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级别可以离休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6-02
现在什么级别可以享受离休

离休就是对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达到离职休养年龄的,实行离职休养的制度。离休范围包括:(1)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干部;(2)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干部;(3)在敌占区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的干部;(4)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5)1949年9月21日前参加民主党派,以后—直拥护共产党、坚持革命的干部。

法律分析:离休,不分干部级别。中央、国家机关的部长、副部长,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副书记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长、市长、主席、副省长、副市长、副主席和相当职务的干部,正职年满六十五周岁,副职年满六十周岁;中央、国家机关的司局长、副司局长,省市自治区党委部长、副部长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厅局长、副厅局长,地委书记、副书记和行政公署专员、副专员及相当职务的干部,年满六十周岁;其他干部周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身体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提前离休;确因工作需要,身体又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经任免机关批准,可适当推迟。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
第二条 干部离休,由所在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批准。
第三条 离休干部一般可就地分散安置,也可在本人原籍或配偶所在地安置。国家鼓励离休干部到农村或中小城镇安家落户。跨省安置的,由两省协商解决。对要求到北京、天津、上海安置的,要从严控制。在青藏等高原地区工作的内地干部离休后要求回内地安置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予以安置。
第四条 对离休干部的管理,就地安置的,由原单位负责;易地安置的(包括军队已转地方的),由接受地区的干部、人事部门负责,必要时可建立小型干部休养所。
第五条 干部离休后,原标准工资(含保留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其他各项生活待遇,都与所在地区同级在职干部一样对待,并切实给予保证。医疗、住房、用车、生活品供应等方面,应当优先照顾。
因公致残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离休干部,一般可发给不超过当地普通机械行业二级工标准工资的护理费。由于瘫痪等原因,生活长期完全不能自理的,可酌情发给护理费。需要购置病残工具而本人有困难的,可酌情补助。跨省安置的离休干部,确需新建住房的,由原工作单位将经费划拨给接受地区,由接受地区负责解决。干部休养所和直接管理离休干部较多的部门,要配备必要的车辆,为离休干部服务。

【法律分析】:离休是指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离开工作岗位时是干部身份的人员.退休是建国后参加工作的,离开工作岗位时无论是干部还是工人,都只能是退休,不存在什么级别能算离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离休就是对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达到离职休养年龄的,实行离职休养的制度。离休范围包括:(1)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干部;(2)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干部;(3)在敌占区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的干部;(4)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5)1949年9月21日前参加民主党派,以后—直拥护共产党、坚持革命的干部。

法律分析:离休,不分干部级别。中央、国家机关的部长、副部长,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副书记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长、市长、主席、副省长、副市长、副主席和相当职务的干部,正职年满六十五周岁,副职年满六十周岁;中央、国家机关的司局长、副司局长,省市自治区党委部长、副部长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厅局长、副厅局长,地委书记、副书记和行政公署专员、副专员及相当职务的干部,年满六十周岁;其他干部周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身体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提前离休;确因工作需要,身体又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经任免机关批准,可适当推迟。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
第二条 干部离休,由所在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批准。
第三条 离休干部一般可就地分散安置,也可在本人原籍或配偶所在地安置。国家鼓励离休干部到农村或中小城镇安家落户。跨省安置的,由两省协商解决。对要求到北京、天津、上海安置的,要从严控制。在青藏等高原地区工作的内地干部离休后要求回内地安置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予以安置。
第四条 对离休干部的管理,就地安置的,由原单位负责;易地安置的(包括军队已转地方的),由接受地区的干部、人事部门负责,必要时可建立小型干部休养所。
第五条 干部离休后,原标准工资(含保留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其他各项生活待遇,都与所在地区同级在职干部一样对待,并切实给予保证。医疗、住房、用车、生活品供应等方面,应当优先照顾。
因公致残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离休干部,一般可发给不超过当地普通机械行业二级工标准工资的护理费。由于瘫痪等原因,生活长期完全不能自理的,可酌情发给护理费。需要购置病残工具而本人有困难的,可酌情补助。跨省安置的离休干部,确需新建住房的,由原工作单位将经费划拨给接受地区,由接受地区负责解决。干部休养所和直接管理离休干部较多的部门,要配备必要的车辆,为离休干部服务。

  • 19113144913新中国成立后哪类退休人员能算离休?
  • 沙时答:解放前参加党的工作的人员,级 别18级以上的干部都算离休

  • 19113144913正厅60岁可以退休吗
  • 沙时答:正厅级干部,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可以办理退休。厅级干部和副厅级干部都是属于国家公务员。按照规定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5岁就可以退休。国家规定的干部退休年龄女55,正省部级65。另外中组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女干部离休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规定,在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工作,年...

  • 19113144913什么级别的干部才叫离休
  • 沙时答:离休,不分干部级别。是指在1949年10月1日,建国以前就参加革命工作的人,无论干部群众,到了退休年龄,都是办理“离休”手续。享受离休待遇的人员,退休后工资福利待遇不变。1949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无论级别多高,都没有离休待遇。

  • 19113144913离休和退休有什么区别?什么级别的干部能离休?
  • 沙时答:离休和退休有什么区别?什么级别的干部能离休? 离休是指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离开工作岗位时是干部身份的人员.退休是建国后参加工作的,离开工作岗位时无论是干部还是工人,都只能是退休,不存在什么级别能算离休.离休和退休有什么区别?现在还有离休吗? 按照国法(1978)104号档案之规定,1949年10月1日前...

  • 19113144913公务员副处以上是离休干部吗?
  • 沙时答: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离休年龄一般为60周岁,在一定职务以上的干部为65周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离休年龄,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综上所述,享受离休待遇不是以你职务高低界定,是按国家界定政策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参加工作的享受退休待遇了。你公务员副处...

  • 19113144913什么样的人能享受离休待遇
  • 沙时答:1、享受离休待遇的老干部的条件如下: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的;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在敌占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2、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也可以享受离休待遇。3、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参加...

  • 19113144913什么样的能算作是离休?退休的可以改为离休吗?
  • 沙时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参加革命的人或者是够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算作是离休,否则只能是退休。

  • 19113144913关于离休条件的问题,急求高人帮助
  • 沙时答:改变了按参加革命工作时期、职务和级别确定离休的做法,离休范围有所扩大,使为建党、建军、建国做出特殊贡献的老干部基本上都得到了照顾。(一)基本离休条件规定 按现行政策规定,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离休:一是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取得军籍的干部;二是...

  • 19113144913军人到什么级别什么年龄升不上去就退休了?什么级别的军人退休住哪?_百 ...
  • 沙时答:先说什么级别退休。副师级以上才算是真正的职业军人,可以不转业,一直干到在部队退休或离休。师级干部相当于地方的厅局级干部。低于师级的干部都是转业,即使你干到团长级别也不能在部队退休,而转到地方工作后,根据地方的规定退休。师级干部的最高任职年龄为不超过50岁。也就是说,到了50岁,还没...

  • 19113144913部队什么干部享受离休待遇
  • 沙时答:不管任何级别的干部,只要符合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都算离休。再高级别的干部,建国后参加工作的也只能算退休。所以现在基本都是退休干部,现在退下来的基本没有离休的了。因为年龄太大太大太大了。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