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见到太后要给太后下跪吗?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6-01
在古代皇帝见到太后要下跪吗?

当然要跪啦。皇帝不是很牛的,连拜个将军都要跪着给将军推车轮的。

古人提倡并遵从“以孝治天下”、“百善孝当先”,帝王一般都会带头这样做的。
虽然古代皇上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也要遵守“天道”,毕竟太后是皇上的母亲啊。
古代皇上自诩为“天子”,“孝”乃天道,连鸦都有反哺之情,羊也有跪乳之恩,何况天子呢。
如果皇上不孝,肯定得不到文武百官的拥护,做皇上就不能名正言顺,没准儿那天某个人就会扯起一杆破旗以“讨逆”的名义征伐他,他的地位也可能不保。所以古代皇上基本上都遵守这个礼制,这个与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差别的。

扩展资料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
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
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
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
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消极作用
孝道文化作为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经历了孔子、孟子以及后来历代儒家特别是统治阶级文人的诠释修改,已经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消极的一面也是突出的:
1、愚民性。
中国历史上的孝道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愚民政策。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道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服务。
2、不平等性。
儒家孝道思想中“君臣、父子”的关系以及“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利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上对下、尊对卑的单向性服从,虽然也有尊老爱幼的思想,但长永远在上,幼永远在下。无论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充斥着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
3、封建性。
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体系,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在封建阶级处于上升趋势过程中,相对于奴隶制来说,具有进步性。但是,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阶级处于没落趋势时,儒家思想几乎成为封建阶级的最后避难所。
4、保守性。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从政治上来说,在封建社会后期演变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扼杀创新力量,强调对圣贤的思想理念的守成;
在文化上就是文化守成主义,不思进取,给中华民族文化蒙上落后的色彩,而且,根深蒂固,即便是在今天,仍然难以肃清其保守性的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孝道

得跪,但是是单腿下跪,表示不失天子风范,又顾及礼仪之法

天子是不给任何人下跪的,包括他父母

皇帝的嫂子是不叫太后的,不用下跪。

太后一般是指皇帝的长辈级的

见到太后要下跪。

见皇嫂不用。

要!

当然要跪啦。皇帝不是很牛的,连拜个将军都要跪着给将军推车轮的。

古人提倡并遵从“以孝治天下”、“百善孝当先”,帝王一般都会带头这样做的。
虽然古代皇上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也要遵守“天道”,毕竟太后是皇上的母亲啊。
古代皇上自诩为“天子”,“孝”乃天道,连鸦都有反哺之情,羊也有跪乳之恩,何况天子呢。
如果皇上不孝,肯定得不到文武百官的拥护,做皇上就不能名正言顺,没准儿那天某个人就会扯起一杆破旗以“讨逆”的名义征伐他,他的地位也可能不保。所以古代皇上基本上都遵守这个礼制,这个与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差别的。

扩展资料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
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
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
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
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消极作用
孝道文化作为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经历了孔子、孟子以及后来历代儒家特别是统治阶级文人的诠释修改,已经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消极的一面也是突出的:
1、愚民性。
中国历史上的孝道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愚民政策。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道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服务。
2、不平等性。
儒家孝道思想中“君臣、父子”的关系以及“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利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上对下、尊对卑的单向性服从,虽然也有尊老爱幼的思想,但长永远在上,幼永远在下。无论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充斥着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
3、封建性。
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体系,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在封建阶级处于上升趋势过程中,相对于奴隶制来说,具有进步性。但是,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阶级处于没落趋势时,儒家思想几乎成为封建阶级的最后避难所。
4、保守性。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从政治上来说,在封建社会后期演变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扼杀创新力量,强调对圣贤的思想理念的守成;
在文化上就是文化守成主义,不思进取,给中华民族文化蒙上落后的色彩,而且,根深蒂固,即便是在今天,仍然难以肃清其保守性的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孝道

  • 15364427969大家觉得皇上平时应不应该跪太后
  • 杜亚答:按清代的礼节,一般不用跪,打千儿即可 不过据史书记载,皇上确实有向太后跪的时候,可能在大型典礼时,比如生日、大婚、册封等需要跪

  • 15364427969皇上用给皇太后下跪吗?
  • 杜亚答:应该要吧 毕竟是母亲啊

  • 15364427969古代皇上用给太皇太后请安吗?
  • 杜亚答:需要请安。一般为:“儿臣给母后请安,儿臣给皇额娘请安”清代,在太皇太后面前,皇帝也要自称儿臣。

  • 15364427969皇帝见太后不是单膝下跪吗?为什么光绪帝见慈禧太后是双膝下跪,还要为慈...
  • 杜亚答:单膝下跪是军队的礼仪,将军至兵卒见了比自己官职高的行单膝下跪礼

  • 15364427969古时候哪些人可以不向皇帝下跪
  • 杜亚答:1、太后、太妃、太上皇,皇帝是以孝治天下的,皇帝最直系长辈是不用跪拜的。皇叔等人则没这种待遇。2、受皇帝特别关照不需要跪拜的功臣,如杨家将中的佘太君。3、外国使臣,这里主要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西方列强使臣。比如马戛尔尼就没有向乾隆下跪,不是不用,而是他坚决不愿下跪。

  • 15364427969如果君王派人向太上皇、皇太后宣圣旨,他们需要下跪接圣旨吗?
  • 杜亚答:但是在后宫,皇太后就是老大,可以管理整个后宫的嫔妃包括皇后!一般皇帝都会带着他的嫔妃给皇太后请安,可见皇帝对皇太后是十分的尊敬!一般的君王都对太上皇和皇太后都比较尊敬,基本上是不会对他们下旨!如果真到了需要下旨那一步,那太上皇,皇太后也不需要跪地接旨!父母怎么能给儿子下跪。

  • 15364427969为何王爷见了太后要下跪?
  • 杜亚答:太后是皇帝的母亲,皇帝都得给太后跪,别说王爷了!封建制度就这,如果女儿当皇后了,爹都得给女儿跪

  • 15364427969皇帝是天下至尊为什么见了太后也得行礼?
  • 杜亚答:还有古代有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可以说,三纲五常是封建王朝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皇帝名义上,是天下之主,所以大臣都要效忠皇上,给皇上行礼。而太后名义上是皇上的母亲,无论是不是生母,总是名义上的母亲,所以在后宫,皇上要给太后行礼的,而太后不需要给皇上行礼,因为后宫是...

  • 15364427969探索历史的来龙去脉,在封建王朝时期,皇太后要不要给帝王下跪?
  • 杜亚答:皇太后不会给皇帝下跪,而是皇帝给皇太后行礼。中国封建时代以孝道治天下,皇帝是天下之君,在皇太后面前却是儿子。皇太后与皇上的关系有几种:1、是皇上的生母,比如慈禧皇太后是同治帝的母亲。2、皇太后是皇上的姑母或者其他母亲辈分的亲属,比如慈禧是光绪皇帝的姑母。3、其他情况,如南宋初期的皇太后...

  • 15364427969太后要向皇帝下跪吗
  • 杜亚答:不要。传统中国,以清为例,以孝治天下,皇帝要做天下人的表率,需要给太后下跪。但不知道几千年的历史中有没有他例。不过,长辈跪拜晚辈,像贾母跪拜归省的元妃,则不同,是“国礼”;之后,贾元春跪拜父母长辈,是“家礼”。国大于家。国礼不可荒废。这里可以看出封建逻辑之谬。国既大于家,皇帝...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