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的工作原理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31
标准3导弹和其它类型的防空导弹有什么区别?标准3导弹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工作原理有什么不同?

  标准SM-3是高空层反弹道导弹(海军战区广域弹道导弹防御,Navy Theater Wide,NTW),编号为RIM-161A。相较于在大气层内拦截目标的普通防空导弹(例如NAD),NTW则是拦截位于飞行中段、处于大气层之外的敌方弹道导弹,因此要求的射程射高与拦截作业型态都与NAD大不相同。

  为了满足在大气层外击杀弹道导弹的需求,SM-3采用“轻量外大气层弹道(Lightweight Exo-Atmospheric Projectile, LEAP)”改良计划研发的科技,使弹体在空气稀薄的大气层外仍能准确修正弹道,能拦截射程3500km以下、飞行高度80~500km、仍处于大气层外中段飞行阶段的弹道导弹。

  SM-3的最早期型号SM-3 Block 1于2004年出现,而最早的量产实战型号为SM-3 Block 1A,整体结构基本是在SM-2 Block 4A的弹体与推进系统(含MK -104火箭以及MK-72加力器)之外,再增设一段由Alliant技术系统公司研发的MK-136第三节火箭发动机(Third Stage Rocket Motor,TSRM),这是一种双脉冲固态火箭发动机;增设TSRM的目的,在于在最终拦截阶段为弹体加速并减少距离误差,使动能弹头能顺利接近并击中目标。

  导引部分,SM-3改采整合全球定位/惯性导航(DGPS/INS导引)机制,并引进资料链指令修正机制,发射舰将雷达持续监视的弹道导弹轨迹上链至SM-3导弹, SM-3再比对GPS/INS提供的自身飞行状态予以比对,进而修正拦截航道。

  战斗部部分,SM-3舍弃了以往标准导弹的高爆弹头,改采LEAP中的大气外动能战斗部(KW)来击毁战术弹道导弹(这部分称为第四级弹体),因此SM- 3不能在必要时作为反舰导弹。接近目标乃至碰撞的终端阶段,LEAP采用长波工作的单色前视红外线(FLIR)作为目标感测/标定装置。由于采用碰撞机制拦截,SM-3适合拦截弹道导弹的区间在于大气层以外,包括弹道导弹上升阶段离开大气层乃至弹头下落、到返回大气层之间(而下落至大气层到命中目标前的终端阶段,宜由标准SM-2 Block 4系列、SM-6或陆基爱国者等搭载传统高爆战斗部且射程较短的导弹实施拦截)。

一般有限制导导弹射程有线,只有几公里,主要用于步兵携带或直升机载的反坦克导弹。你说的空射型就是直升机载型,有线制导又分为两种形式———人工有线指令制导和半自动有线指令制导。苏联的“萨格尔” A T-3和德国的“马姆巴”都是典型的人工有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美国的“陶”、法国的“霍特”等均是半自动有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有线制导方式已发展了三代,从第一代的目视瞄准目视跟踪手动操纵有线传输指令,到第二代的目视瞄准光学跟踪半自动操纵有线传输指令,再到第三代的发射后不管制导方式。目前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已基本被淘汰,第二和第三代仍在发展之中 。 其工作原理为利用测量装置获得目标和导弹的有关信息,形成控制指令,由导线或电磁波传送给导弹,以控制导弹飞行的制导方法。第一代有线指令制导是利用飞行中导弹不断放出的金属导线将指令从制导站传输到导弹的制导方法,即由操纵者手持操纵手柄,用测量仪器照准目标,根据目标行进方位将操作指令通过导线传输给飞行中导弹,使其能准确击中,此种操作方式对人的协调性、反应力要求较高。此种制导方式优点是设备简单、成本低、抗干扰性强,缺点是飞行距离短,飞行速度受到导线的限制(飞行速度一般在300m/s以下)。是反坦克导弹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导方法。50年代发展的第一代和60年代发展的、80年代仍然服役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大多采用有线制导方式。有线指令制导适用于攻击速度慢、机动性差的近距离目标如坦克、装甲车辆、直升机、水面目标等,是目前反坦克导弹用得最多的一种制导方式。由于有限制导的局限性,是没有有线制导反舰导弹的。

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

如果使用特殊弹头,在弹道末端是可以机动的,增加了拦截难度。

其飞行弹道一般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

1、主动段是导弹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起飞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路径。

2、被动段包括自由飞行段和再入段,是导弹按照在主动段终点获得的给定速度和弹道仪角作惯性飞行,到弹头起爆的路径。

扩展资料

弹道导弹的分类:

1、弹道导弹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

2、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弹道导弹和潜地弹道导弹;

3、按使用推进剂分为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弹道导弹;

4、按结构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弹道导弹;

5、射程分为洲际、远程、中程和近程弹道导弹。各国的分类不一致。

中国的划分标准一般为中程导弹射程为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

各国按射程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前苏联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规定:中程导弹射程为1100~2700千米,中远程导弹射程为2700~55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5500千米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

如果使用特殊弹头,在弹道末端是可以机动的,增加了拦截难度。

其飞行弹道一般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

1、主动段是导弹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起飞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路径。

2、被动段包括自由飞行段和再入段,是导弹按照在主动段终点获得的给定速度和弹道仪角作惯性飞行,到弹头起爆的路径。



扩展资料:

弹道导弹的主要特点:

1、导弹沿着一条预定的弹道飞行,攻击地面固定目标。

2、通常采用垂直发射方式,使导弹平稳起飞上升,能缩短在大气层中飞行的距离,以最少的能量损失克服作用于导弹上的空气阻力和地心引力。

3、导弹大部分弹道处于稀薄大气层或外大气层内。因此,它采用火箭发动机,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不依赖大气层中的氧气助燃。

4、火箭发动机推力大,能串联、并联使用,可将较重的弹头投向较远的距离。

5、导弹飞行姿态的修正,用改变推力方向的方法实现。

6、弹体各级之间、弹头与弹体之间的连接通常采取分离式结构,当火箭发动机完成推进任务时,即行抛掉,最后只有弹头飞向目标。

7、弹头再入大气层时,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因而需要采取防热措施。

8、导弹无弹翼,没有或者只有很小的尾翼,起飞质量和体积大,结构复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弹道导弹



冲出大气层,然后自由落体

跟扔手榴弹一样

  标准SM-3是高空层反弹道导弹(海军战区广域弹道导弹防御,Navy Theater Wide,NTW),编号为RIM-161A。相较于在大气层内拦截目标的普通防空导弹(例如NAD),NTW则是拦截位于飞行中段、处于大气层之外的敌方弹道导弹,因此要求的射程射高与拦截作业型态都与NAD大不相同。

  为了满足在大气层外击杀弹道导弹的需求,SM-3采用“轻量外大气层弹道(Lightweight Exo-Atmospheric Projectile, LEAP)”改良计划研发的科技,使弹体在空气稀薄的大气层外仍能准确修正弹道,能拦截射程3500km以下、飞行高度80~500km、仍处于大气层外中段飞行阶段的弹道导弹。

  SM-3的最早期型号SM-3 Block 1于2004年出现,而最早的量产实战型号为SM-3 Block 1A,整体结构基本是在SM-2 Block 4A的弹体与推进系统(含MK -104火箭以及MK-72加力器)之外,再增设一段由Alliant技术系统公司研发的MK-136第三节火箭发动机(Third Stage Rocket Motor,TSRM),这是一种双脉冲固态火箭发动机;增设TSRM的目的,在于在最终拦截阶段为弹体加速并减少距离误差,使动能弹头能顺利接近并击中目标。

  导引部分,SM-3改采整合全球定位/惯性导航(DGPS/INS导引)机制,并引进资料链指令修正机制,发射舰将雷达持续监视的弹道导弹轨迹上链至SM-3导弹, SM-3再比对GPS/INS提供的自身飞行状态予以比对,进而修正拦截航道。

  战斗部部分,SM-3舍弃了以往标准导弹的高爆弹头,改采LEAP中的大气外动能战斗部(KW)来击毁战术弹道导弹(这部分称为第四级弹体),因此SM- 3不能在必要时作为反舰导弹。接近目标乃至碰撞的终端阶段,LEAP采用长波工作的单色前视红外线(FLIR)作为目标感测/标定装置。由于采用碰撞机制拦截,SM-3适合拦截弹道导弹的区间在于大气层以外,包括弹道导弹上升阶段离开大气层乃至弹头下落、到返回大气层之间(而下落至大气层到命中目标前的终端阶段,宜由标准SM-2 Block 4系列、SM-6或陆基爱国者等搭载传统高爆战斗部且射程较短的导弹实施拦截)。

一般有限制导导弹射程有线,只有几公里,主要用于步兵携带或直升机载的反坦克导弹。你说的空射型就是直升机载型,有线制导又分为两种形式———人工有线指令制导和半自动有线指令制导。苏联的“萨格尔” A T-3和德国的“马姆巴”都是典型的人工有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美国的“陶”、法国的“霍特”等均是半自动有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有线制导方式已发展了三代,从第一代的目视瞄准目视跟踪手动操纵有线传输指令,到第二代的目视瞄准光学跟踪半自动操纵有线传输指令,再到第三代的发射后不管制导方式。目前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已基本被淘汰,第二和第三代仍在发展之中 。 其工作原理为利用测量装置获得目标和导弹的有关信息,形成控制指令,由导线或电磁波传送给导弹,以控制导弹飞行的制导方法。第一代有线指令制导是利用飞行中导弹不断放出的金属导线将指令从制导站传输到导弹的制导方法,即由操纵者手持操纵手柄,用测量仪器照准目标,根据目标行进方位将操作指令通过导线传输给飞行中导弹,使其能准确击中,此种操作方式对人的协调性、反应力要求较高。此种制导方式优点是设备简单、成本低、抗干扰性强,缺点是飞行距离短,飞行速度受到导线的限制(飞行速度一般在300m/s以下)。是反坦克导弹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导方法。50年代发展的第一代和60年代发展的、80年代仍然服役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大多采用有线制导方式。有线指令制导适用于攻击速度慢、机动性差的近距离目标如坦克、装甲车辆、直升机、水面目标等,是目前反坦克导弹用得最多的一种制导方式。由于有限制导的局限性,是没有有线制导反舰导弹的。

  • 15020835869巡航导弹的燃料和工作原理分别是什么?
  • 门郭答:燃料是航空燃油;使用的是小型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原理和一般飞机发动机类似。我来说说我所了解的弹道导弹的隐形。毫无疑问,弹道导弹在设计时是充分考虑了隐形的,拿我国DF21系列为例,首先是发射初段的助推火箭燃料,当今军事强国的弹道导弹普遍采用快然、低热量的固体燃料,以降低发射初段的红外信号特征;...

  • 15020835869弹道导弹的惯性制导系统的原理?
  • 门郭答:这种系统多用于沿地球表面作接近等速运动的运动物体,如飞机、巡航导弹等。惯性平台能隔离运动物体角运动对测量装置的影响,因此测量装置的工作条件较好,并能直接测到所需要的运动参数,计算量小,容易补偿和修正仪表的输出,但重量和尺寸较大。② 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直接装在运动物体上。

  • 15020835869导弹制导方式和制导原理
  • 门郭答:因此工作时间较长的惯性制导系统,常用其它制导方式来修正其积累的误差。4 地形匹配与景象匹配制导 地形匹配与景象匹配制导系统又称地图匹配和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制导。是通过遥测、遥感手段按其地面坐标点标高数据绘制成数字地图,预先存入弹载计算机内,导弹飞临这些地区时,弹载的计算机将预存数据与实地数据进行...

  • 15020835869导弹发射的原理
  • 门郭答:当导弹接近目标符合引信工作条件时,引信引爆战斗部,毁伤目标。导弹的制导方式不同,控制信号的形成方式也有所不同。红外寻的制导是把探测到的目标热辐射变换成电信号,经放大,选频与基准相位信号比较,得到误差信号,形成控制指令。雷达寻的制导是导弹上的雷达接收目标回波信号,进行计算判断,形成控制信号。

  • 15020835869求弹道导弹的原理!?
  • 门郭答:弹道导弹射程一般较远,近程弹道导弹一般射程也能在1000公里以上。弹道导弹发射遵循一定的弹道,如抛物线,或者射程远些的穿过大气层在太空飞行,根据突防需要变轨,再重入大气层,按照预定弹道击中目标,这种变轨洲际弹道导弹往往有分导式多弹头,是美国NMD的克星。我国已经掌握变轨技术。巡航导弹发射平台多样,...

  • 15020835869请大虾们给我讲解一下现在的制导炸弹,和导弹都有哪些制导方式,原理是什 ...
  • 门郭答:激光制导:载具发射激光束指示目标,导弹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信号。天文制导:用于远程弹道导弹,利用天幕恒星位置固定的特点,对导弹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实现对固定目标的准确打击。GPS卫星制导:导弹利用GPS或其他卫星定位系统对自身精确定位,不断修正自身的运行轨迹,直至命中目标。地形匹配制导:战斧巡航导弹的...

  • 15020835869导弹发射的原理是什么?导弹怎么定位攻击目标,导弹飞行原理是什么?导 ...
  • 门郭答:导弹是一种携带战斗部,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飞行航迹,导向目标并摧毁目标的飞行器。 导弹通常由战斗部、控制系统、发动机装置和弹体等组成。有翼导弹作为一个整体直接攻击目标,弹道导弹飞行到预定高度和位置后弹体与弹头分离,由弹头执行攻击目标的任务。 导弹摧毁目标的有效载荷是战斗部...

  • 15020835869弹道导弹能否制导?如何制导?
  • 门郭答:弹道导弹当然有制导,全程惯性制导,外加重返大气层前的星体制导。因为弹道导弹重返大气层的特殊性决定了弹道导弹有很多制导方式不能使用,重返大气层时的高速俯冲更限制了弹道导弹弹头的机动能力,因此弹道导弹目前的制导方式都无法攻击任何移动目标,而且必须在重返大气层前完成所有制导工作,之后就是完全由...

  • 15020835869导弹的惯性制导、寻的制导、电视制导的原理是什么?
  • 门郭答:以图像识别系统代替原有的简单图像信息处理装置,在背景比较复杂和目标形成的电平无显著特征的情况下,也能识别目标。电视制导的优点是利用目标的图像信息对导弹进行制导,目标难以隐蔽,有较高的制导精度;缺点是不能获得距离信息,导弹的作用距离受大气能见度的限制,不适于全天候工作。

  • 15020835869导弹原理是什么?
  • 门郭答:导弹是指是本身有动力、有制导能力且在空气或是太空中移动的弹药。对比起来本身有动力但没有能力的叫做火箭弹,有制导能力但不具备动力的叫做导引炸弹。很多的军事爱好者在这一个武器分类上就不明白了,甚至有的军事爱好者说RGP是一种应用很普遍的导弹。让人糊涂的是题主的问题了,导弹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