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生二胎,真的是一回生二回熟?生过才知道,差别太大了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6-01

自从16年我生下大宝瑶瑶后,经常被亲戚朋友催生二胎:以后可以有个伴,多好呀!想想生一胎时候,宫缩的痛,月子里遭的罪,我就望而却步。没想到,在三胎政策到来的时候,上帝送给了我的第二个礼物-再次怀孕了。

虽然内心惶恐,但是缘分来了我们就坦然迎接他的到来。亲戚朋友都祝贺喜获二胎,毕竟一回生二回熟,养育二胎肯定轻松许多。真的是一回生二回熟吗?生下二宝,我才发现差别大了去。

怀孕不到3个月,我的肚子就如同怀孕5个月的孕妇大腹便便,不想坦白都不行,肚子藏不住。等到我怀孕5个月,路人都以为我快要生了。我只能笑笑说才5个月,可能是二胎的缘故。等到我怀孕八个月,更是被人以为怀双胞胎。

因为生过一胎,腹部的肌肉变得松弛了。第二次怀孕时,腹部肌肉拉伸的抵抗力就降低许多,肚子就容易显现出来。不仅仅是腹部肌肉,还有皮肤状况也会变差许多。水桶腰、大粗腿、黄褐斑……都会找上门。

即使是在对身材要求严格的 娱乐 圈,我们看到很多明星妈妈在生完二胎后,都会发际线后移,妈妈肚子明显。如刚生完三胎后,晒出一家五口温馨照的“皇后娘娘”蔡少芬,三胎后明显憔悴了许多,发际线后移。

而二胎妈妈朱丹因为产后身材走样,遭到全网的嘲讽,更是晒出了自己的一组产后写真,来反击网友们。她不仅坦荡展示自己臃肿的腰腹部,还大方地回应:“身上的肉肉是我生娃的勋章,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美,不论胖瘦,都不应该成为我们焦虑及不自信的理由。”

身材走样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自己爱自己。接纳每个阶段的自己,才能活出最美的自己。

生一胎时,孕前3个月,我孕吐特别严重,吃啥吐啥,一点食欲都没有,更是闻不得厨房的味道,路上看到别人拿吃的,都会呕吐。没想到,怀二胎后,食欲好了许多,虽然孕前3个月仍然有孕吐反应,但是症状减轻了许多,至少可以吃得下去东西。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每个胎儿都是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子宫里,同样性别的胎儿,妈妈的孕期反应都是不同的。

我身边的一个孕期朋友,一胎时一点反应都没有,以为自己体质好,二胎也会很轻松。没想到二胎时吐得稀里哗啦,难受得不行。

主持人朱丹曾在节目中自曝生二胎的差别,以为自己生过一个孩子,生二胎会比较轻松。没想到,二胎时孕吐比一胎还严重,吐得昏天暗地,吐到缺钾,只能去医院打17个小时的补钾点滴。

为什么同样的子宫,一胎和二胎的孕吐反应不同?妈妈的身体在发生变化,不同的胎儿孕期分泌的激素不同,孕期分泌的绒毛性腺激素以及雌性激素都会给孕妈妈带来不同的反应。

虽然孕期反应不一样,但是为人父母的幸福也是不可估量的。

一胎时因为羊水早破,我只能38周入院待产,不能动不能起立,我只能吃喝拉撒躺在床上解决。特别是初产妇,历经了24小时的宫缩,我才顺产下大宝瑶瑶,当时的痛至今刻骨铭心。

如果不是羊水早破,我至少可以走动、爬楼来缓解宫缩痛。可因为害怕羊水流完,胎儿窒息,我不仅不能动,还得打促产针,生生熬了快20个小时才进了产房。直到打了无痛针,我才从地狱来到了天堂,轻松了许多。

忐忑中,我怀了二胎。尤其是二胎到了38周,我生怕再次羊水早破,每天都小心翼翼。没想到一直到了快40周,二宝才有了迹象。从二胎宫缩到生下,只经历了四五个小时,只能说二宝太疼妈妈了。

所以, 产程缩短,宫缩时间变短,是怀二胎最大的福音。 当然了,这个前提是生产过程中没有其他的意外发生。

身边一个朋友,一胎顺产,二胎原本也是顺产。没想到在经过宫缩的痛后,开四指后因为羊水浑浊,被迫拉去剖腹产,经历了双重疼痛,简直是生不如死。

主持人朱丹在节目中爆料:“生完一胎时,软肋骨发炎,疼到如同打针。谁曾想,又遇上了堵奶,乳房破裂、溃疡、发红、发烫,疼到肩膀都不能动。二胎母乳喂养,又遇到痉挛疼痛……”

二胎妈妈的我简直感同身受,都说月子坐好了,养身体。一胎时坐骨神经痛得无法翻身,乳房胀痛发烧,耻骨疼,腱鞘炎疼,肚子疼……让我一胎的月子惨不忍睹。满怀着对二胎的期望,心想我再做一次月子,也正好可以好好养身体了。

没想到 ,一胎有一胎的月子痛,二胎有二胎的月子痛。

生完二宝后,因为乳头扁平,宝宝喜欢吸奶,我每次吸奶器可以吸出来110ml,心想二宝应该可以像姐姐一样纯母乳喂养了。没想到呀,没想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乳头皲裂比宫缩还要痛,每次喂奶时内心都在打退堂鼓,尤其是宝宝刚咬住乳头那一刻,真的是痛不欲生。如果不是月嫂在旁边鼓励着坚持,如果不是知道母乳对宝宝的好,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坚持下来。

记得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妈妈分享自己带血的母乳,并配文:“生孩子时没有打无痛针,生生熬过了十指痛,没想到喂奶的痛比十指痛还严重。我再也受不了,只能给宝宝断母乳……”

除了喂奶的痛,看不见的还有严重的漏尿,腹直肌分离,子宫脱垂等等问题,时刻在摧毁着妈妈的心。

生孩子,真的不是一回生二回熟,也不是熬一熬就过去了。而是一段更漫长的征途,因为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痛和累。

成为妈妈,意味着我们的一生都会为另一个生命所羁绊,而二胎妈妈,则意味着我们的肩上更多了一份责任和牵挂。

生二胎,意味着又要经历一次十月怀胎的辛苦,又要经历分娩的痛以及风险,又要经历哺乳时期的不眠不休,又要经历一次身体和精神的摧残。但这摧残何尝不是另一种升华和洗礼,让我们的生命再次得到绽放和璀璨。

愿所有的二胎妈妈都能得到善待,愿所有的二胎妈妈都能得到尊重与看见。

我是二胎妈妈@小燕说 育儿 ,欢迎你来交流二胎的酸痛及幸福点滴!一起成长一起笑。



  • 1703734247135岁还要生二胎吗?
  • 冀黎答: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35岁还要生二胎,这个问题首先要问自己,有能力生二胎吗? 35岁可以生二胎吗? 当然可以,不止35岁,45岁,甚至55岁,生二胎都有很多。 但是生了二胎,真的会很幸福吗? 不一定,答案因人而异。 35岁生二胎,这几个问题需要考虑 看你的情况,家庭条件是不错的,生二胎经济条件上压力不会很大。 2...

  • 17037342471什么是“一回生,二回熟”,这对于人的心理有什么改变?
  • 冀黎答:西方经商民族是跨地域的交流而生,他们要与别的民族大量交流才能做成生意,打破陌生获得生意机会是他们的基本功,自然没有陌生感,这是他们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他们的这种文化被称为桃子文化,桃子是外面很软,里面很硬,所以看似容易接近,实际难以走进他们内心。三回四回肉贴肉是延至于一回生二回熟,...

  • 1703734247135岁以上的女性生二胎好吗?
  • 冀黎答:1、很多人都在陆续准备生二胎,其中最多的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因为这一代人大多已经事业有成。不管是经济条件还是其他原因,这样的人生二胎就足够了。但在很多情况下,年龄限制了生二胎的想法。尤其是大于35岁这个年龄的女性,建议不要生二胎,否则会吃亏!2、35岁出生的第二个孩子是一位老年妇女。

  • 17037342471三十五岁了还能要二胎吗,压力是不是太大?
  • 冀黎答:抛开养不养的起,放眼看去,现在有多少的高龄二胎妈妈,如果还觉得不够,可以去妇产科看看,人山人海,高龄产妇就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想要生二胎,35岁不是问题,有条件生就生,加油。35岁生二胎,压力是不是太大?压力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的,就是看你怎么看待和处理自己的压力。35岁生二胎完全没...

  • 17037342471国家放开生二胎,为什么35岁以上高龄产妇居多?
  • 冀黎答: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因为生育成本的增高,众所周知,现在孕育一个孩子,需要花费一笔不菲的费用,而35岁的女性虽然被称之为高龄产妇,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女性无疑拥有更加好的经济条件。而良好的经济条件是一对夫妻决定生二胎,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因为有了足够的底气,正好国家政策放开,而这些...

  • 17037342471老婆已经35岁了,这个年龄适合生二胎吗?
  • 冀黎答:不适合。因为35岁已经是高龄产妇了,而且这个时候生孩子会对身体以及宝宝造成很多的影响。

  • 17037342471一回生,二回熟的解释
  • 冀黎答:陈毅 《在欢迎 英国 蒙哥马利元帅宴会上的讲话》:“ 中国 有句俗语:‘一回生,二回熟。’我 希望 并且 相信 蒙哥马利 元帅的这次 访问 ,将会增加我们 之间 的友谊,并对增进 中 英 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起更多的作用。”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咱们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回...

  • 17037342471一回生二回熟的意思
  • 冀黎答:一回生二回熟的意思如下:三回四回肉贴肉是延至于一回生二回熟,意思指不熟悉或不认识的人第一次见面会感到陌生,第二次见面就会比较熟悉,也可能了解对方的一些情况了。再见第三次第四次面,就亲密地可以互相拥抱(即“肉贴肉”)了。一回生二回熟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初见陌生,再见相熟。...

  • 17037342471一回生二回熟是什么意思?
  • 冀黎答:【注音】:一回生,二回熟yī huí shēng,èr huí shú 【释义】:初见陌生,再见相熟。是说人见面的次数多了,自然就熟悉了。也说“关回生,二回熟”。用法 多用在人与人交往或办事情方面。如能帮你解决问题,望采纳,谢谢。

  • 1703734247135岁大龄妈妈生二胎,有风险吗?
  • 冀黎答:女生最佳生育年龄通常在23~30周岁之间。一,在23~30周岁之间时,女性的体力与精力都比较好,可能会达到一生中的巅峰,并且卵子的质量可能会达到最佳的状态,此时受孕出现畸形以及低能儿的概率较小。在此阶段由于女性的体质较好,出现流产以及难产的可能性也比较低。二,因此想要生育的女性尽量在23~30...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