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绝缨会”的由来。

是楚庄王,调戏宠妃的是唐狡。当时庄王没有声张,而是乘着黑暗,命在场所有帽上有缨的人将缨除下,点灯过后,也就不清楚是谁调戏的了。几年后楚与晋开打,是唐狡作为前锋,奋力拼杀,击退了晋军。庄王欲赏之,唐狡说,几年前感谢大王不追究我调戏你老婆的事,我现在正是来报恩的。

是楚王,不仅是楚王,一般大人物都会那么做的,因为在那个时代,谁都不会为了一个小女子而失去一员猛将,况且在那时候,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是很正常的事,而且那个女子只不过一个小妾罢了.

楚庄王
调戏者:一说蒋雄,一说唐狡

楚庄王熊旅(?-前591),楚穆王商臣(?-614)之子,在位二十三年,兼并了二十七国,大败晋国夺得霸主地位,是为“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时﹐楚庄王和群臣夜宴﹐中途烛灭﹐有人在暗中引楚王美人衣﹐美人暗摘其缨(帽带)﹐以告楚王。楚王命群臣统统摘去缨﹐然后举火﹐使那人不被发现。后来楚与晋战﹐其人奋力作战﹐以报答楚王。见《韩诗外传》卷七。

  • 13052519324春秋战国时期两个王侯互相击鼓奏乐的典故
  • 阙朱答: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娱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

  • 13052519324春秋战国时期,赵奢守信的故事
  • 阙朱答:赵奢守信的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著名的诚信典范。赵奢是赵国的一位重臣,他以诚信著称于世。有一次,赵奢答应他的朋友在一个月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尽管这个任务非常艰巨,但他仍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奢夜以继日地工作,尽管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过。他始终坚守...

  • 13052519324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宴席有什么特点?
  • 阙朱答:吃的东西少,喝酒多称之为“滥觞”!东西不讲究,但是淳朴

  • 13052519324春秋战国时期,古人饮酒有多少纯粹是为了娱乐
  • 阙朱答: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宾馆酒楼,人们怎样搞吃喝招待呢?限于经济条件,春秋战国时代,喝酒仅仅是侯王、官宦士大夫才有的享受。在那时,除了一年的农俗节日、新王登位这种宏大的喜宴外,喝酒一般不是什么好事情。不像我们今天,朋友闲了“找个地方喝几杯”,图个痛快。也有酒桌上谈事情的,因酒误事的,...

  • 13052519324大概说的意思是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人去见王,王赐他肉,他不吃放在一边,王...
  • 阙朱答:时值膳房送来一只蒸羊,庄公割下一条羊腿给考叔,考叔却将羊肉撕下放于袖中。庄公不解。考叔说:我家母亲因家中贫困,从不曾吃过如此美味,我要拿回家给母亲食用。庄公不觉凄然。考叔知道已经说动了庄公,却因为有“不到黄泉不相见”的誓言所阻,于是献计,挖掘地下,直到泉水涌出时,建一地下室,...

  • 13052519324历史上与酒有关的典故
  • 阙朱答:虽然历史上没有这“饮中八仙”齐聚一堂的明确记载,但盛唐时各种酒会盛行一时,参与者甚众。这“饮中八仙”,都是当时的名人,或同朝为官,或诗文相交,或意气相投,我们知道,名人一向喜欢扎堆,他们八个聚在一次酒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所以,大路坚信他们必聚在一起饮过酒,而且还不只一次,当然参与者可能还有些其他...

  • 13052519324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 阙朱答: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荆轲(? - 前227) 战国末期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春秋时期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刺客最为活跃的时期,在历史上留下累累侠名的刺客多数都出现在这一时期。那时

  • 13052519324求1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小故事
  • 阙朱答:他在高欢死后大力筹备登基,但是在路上遇刺,时年二十九。时有童谣曰:“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灯灯灭。”识者以为王将殂之兆也。高澄遇刺使高洋成了北齐的曹丕。 〖文章来源 http://www.cqzg.cn 版权所有 春秋战国军事网 HI5HsG〗 武元衡遇刺 唐宪宗是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宪宗欲平淮西吴元济,吴元济遣使求救于...

  • 13052519324关于酒文化的历史典故
  • 阙朱答:另一种说法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古籍中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书、对杜康部有过记载。情乾隆十九年...语出《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相传,隋朝...

  • 13052519324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把自己儿子煮了献给君上品尝的厨师叫什么名字?_百度...
  • 阙朱答: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齐国有一个管理齐桓公烹饪的厨师易牙。桓公久居宫中,什么珍馐佳肴、山珍海味都吃腻了,有一次半开玩笑地对易牙说:“我就是蒸婴儿的肉没有吃过。”易牙为了满足桓公的欲望,将自己的三岁儿子蒸了献给了桓公吃,桓公认为他对自己忠心耿耿,于是提拔重用了易牙,易牙便成为宠臣。后来大臣管仲生病...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