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妻和妾的问题。妾不可扶正为妻,那皇帝的“妾”为何可以扶正?妃不做妾算的吗?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6-01
妾和妃子做为古代婚姻制度对女人的一种称呼,她们大概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妾指旧时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古代的妃子指皇帝的妾,地位次于皇后,以前有后宫佳丽三千之说,说明皇帝妃子数量之多。
古代的妾和妃子跟老婆不是只有地位的区别,还有许多不平等的待遇。
第一,妾不能参加家族的祭祀。
妾的亲属根本不能列入丈夫家的姻亲之内,就连妾所生的子女(即庶出),也必须认正式妻子为“嫡母”,而生身母亲只能为“庶母”。这样,妾所生的子女是少爷、小姐,而妾的身份是奴隶;妾称自己的子女为少爷、小姐,她的亲生子女只呼其为“姨娘”。
第二,妾是能被用作交换的。
据记载,曹操的二儿子曹彰偶遇一匹好马,想要买下来,但是马主人说什么都不肯卖。曹彰没办法,于是便用一名美貌的侍妾跟马主人做了交换。这或许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曹彰得到了想要的骏马,马主人也得到垂涎的美女。然而,他们都没问过那名妾的感受。
第三,妾是能当赌注的筹码。
据记载,五代时期吴国大臣严续有一位绝世歌姬,长得绝美,歌声还动听。同僚唐镐有一条犀带,也是天下绝品。双方均觊觎对方的心头好。二人最终按耐不住对对方宝物的垂涎,相约来了一场赌局。双方玩了一种叫做“呼卢”的游戏,最终唐镐获胜,成功抱得美人归。

扩展资料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女人是毫无地位可言的,她们只是男人的附属品。男人只要有钱有势,就可以妻妾成群,但是妻子只能有一个,也叫做正妻。但是,妾就不一样了,在古代地位很低,不论出身,只要被人看上,都可以做妾,所以说一般正经人家的姑娘都是不愿意做妾的。
现在许多人都说,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其实这话并不确切。中国古代向来是一夫一妻制,小妾是不能算做合法配偶的。如果一定要说什么“制”的话,那就只能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妾对于家主来说近似奴隶,只是对于婢女和仆人来说,妾应该算主子。同时,妾在家庭中的权利也是很受限制,十分卑微的。
其实对于不少妾而言,其地位就相当于男人的玩物,只是在男人需要的时候才有利用价值,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简直就是生育工具而已。一辈子也再无出头,哪怕很得宠爱,也无济于事。
因为,从被纳为妾之后此生再无出头之日,这是因为其在夫君的眼中就像是买回来的商品,高兴则宠爱你,不高兴打骂你,重则更可以随意侮辱、杀害,而且古代对此并不会有太大的惩罚。唐朝名将严武八岁时就用铁锤把父亲的妾在睡觉之时,砸碎其脑袋。理由就是“安有大臣厚妾而薄妻者?”可想妾的地位之低,在小孩子心里也已经根深柢固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妾
百度百科-妃子 (皇帝的妾)

大到小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称“福晋”或“格格”。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
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同时“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扩展资料
究竟有多少后妃,各朝皇帝各有不同。以清朝为例,后妃定制为8个等到级,数额是“皇后1名,居中宫,主内治;皇后以下设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定数共14人。有牌位,分居东、西六宫居住。嫔以下还有3级,称:贵人、常在、答应。这3级没有固定数额。
随皇贵妃等分居12宫。虽然后妃定数明确,但实际上并未照章行事。如康熙帝的后妃至嫔5级中就有33个之多,贵人以下的还不在其中。皇后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其他贵妃、妃、嫔从来与规定数不符,有多有少。清朝前期多,后期少,如康熙十六年一次就封了1个后,1个贵妃,7个嫔,而到清晚期的光绪皇帝,只有1后2妃。
清朝册封皇后,有三种形式,一是皇帝到年龄选立皇后,举行大婚,迎娶皇后入宫,册封为皇后。第二种是由皇贵妃、贵妃、妃、嫔晋升而成为皇后,第三种是追封皇后。因为清朝皇帝多不是正宫所生,他即位后,都把自己的生母尊为圣母皇太后,或死后上谥号为“皇后”。
妃嫔的册封与皇后册封基本相同,只是不举行典礼,主要是颁发金册、金印(封嫔有册无印)。在册封妃嫔时,常有越级加封,也有因失宠而降级,或打入冷宫的,所以妃嫔们的命运全掌握在皇帝一手之中,争得皇帝宠爱是她们唯一的出路,否则,貌似荣华富贵,实则苦熬一生,甚至有的才十多岁,因皇帝驾崩就被赶至慈宁宫,做起太妃,寡居度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后妃制度

明朝法律在对宗室贵族妾的数字进行规范后,规定平民男子只有在年过40尚且无子的情况下才可以娶妾1名虽然后代法律并不明确禁止在妻子死后将妾扶正为妻,但是从礼教的高标准、严要求来看,是士大夫之家不可容许之事。。。
中国古代严格来说应该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和妾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的古人很喜欢事物之间的对应。如有阴就要有阳,有君也就有臣,有主也就有仆。所以有夫必定有妻。因而能与夫相提并论的只有妻,所以我们的词汇只有夫妻这个词,没有夫妾的说法。。。
妾扶正的话也不算元妻。。。

古代是可以扶正的,谓之填房,这个最多是某段时间,绝大多数时间肯定是可以的,你这个法律出自哪部法律

妻死或被他甩了,就可以扶正了,不过有些专情的没扶正

可以,比如正妻死了,妾就可以扶正

好像没有那部法律规定不可以扶正。
一般都是个人认为不可以,因为那是道德问题或是其他原因,也有扶正的不是吗?

古代的妾指旧时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古代的妃子指皇帝的妾,地位次于皇后,以前有后宫佳丽三千之说,说明皇帝妃子数量之多。
古代的妾和妃子跟老婆不是只有地位的区别,还有许多不平等的待遇。
第一,妾不能参加家族的祭祀。
妾的亲属根本不能列入丈夫家的姻亲之内,就连妾所生的子女(即庶出),也必须认正式妻子为“嫡母”,而生身母亲只能为“庶母”。这样,妾所生的子女是少爷、小姐,而妾的身份是奴隶;妾称自己的子女为少爷、小姐,她的亲生子女只呼其为“姨娘”。
第二,妾是能被用作交换的。
据记载,曹操的二儿子曹彰偶遇一匹好马,想要买下来,但是马主人说什么都不肯卖。曹彰没办法,于是便用一名美貌的侍妾跟马主人做了交换。这或许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曹彰得到了想要的骏马,马主人也得到垂涎的美女。然而,他们都没问过那名妾的感受。
第三,妾是能当赌注的筹码。
据记载,五代时期吴国大臣严续有一位绝世歌姬,长得绝美,歌声还动听。同僚唐镐有一条犀带,也是天下绝品。双方均觊觎对方的心头好。二人最终按耐不住对对方宝物的垂涎,相约来了一场赌局。双方玩了一种叫做“呼卢”的游戏,最终唐镐获胜,成功抱得美人归。

扩展资料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女人是毫无地位可言的,她们只是男人的附属品。男人只要有钱有势,就可以妻妾成群,但是妻子只能有一个,也叫做正妻。但是,妾就不一样了,在古代地位很低,不论出身,只要被人看上,都可以做妾,所以说一般正经人家的姑娘都是不愿意做妾的。
现在许多人都说,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其实这话并不确切。中国古代向来是一夫一妻制,小妾是不能算做合法配偶的。如果一定要说什么“制”的话,那就只能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妾对于家主来说近似奴隶,只是对于婢女和仆人来说,妾应该算主子。同时,妾在家庭中的权利也是很受限制,十分卑微的。
其实对于不少妾而言,其地位就相当于男人的玩物,只是在男人需要的时候才有利用价值,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简直就是生育工具而已。一辈子也再无出头,哪怕很得宠爱,也无济于事。
因为,从被纳为妾之后此生再无出头之日,这是因为其在夫君的眼中就像是买回来的商品,高兴则宠爱你,不高兴打骂你,重则更可以随意侮辱、杀害,而且古代对此并不会有太大的惩罚。唐朝名将严武八岁时就用铁锤把父亲的妾在睡觉之时,砸碎其脑袋。理由就是“安有大臣厚妾而薄妻者?”可想妾的地位之低,在小孩子心里也已经根深柢固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妾
百度百科-妃子 (皇帝的妾)

大到小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称“福晋”或“格格”。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
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同时“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扩展资料
究竟有多少后妃,各朝皇帝各有不同。以清朝为例,后妃定制为8个等到级,数额是“皇后1名,居中宫,主内治;皇后以下设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定数共14人。有牌位,分居东、西六宫居住。嫔以下还有3级,称:贵人、常在、答应。这3级没有固定数额。
随皇贵妃等分居12宫。虽然后妃定数明确,但实际上并未照章行事。如康熙帝的后妃至嫔5级中就有33个之多,贵人以下的还不在其中。皇后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其他贵妃、妃、嫔从来与规定数不符,有多有少。清朝前期多,后期少,如康熙十六年一次就封了1个后,1个贵妃,7个嫔,而到清晚期的光绪皇帝,只有1后2妃。
清朝册封皇后,有三种形式,一是皇帝到年龄选立皇后,举行大婚,迎娶皇后入宫,册封为皇后。第二种是由皇贵妃、贵妃、妃、嫔晋升而成为皇后,第三种是追封皇后。因为清朝皇帝多不是正宫所生,他即位后,都把自己的生母尊为圣母皇太后,或死后上谥号为“皇后”。
妃嫔的册封与皇后册封基本相同,只是不举行典礼,主要是颁发金册、金印(封嫔有册无印)。在册封妃嫔时,常有越级加封,也有因失宠而降级,或打入冷宫的,所以妃嫔们的命运全掌握在皇帝一手之中,争得皇帝宠爱是她们唯一的出路,否则,貌似荣华富贵,实则苦熬一生,甚至有的才十多岁,因皇帝驾崩就被赶至慈宁宫,做起太妃,寡居度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后妃制度

  • 18536892267古代阶级地位森严,小妾不能变为正妻,那为什么妃子却可以变成皇后?_百度...
  • 家柱答:妾则是出身比较低的家庭。在正妻去世后,迎娶新的门当户对的妻子比较符合家庭的利益。妃子是具有品级的官妇,她是官籍有人说妾能扶正,原因就在于她不是民女,贱籍,而是受封为官妇。才有资格成为夫人。这个就不是男主人所能随心所欲,而是需要对国家有大功,而且还是功无可赏,在个人申请之下,...

  • 18536892267为什么古代妾不能变为正妻,但是妃却可以变成皇后?
  • 家柱答:帝王选妃但是后宫与寻常后院却是不同,普通人家,纳妾并不会讲究太多身份条件,而正经人家的女孩子也大多不愿当妾室,所以妾室大多出身不高,提上来当正妻会让家族蒙羞。但是皇帝不一样,无论是什么位份的妃子,都需要经过层层挑选,可能说是有一个非常严苛的流程,不仅是在出身上必须高贵,须宗世大家...

  • 18536892267宋代律法 妾可以扶正吗
  • 家柱答:宋代是不可以的!!!大宋律法的规定,妻是妻妾是妾,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明媒正娶拜天地祖宗,行结发之礼的。妾可以没有任何仪式,写张契约双方认可就行了。所以宋朝多有先娶妾后娶妻的情况,实际上妾室和丫鬟的级别相差不多,只是生活上更亲近,有些更多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的工具。

  • 18536892267关于古代妻、妾之间的一些疑惑
  • 家柱答:该官员有长子,而没有嫡长子,就是没有嫡子。母以子贵,所以生男孩的妾地位会很高。但是,又有子以母贵,长子之母是妾,所以对长子地位有一定影响。至于那个妾能不能扶正。已有正妻,就不能再立。妻只能有一个,妾可以有几个。

  • 18536892267在古代妾室是一个怎样的地位?妾室可以扶成正妻吗?
  • 家柱答:很多妾都是男人的玩物以替代人老珠黄的妻子;哪怕是帝皇的妾也不过如此,只是生活水平高,一样没有地位,尤其是那些级别低的妾,可能一生就见过一次皇上或许都没有见过。小妾赵姨娘等,则不可以,因为他们都是买来的下人,属于贱籍出身。这也是古代法律对身为正妻的女子们的一种保护措施。

  • 18536892267姬妾制度的历史
  • 家柱答:妾一般都来自卑贱低下的家庭,甚至是战败方奉献的礼品。因此,妻为“娶”,而妾为“纳”,娶妻时送到岳家的财物被称为“聘礼”,而纳妾时给予的财物,则被称为“买妾之资”。 《谷梁传》:“毋为妾为妻”。就是说,妾没有资格扶正为妻,有妾无妻的男人,仍是未婚的“钻石王老五”。而嫡妻死...

  • 18536892267古代妾室可以扶正吗?
  • 家柱答:所以,男人丧偶后,大部分会选择“续弦”——再娶一个良家女子为妻。另外,有些朝代对此还有明确的法律禁止,比如,《唐律疏议》就有这样的规定:“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将妾室扶正做了妻子,将被服一年半的徒刑。妾可以拿来用,拿来宠,就是不能给她转正指标,只能打一...

  • 18536892267古代讲究尊卑有别,如果家中正妻去世,那么妾室能够被扶正吗?
  • 家柱答:不一定。一般正妻娘家都是比较有地位的,而妾大多数都是娘家的地位比较低的,如果把妾扶正会被人家笑话,一般有钱人家都是再娶正室。但也有妾娘家地位比较高的,被扶正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 18536892267中国古代娶的妾可以上位成为正妻吗?为什么?
  • 家柱答:夏朝从禅让制改为家天下,帝王妻妾数量剧增。男子的正式配偶,明媒正娶进来的,在家里享受与丈夫同等地位,而妾,奔则为妾,妾不娉也,意思是男子买来的,不在婚姻范畴,也不属于家庭正式成员,就连男主人有罪,要牵连家人时,妾都不在其列。这很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仕途,古代讲究门当户对,门不当户...

  • 18536892267古代“一妻多妾”制中妻妾的地位有何
  • 家柱答:”假如将妾升为妻,就是触犯了刑律,一但事发,是要两口子一齐服刑一年半的,而且事后照样得离异。古代范文《汇苑》中也说:“妾,接也,言得接见君子而不得伉俪也。”原来,妾不过是男女交接之用,她们只能与丈夫亲昵,却没有资格称为妻子。而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则说得更为...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