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妃子与亲王的嫡福晋的行礼顺序是怎样的?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6-01
清朝座位顺序……只求各位大臣妃子入座顺序和礼仪(顺序详细点,礼仪可以简略)

后妃排序应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另据文献记载,宫中大宴皇帝用金龙大宴桌,皇帝座位两边,分摆头桌,二桌,三桌等,左尊右卑,皇后,妃嫔或王子,贝勒等,均按地位和身份依次入座。皇帝入座,出座,进汤膳,进酒膳,均有音乐伴奏;仪式十分隆重,庄严肃穆;礼节相当繁琐,处处体现君尊臣卑的“帝道”、“君道”与“官道”。在座次的安排上,皇帝的宝座和宴桌高踞于筵宴大殿迤北正中,亲王、阿哥、妃嫔、贵人、蒙古王公、额驸台吉等人,则依品级分列于筵宴大殿之东西两边。乾隆朝时,大殿东边的是裕新王、众阿哥和蒙古将军拉旺多尔济,西边的是庄亲王和众阿哥;舒妃、婉嫔、金贵人位于东宴桌,客妃、诚嫔、林贵人座于西宴桌。所以,答应若出席,则为西宴桌(左尊右卑,西宴桌为右)末席位置。

  不需要的。有称号的嫔妃为皇帝的妻妾,而公主一般为皇帝的女儿。所以,嫔妃是公主们的母亲(生母、嫡母、庶母)。按照礼教,公主还要向嫔妃们行礼。

  嫔妃(读音:pín fēi) 帝王妻妾。古代皇宫里的女官。
嫔,原意为宫廷女官;多指皇帝的妾,侍从。亦可作动词,皇后的称号从秦始皇以来,历经二千余年,从未改变。妃嫔的称号却是历代屡有增减,且越是前朝设置的,地位越趋下降。如贵人,东汉始置时是妃嫔中第一等,到了清代却成了妃嫔(后宫主位)中最低的等级。

  公主:清朝一般称“格格”。

  在后金时期,国君(即“大汗”)和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称为“格格”,无定制。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顺治十七年(1660年)始把“格格”分为五等,即:

  ①亲王之女:封为“和硕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主,侧室所生女为郡君;

  ②世子及郡王之女:封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县主,侧福晋所生女为县君;

  ③多罗贝勒之女:亦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君,侧福晋所生女为乡君;

  ④固山贝子之女:嫡福晋所生女封“固山格格”为县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

  ⑤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嫡福晋所生女称“格格”为乡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

在中国古代,有嫡庶之分,君臣之礼。自古以来,君是君臣是臣。在三纲五常的制约之下,君臣之礼不可打破,无论亲王嫡福晋的地位有多高,始终是为人臣子;因此嫡福晋的分位始终是低于皇帝妃子的,所以嫡福晋应该先给妃子行礼。

清朝有“命妇”制度,以皇帝妃嫔的“内命妇”与宗亲妻妾的“外命妇”构成。而嫔位以上才能够称为“妃嫔”,能够居住在一宫的主殿中。而嫔以下称为“庶妃”,地位低。外命妇中,亲王与郡王的正室能够称为“福晋”,贝勒以下只能称“夫人”,侧室称为“侧福晋”或者“侧夫人”。由于外命妇的分位是低于内命妇地位的,因此无论权势的大小,地位的高低,福晋都要先给妃子行礼。

在 清朝亲王、郡王及其福晋与妃子地位无法比较,因为妃子是皇帝的妾,地位次于皇后,以前有后宫佳丽三千之说,说明皇帝妃子数量之多。即使地位再低的妃子也是皇帝的女人,清朝亲王、郡王及其福晋见到妃子都要主动请安的。


在王府嫡侧福晋是有所不同的,因为他们受过皇帝的册封,属于正式册封的命妇,低等的妃嫔见到他们,就算是分位上高一等,也可能要低声下气。但是在设定的等级与地位上,皇帝始终为君,其妃子无论分位多低,也仍高于福晋的分位。

受古代三纲五常的影响,皇帝的地位是最高的,人们都应该尊重他,他的地位不可动摇,无论是什么人,见到皇帝都要行礼。因此作为皇帝的妃子,无论地位多低都应该受到人们的礼戴,所以以此看来,在行礼的顺序上, 福晋一定会先行礼。



亲王比皇帝的地位低,自然亲王的嫡福晋地位比皇帝的妃子低,亲王的嫡福晋见到皇帝的妃子是需要主动请安行礼的。

我觉得的话应该就是皇帝的妃子应该向亲王的嫡福晋行礼,因为嫡福晋毕竟是妻子而皇帝的妃子是妾。

在古代,制度是很重要的,这就得看谁的官大,官小的自然得向官大的行礼,所以,嫡福晋应该向妃子行礼。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亲王的嫡福晋先行礼,然后再到皇帝的妃子,毕竟长幼有序,皇帝的妃子虽然身份高贵,但是她们终究是妾。

后妃排序应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另据文献记载,宫中大宴皇帝用金龙大宴桌,皇帝座位两边,分摆头桌,二桌,三桌等,左尊右卑,皇后,妃嫔或王子,贝勒等,均按地位和身份依次入座。皇帝入座,出座,进汤膳,进酒膳,均有音乐伴奏;仪式十分隆重,庄严肃穆;礼节相当繁琐,处处体现君尊臣卑的“帝道”、“君道”与“官道”。在座次的安排上,皇帝的宝座和宴桌高踞于筵宴大殿迤北正中,亲王、阿哥、妃嫔、贵人、蒙古王公、额驸台吉等人,则依品级分列于筵宴大殿之东西两边。乾隆朝时,大殿东边的是裕新王、众阿哥和蒙古将军拉旺多尔济,西边的是庄亲王和众阿哥;舒妃、婉嫔、金贵人位于东宴桌,客妃、诚嫔、林贵人座于西宴桌。所以,答应若出席,则为西宴桌(左尊右卑,西宴桌为右)末席位置。

  不需要的。有称号的嫔妃为皇帝的妻妾,而公主一般为皇帝的女儿。所以,嫔妃是公主们的母亲(生母、嫡母、庶母)。按照礼教,公主还要向嫔妃们行礼。

  嫔妃(读音:pín fēi) 帝王妻妾。古代皇宫里的女官。
嫔,原意为宫廷女官;多指皇帝的妾,侍从。亦可作动词,皇后的称号从秦始皇以来,历经二千余年,从未改变。妃嫔的称号却是历代屡有增减,且越是前朝设置的,地位越趋下降。如贵人,东汉始置时是妃嫔中第一等,到了清代却成了妃嫔(后宫主位)中最低的等级。

  公主:清朝一般称“格格”。

  在后金时期,国君(即“大汗”)和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称为“格格”,无定制。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顺治十七年(1660年)始把“格格”分为五等,即:

  ①亲王之女:封为“和硕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主,侧室所生女为郡君;

  ②世子及郡王之女:封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县主,侧福晋所生女为县君;

  ③多罗贝勒之女:亦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君,侧福晋所生女为乡君;

  ④固山贝子之女:嫡福晋所生女封“固山格格”为县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

  ⑤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嫡福晋所生女称“格格”为乡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

  • 13835662587清朝亲王嫡福晋和皇帝的妃、嫔、贵人,谁的地位高呢?谁先行礼?_百度知 ...
  • 有沸答:再低级别的,那些官员的夫人们参加活动,无论你是几品诰命,遇到了皇家人,都要主动先行礼,不要托大,人家在皇宫中无论位份再低,也是皇帝的人,和你不同,赶紧先行礼。嫔妃初入宫,是以平民身份见皇家人,见了皇后行的是跪拜礼。第得到了正式册封以后,再见了,就行屈膝礼,请安的时候要行请安...

  • 13835662587在清代,亲王和皇妃谁地位高?谁应该主动行礼?
  • 有沸答:亲王的地位比皇贵妃高,但比皇后低,皇贵妃应主动行礼

  • 13835662587太子见到皇上的妃子要行礼么?
  • 有沸答:太子对皇上的嫔妃是需要行礼的。太子必须向皇帝、皇后、妃行礼,为子侄(母子)礼,因为虽然太子是未来的君王,但是太子父亲的嫔妃在名义上是太子的长辈,古代对于辈分尊卑是很严格的,所以太子需要行礼,然而,长辈是无需要向太子行礼,在朝堂之上,太子和众王子一样要向妃子或者皇后行君臣礼。

  • 13835662587后宫嫔妃们见到王爷时要不要行礼?
  • 有沸答:由此可以推出后宫嫔妃们见到王爷时是不用行礼的。几个说明:1、唐宋以前,贵妃虽然在名号上是四妃之首,但是在品级上四妃是相等的。明朝的时候,贵妃开始位于众妃之上,万历的时候又在贵妃之上设置了皇贵妃。清朝很明确地将皇贵妃、贵妃、妃分为三个品级。2、按照唐制,四妃与亲王妃、公主品级相同,...

  • 13835662587清朝亲王嫡福晋和皇帝的妃嫔贵人,究竟谁的地位高?
  • 有沸答:这些都足以证明,亲王福晋同皇帝的妃嫔之间差距甚远。以上是政治制度之下的正确等级分发,但是很多时候,还涉及亲情和利益,这就很难确定谁的地位高了,毕竟人还是感情动物。如亲王是皇帝的直系亲属,并且辈分较大,亲情极深,那么身位皇帝的妃嫔,也要对这样的亲王嫡福晋倍加敬重,地位自然还是亲王嫡福晋更...

  • 13835662587皇帝的妃子和王爷谁大?要原因。我看宫2时,王爷还要跪熹妃娘娘,这又是为...
  • 有沸答:1、皇帝的妃子官阶要高于王爷。根据清朝等级制度,皇妃属于正二品,所以皇妃的等级要高于王爷。2、皇帝的妃子,除了跪地位比她高的皇太后、前朝太妃,皇帝、以及比自己地位高的皇后、皇贵妃、贵妃之外,地位比其他臣子地位都要高上许多。所以《宫2》里,王爷跪熹妃娘娘是合乎礼仪的。

  • 13835662587清朝皇帝大婚时 (迎娶皇后时)的过程、礼节、习俗。
  • 有沸答:纳采礼之后举行纳采宴。清代皇帝大婚的纳采宴的承办,改变了主宾关系,并不是由皇后父母设宴款待皇帝派出的使者,而是皇帝要派大臣代表他,赐宴皇后父母。婚成礼是皇帝大婚的高潮,只有经过这一礼仪,双方才可以确立夫妇之关系,其程序包括册立奉迎礼、合卺礼,并且尚有坐帐礼、跨火盆与马鞍的习俗。清代...

  • 13835662587清朝后宫中答应是否要向亲王的侧福晋请安!
  • 有沸答:不用的。因为王爷的福晋和侧福晋古时候都被称作“外命妇”,尽管身份不低微,但没有圣旨是不能进宫的。见到嫔以下等级的妃子都要向小主行礼,见到嫔以上(含嫔)的妃子都要向娘娘行礼。所以宫中答应不该向亲王的侧福晋行礼。

  • 13835662587《甄嬛传》:皇帝驾崩众人祭拜,为何甄嬛的妹妹玉娆站在了妃子前面?
  • 有沸答:当小编再次回顾《甄嬛传》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在皇上驾崩的时候不仅仅有这几个小细节,更有一个连小编之前都没有注意过的细节。那就是在众人祭拜皇上的时候,为什么甄玉娆能够站在众位妃子之前呢?大家都知道甄玉娆此时只是王爷的嫡福晋,她的身份相对于皇上的妃子来说是比较低下的。按照清朝的规矩来说,...

  • 13835662587清朝阿哥,福晋见到皇上时要如何行礼? 拜见皇上的姿势是怎样的? 详细一 ...
  • 有沸答:清朝的礼节挺繁琐滴~不同的场合行礼也是不同滴~阿哥——在朝堂上、请安或偶遇:双手抱拳,鞠躬行礼,同时向皇上请安:“儿臣参见皇阿玛(阿玛:清朝人对父亲的称呼)。”或“参见皇阿玛。”犯了错误:双膝跪地,两手下垂,必要时双手撑地磕头,额头须碰到地面。有请求:双手抱拳,单膝跪地,略微颔首。...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