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端文皇后的人物评价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6-01
孝端文皇后太美了!亲情评价吧!

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哲哲,清太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斯和科尔沁大妃女。哲哲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甲寅年(1614年)四月,十六岁的哲哲与二十二岁的皇太极成婚。天命十年(1625年),她十三岁的侄女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1632年(天聪六年)皇太极废除“与三大贝勒并座”旧制,开始“南面独坐”。为正其名份,开始册封后宫福晋,哲哲成了后金第一夫人,称中宫大福晋。天聪八年(1638年),她的另一个侄女海兰珠再嫁皇太极,姑侄三人同嫁一夫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正宫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斯的女儿,孝庄文皇后、宸妃海兰珠的姑姑。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十九日,清太宗时为正宫皇后,居中宫。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孝庄文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享年五十一岁。顺治七年二月葬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无子,生三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和巴雅思祜朗。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号称帝并封五大福晋,孝端文皇后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其父莽古思死后追封为和硕福亲王,立碑于墓,封其母大妃为和硕福妃,使大学士范文程等册封。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特殊的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极为优厚。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3女。福临(即顺治皇帝)继位后,尊其为母后皇太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1649年),哲哲逝世,年五十一。顺治七年二月将其梓棺运至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顺治皇帝为孝端文皇后撰了祭文。雍正、乾隆累累加谥,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望采纳!!!

没有儿子只有3个女儿。

中文名称
博尔济吉特·哲哲

哲哲没有生下过男孩,先后为皇太极生下的是三个女儿。第一位是皇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出生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八月,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正月下嫁蒙古察哈尔部和硕亲王额哲。这位额哲是因为率领其父林丹汗的余部投降皇太极,并献出了元朝皇帝的传国玉玺之功,而被封为亲王的。他当了六年驸马后去世,这位公主又改嫁给额哲之弟阿布鼐,并生下儿子布尔尼与罗不藏。第二位是皇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出生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七月,清崇德四年(1639年)正月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多罗郡王奇塔特。这位奇塔特的祖父是哲哲之兄宰桑,父亲是宰桑三子索纳穆。推算起来,哲哲是他的姑奶奶暨岳母,他是哲哲的侄孙子暨女婿。皇太极册封奇塔特为驸马的丝绢诰命原件,制作华美,堪称档案精品,弥足珍贵,曾在科左中旗档案馆中保存了三十余年,不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遗失,想来真令人扼腕叹息!第三位是皇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出生于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闰八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和硕土谢图亲王巴雅思护朗。这位巴雅思护朗的曾祖父翁果岱与哲哲的父亲莽古斯,是同一祖父的叔伯兄弟,他们曾一起参加九部之战与努尔哈赤为敌,兵败后逐渐归附。巴雅斯护朗的祖父奥巴曾与努尔哈赤结盟,并迎娶努尔哈赤的侄孙女肫哲公主为妻,成为科尔沁的首位后金驸马。

后金天命、天聪年间,在满蒙联姻的鼓乐奏鸣声中,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莽古斯的女儿哲哲,莽古斯之子宰桑的女儿布木布泰和海兰珠,先后步入清宫,都嫁给了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成为姑侄三人同事一夫。这种不计辈分的婚姻,在当时的满蒙礼俗中是完全正常的。其中的布木布泰,即为后来追封为孝庄文皇后,她不但在清朝正史上多有记载,而且竟在辞世三百余年之后,仍不时地在现代银屏上“潇洒走一回”,成为清宫题材影视剧热炒的“明星”。另一位海兰珠,后来被封为关睢宫宸妃,这位宠冠五宫的女人和皇太极的爱情佳话,不乏当代文学和影视作品的记述。唯有哲哲却相形见绌,今日不见她两位侄女的这般辉煌。但在细读清代档案和历史文献后,感到还是应该为这位科尔沁女子说上几句。
明朝末年,崛起于长白山麓的建州女真健儿,在其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率领下,挥舞着寒光闪烁的金戈,催动着奋蹄奔腾的战马,在统一女真各部、建国后金的同时,踏上了绥服蒙古、问鼎中原的征途。努尔哈赤倚仗军旅铁骑的威慑,对漠南蒙古科尔沁等部落和亲嫁娶,以建立和巩固政治联盟,为击败主要敌手明王朝,创造先决条件。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年方十六岁的哲哲,辞别了生养她的父母,离开了哺育她的科尔沁草原,走上了出嫁皇太极的路途。努尔哈赤特命皇太极率众前往辉发扈尔奇山城,迎接科尔沁部送亲的队伍,并大设宴席,举办了隆重的婚礼。这桩婚事,使哲哲的父亲莽古斯与努尔哈赤结成了亲家。有趣的是,这对亲家原来曾是一对冤家,经历过一段“不打不成交”的过程。
莽古斯是科尔沁部首领之一,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他曾与弟弟明安、叔伯兄弟翁果岱一起,率兵与海西女真的叶赫等部落组成“九部联军”,合攻努尔哈赤,被杀得大败而回。后来因看到建州女真的势力日益强大,再加努尔哈赤又频频使出了恩威并施的手段,才开始与其互通婚嫁,结盟修好。在哲哲出嫁之前二年,她的叔叔明安将女儿嫁给她的公公努尔哈赤,此举是蒙古贵族首次与努尔哈赤家族通婚,开了满蒙联姻之先河。哲哲出嫁之前数日,蒙古扎鲁特部的两位女子分别嫁给了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和五子莽古尔泰。这样算来,哲哲可称作是满蒙联姻的第四人,科尔沁部与努尔哈赤家族通婚的第二位。
哲哲的丈夫皇太极,当时与他的次兄代善、堂兄阿敏、五兄莽古尔泰,并为后金四大和硕贝勒,位居第四,称四贝勒。他幼年从军,能征善战,屡立奇功,深得父亲努尔哈赤赏识。哲哲并非皇太极的第一位妻子,在她出嫁时,皇太极至少已经娶过两妻。一位是元妃钮祜禄氏,她是后金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女儿,当时已经生有一个儿子,就是皇三子洛博会;另一位是继妃乌拉纳喇氏,她是乌拉部贵族博克铎之女,当时已经生有两个儿子,即皇长子豪格和皇二子洛格。由此看来,刚嫁给皇太极的哲哲,在其诸位妻妾之中并非是地位最高的,至少元妃和继妃二人都应排位在她之上。但随着时光的推移,后金越来越重视与蒙古各部,特别是科尔沁部的联盟关系,出身于科尔沁名门的哲哲,地位也在逐渐上升。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极即后金国大汗位,改元天聪。数年后他废除了过去四大和硕贝勒并座的旧制,开始南面独尊,俨然成为后金皇帝。此时的哲哲,住进沈阳新皇宫的中宫清宁宫,称为“清宁宫国主大福晋”,成为后金第一夫人。清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正式称皇帝。七月,他举行了册封大内五宫后妃典礼,授予哲哲皇后的金册金宝,使之成为大清国的第一位皇后。
在沈阳清代皇宫的中路,迈过大清门,穿过崇政殿,登过凤凰楼,就到达了内廷宫区。正面居中而建、坐北朝南的就是哲哲与皇太极居住的中宫———清宁宫。宫前东、西两侧,分别是与哲哲同时晋封的四位皇妃的寝宫。清宁宫是座五间硬山顶前后廊式建筑。宫门开在东侧第二间,进门后,东侧隔出一间是哲哲与皇太极的寝居之处,室内靠窗设炕。西侧四间连为一体,东边有烧炕和祭祀时煮肉用的锅灶,西边三间搭设了南、西、北三面转角相连的火炕。其中较宽的南北炕,可供人起居坐卧;较窄的西炕,供摆放祭器等物品,其上方的西墙用来安设祭神祭祖的供位。这座清宁宫,除了宫顶的琉璃瓦和屋檐下的彩画,内外都没有过多的装饰,用来作为帝后的寝宫,可以说是相当朴素的。
皇太极一生先后纳娶过后妃十五人,这些后妃共生过十一个儿子和十四个女儿。作为中宫皇后的哲哲,是怎样具体地母仪天下,统率后宫,管理这个大家庭的呢?档案和文献中都少有记载。既没有赞颂她的什么突出功绩,也没有哪桩宫廷是非牵涉到她。自从皇太极登上后金大汗宝座直至去世,共计十七年,在这么长的时期内,哲哲始终稳居中宫地位,根据这点来推测,她主持内宫各项事务,还是令皇太极满意的。我们想像她应该是一个平和端庄温柔大度的皇后形象。有记载的是,哲哲位居中宫期间,满蒙结盟联姻正在频频进行,每逢蒙古各部远道前来纳贡朝贺、订立盟约、送女出嫁及迎娶公主,哲哲都率领众后妃送往迎来,并举行热情而盛大的宴会,以尽东道之谊。哲哲因后金重视蒙古的联盟也受到重视,在天聪、崇德年间,哲哲的母亲、莽古思的妻子科尔沁大妃曾多次来朝,每次都受到皇太极的礼遇。他以尊崇的礼节迎送科尔沁大妃,宴赏优厚。在清崇德二年(1637年)科尔沁大妃到来时,皇太极为她举办了隆重的酒宴。宴中哲哲以皇后暨女儿的双重身份,率贵妃、庄妃向母亲行蒙古族礼。皇太极又追科尔沁贝勒为和硕福亲王,并立碑于墓前。还赐封科尔沁大妃为科尔沁和硕福妃。
哲哲没有生下过男孩,先后为皇太极生下的是三个女儿。第一位是皇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出生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八月,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正月下嫁蒙古察哈尔部和硕亲王额哲。这位额哲是因为率领其父林丹汗的余部投降皇太极,并献出了元朝皇帝的传国玉玺之功,而被封为亲王的。他当了六年驸马后去世,这位公主又改嫁给额哲之弟阿布鼐,并生下儿子布尔尼与罗不藏。第二位是皇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出生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七月,清崇德四年(1639年)正月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多罗郡王奇塔特。这位奇塔特的祖父是哲哲之兄宰桑,父亲是宰桑三子索纳穆。推算起来,哲哲是他的姑奶奶暨岳母,他是哲哲的侄孙子暨女婿。皇太极册封奇塔特为驸马的丝绢诰命原件,制作华美,堪称档案精品,弥足珍贵,曾在科左中旗档案馆中保存了三十余年,不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遗失,想来真令人扼腕叹息!第三位是皇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出生于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闰八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和硕土谢图亲王巴雅思护朗。这位巴雅思护朗的曾祖父翁果岱与哲哲的父亲莽古斯,是同一祖父的叔伯兄弟,他们曾一起参加九部之战与努尔哈赤为敌,兵败后逐渐归附。巴雅斯护朗的祖父奥巴曾与努尔哈赤结盟,并迎娶努尔哈赤的侄孙女肫哲公主为妻,成为科尔沁的首位后金驸马。
清一代,满蒙联姻始终是清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政策。多年前,哲哲出嫁皇太极原本就是这一政策的产物;他们的三位金枝玉叶、血管中奔流着满蒙两个民族鲜血的女儿回嫁蒙古名门望族,特别是其中两位还嫁回了哲哲的娘家科尔沁部,同样也是这一政策的继续。由此看来,哲哲在客观上不正是扮演了这一政策的体现者、实行者、推动者的角色吗?
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在清宁宫溘然长逝,走完了自己南征北战的戎马一生。顺治帝即位后,哲哲被尊为皇太后,并随清廷迁都到北京,住在皇宫紫禁城里,过着轻松悠闲自在的生活。顺治六年(1649年)的四月十七日,哲哲病逝,享年五十一岁。顺治帝为她举行了隆重的丧礼。恭奉她的梓棺在宫中正殿,文武百官及其夫人们都穿上了丧服,男摘冠缨,女去首饰,以示哀悼。按照皇太极去世时的规格进行了初祭、大祭、绎祭、月祭、百日祭等一系列祭奠礼仪。次年(1650年)二月,哲哲的梓棺被运回沈阳,与她的丈夫皇太极一起长眠,合葬在昭陵,即沈阳北陵。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帝要根据已故帝后生前功德事迹为其恭进庙号、谥号。哲哲安葬时,顺治帝为她恭进的谥号为“孝端正敬仁懿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后来雍正帝和乾隆帝又恭加了“哲顺”和“慈僖”四字,这样谥号全称就成了“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从此人们对哲哲都以“孝端文皇后”来尊称。在清代,帝后的庙号、谥号都要用玉石制成谥宝和谥册,供奉在太庙之中祭奠。谥宝就是刻载这些庙号、谥号的玉印,这种印只起观念上的作用,并不能像帝后们生前的金印玉玺那样加盖使用。而谥册除了记载庙号、谥号外,还有一些对该帝后生平的赞颂文字。孝端文皇后的谥宝和谥册至今还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谥宝为交龙钮,长宽各为12.6厘米,通高10.8厘米,印文为孝端文皇后谥号全称,左为满文本字,右为汉文篆体。谥册共十片,每片长28.9厘米,宽13厘米,厚1厘米,首尾两页各刻龙纹,其余五页刻满文,三页刻汉文,每页黄绫包边,黄丝线相系。今天,当我们看到这两件珍贵的文物时,就仿佛又回到了三百余年前的悠悠岁月。



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哲哲,清太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斯和科尔沁大妃女。哲哲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甲寅年(1614年)四月,十六岁的哲哲与二十二岁的皇太极成婚。天命十年(1625年),她十三岁的侄女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1632年(天聪六年)皇太极废除“与三大贝勒并座”旧制,开始“南面独坐”。为正其名份,开始册封后宫福晋,哲哲成了后金第一夫人,称中宫大福晋。天聪八年(1638年),她的另一个侄女海兰珠再嫁皇太极,姑侄三人同嫁一夫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正宫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斯的女儿,孝庄文皇后、宸妃海兰珠的姑姑。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十九日,清太宗时为正宫皇后,居中宫。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孝庄文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享年五十一岁。顺治七年二月葬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无子,生三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和巴雅思祜朗。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号称帝并封五大福晋,孝端文皇后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其父莽古思死后追封为和硕福亲王,立碑于墓,封其母大妃为和硕福妃,使大学士范文程等册封。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特殊的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极为优厚。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3女。福临(即顺治皇帝)继位后,尊其为母后皇太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1649年),哲哲逝世,年五十一。顺治七年二月将其梓棺运至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顺治皇帝为孝端文皇后撰了祭文。雍正、乾隆累累加谥,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望采纳!!!

没有儿子只有3个女儿。

中文名称
博尔济吉特·哲哲

哲哲没有生下过男孩,先后为皇太极生下的是三个女儿。第一位是皇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出生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八月,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正月下嫁蒙古察哈尔部和硕亲王额哲。这位额哲是因为率领其父林丹汗的余部投降皇太极,并献出了元朝皇帝的传国玉玺之功,而被封为亲王的。他当了六年驸马后去世,这位公主又改嫁给额哲之弟阿布鼐,并生下儿子布尔尼与罗不藏。第二位是皇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出生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七月,清崇德四年(1639年)正月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多罗郡王奇塔特。这位奇塔特的祖父是哲哲之兄宰桑,父亲是宰桑三子索纳穆。推算起来,哲哲是他的姑奶奶暨岳母,他是哲哲的侄孙子暨女婿。皇太极册封奇塔特为驸马的丝绢诰命原件,制作华美,堪称档案精品,弥足珍贵,曾在科左中旗档案馆中保存了三十余年,不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遗失,想来真令人扼腕叹息!第三位是皇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出生于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闰八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和硕土谢图亲王巴雅思护朗。这位巴雅思护朗的曾祖父翁果岱与哲哲的父亲莽古斯,是同一祖父的叔伯兄弟,他们曾一起参加九部之战与努尔哈赤为敌,兵败后逐渐归附。巴雅斯护朗的祖父奥巴曾与努尔哈赤结盟,并迎娶努尔哈赤的侄孙女肫哲公主为妻,成为科尔沁的首位后金驸马。

  • 18432237919如何评价孝庄皇后的一生
  • 厍爱答:孝庄文皇后一生,历经三朝,辅立两帝,其历史作用有四:一妥善解决择危机。皇太极死后,在选继承人上,满洲贵族间面临同室操戈的危机。她以后宫之尊,使嫡子福临登上宝座,从而维护了满族团结,加强了满蒙联盟。二辅佑福临少年亲政。她以下嫁多尔滚为条件维护顺治皇位,为少年皇帝制定:作君之则,劝阻他...

  • 18432237919孝端文皇后始终稳居后宫之主,为什么没有她受恩宠的记载?
  • 厍爱答:二、皇太极对蒙古部的承诺也侧面反应了对她的恩宠在册封孝端文皇后的册文中,皇太极明确了其“坐立成双,同立功德,共享富贵”的至高地位,明确了其“教化后宫、母仪天下”甚至“赞襄朝政”的巨大权力。皇帝确实是信守承诺了,她娘家要的全给了。皇太极在位17年,孝端文皇后始终稳居后宫之主,有着...

  • 18432237919《孝庄秘史》描绘了大玉儿传奇的一生,历史上她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 厍爱答:孝庄秘史中的大玉儿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庄文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良皇后,一生培养,辅佐了顺治和康熙两代君主,是我国清朝初期著名的女政治家。孝庄太后小名又叫作大玉儿,她原本是歌尔沁部落的一个小格格。清朝初期,满蒙两族联姻是一项既定的国策。大玉儿的姑姑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四子皇太极。

  • 18432237919对孝庄皇后的评价
  • 厍爱答:孝庄皇后姓博尔济古特,名布木布泰,公元1613年3月28日出生于蒙古科尔沁贵族世家,是“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因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的庄妃,故谥号孝庄。其中的“孝”字是皇帝特赐的谥号。又因她的儿子和孙子都作了皇帝,故史称孝庄太皇太后,或孝庄文皇后。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

  • 18432237919孝端文皇后地位比孝庄文皇后高?
  • 厍爱答:一、孝端文皇后和孝庄文皇后都是皇太极的妻子,孝端文皇后是正宫皇后,孝庄文皇后是侧福晋,叫庄妃,之所以她也叫皇后,是因为她的儿子是后面的顺治帝加封的。二、孝端文皇后和孝庄文皇后二人有亲戚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姑姑。三、顺治皇帝继位后,依然尊孝端文皇后其为母后皇太后,其去世后与皇太极合葬...

  • 18432237919孝慎成皇后,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孝慎成皇后?
  • 厍爱答:不过,她在世时仅称清宁中宫,死后才称孝端文皇后。 继立的皇后:清代嫡后除极个别的死于皇帝身后(如皇太极的孝端后),大都先于皇帝离世。无论从礼制上还是皇帝个人情感上,中宫都不应虚位久缺。嫡皇后死去,就有继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被册立为后的有7位:康熙孝昭后钮祜禄氏和孝懿后佟佳氏、乾隆继后乌拉纳拉...

  • 18432237919孝庄太后在清朝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她对清朝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
  • 厍爱答:是清朝初年有名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对清朝的历史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出生蒙古的名门望族,是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的掌上明珠,在孝端文皇后嫁给时为后金贝勒皇太极之后,出于政治联姻的需要,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送来了自己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

  • 18432237919孝端文皇后的介绍
  • 厍爱答:孝端文皇后(1599年05月31日-1649年05月28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1643...

  • 18432237919皇太极的皇后,皇太极的皇后妃子是谁
  • 厍爱答: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皇太极的正宫皇后的?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 崇德元年,皇太极并封五大福晋,孝端文皇后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其父莽古思死后追封为和硕福亲王,立碑于墓,封其母大妃为和硕福妃,使大学士范文程等册封。福临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顺治...

  • 18432237919请大家帮我详细介绍下孝庄皇后的事迹,谢谢
  • 厍爱答:相关文学影视作品 庄妃已成为不少文艺作品的一个重要人物。 孝庄文皇后 十七世纪初,明王朝衰落,东北女真族崛起。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立后金国。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北伐蒙古、南征朝鲜,并于明崇须九年(1636)称帝,国号清,建元崇德,奠都盛京,与明朝遥相对峙...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