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时的首位锦衣卫大统领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31
朱棣时期的一些有名官员和锦衣卫统领

郑和七下西洋随行人员表

[ 主要领导人 ]

◇ 郑 和 正使太监、钦差总兵太监

◇ 王景弘 正使太监

◇ 侯 显 永乐初为司礼少监,下西洋中为副使太监,后又升为正使太监

◇ 洪 保 右少监,后升为副使太监

◇ 杨 庆 南京守备太监

◇ 杨 敏 副使太监

◇ 李 兴 副使太监

◇ 朱 良 副使太监

◇ 周 满 副使太监

◇ 杨 真 副使太监

◇ 张 达 副使太监

◇ 吴 忠 副使太监

◇ 朱 真 都指挥

◇ 王 衡 都指挥

[ 主要辅佐人员 ]

◇ 费 信 通事,著有《星槎胜览》

◇ 马 欢 通事,著有《瀛涯胜览》

◇ 郭崇礼 通事

◇ 巩 珍 幕僚,著有《西洋番国志》

◇ 哈 三 西安清净寺掌教,通事

[ 主要武职人员 ]

◇ 朱 真 龙江左卫指挥使,升大宁都指挥佥事,后又升为都指挥

◇ 王 衡 都指挥

◇ 唐 敬 水军右卫指挥使,后升都指挥佥事

◇ 周 鼎 都指挥佥事

◇ 林子宣 金吾左卫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哈 只 指挥同知

◇ 李 实 锦衣卫指挥佥事,后升指挥同知

◇ 何义宗 锦衣卫指挥金事,后升指挥同知

◇ 王复亨 正干户,后升锦衣卫指挥佥事

◇ 李明道 金吾左卫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彭以盛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林 全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陆 通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马 贵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张 通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刘 海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徐正文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汪 海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李 满 副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杨 真 锦衣卫千户

◇ 何义宗 总旗,后升副千户、正千户

◇ 李大成 正千户

◇ 张 通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宗 真 副千户,后升正千户,指挥佥事

◇ 余复亨 副千户,后升正千户、指挥佥事

◇ 何得清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刘 海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李 真 百户

◇ 钟 贵 百户

◇ 陈兰芳 总旗,后升试百户

◇ 刘定住 总旗,后升试百户

◇ 张 贵 总旗,后升试百户

◇ 何 玉 副千户,后升正千户

◇ 袁 亨 百户

◇ 张 文 百户

◇ 徐 兴 试百户

◇ 胡 谦 小旗,后升总旗、试百户

◇ 刁 先 总旗,后升试百户

◇ 郑 兴 试百户

◇ 尹仲达 正千户

◇ 张 政 总旗,后升试百户

◇ 咎 成 试百户

◇ 王 真 正千户

◇ 刘福才 正千户

◇ 张 原 小旗,后升总旗

◇ 陈永华 副千户,后升正干户

◇ 沈 友 百户

◇ 易文整 百户,后升副千户

◇ 张 和 总旗,后升百户、副千户、正千户

◇ 刘 受 试百户,后实授百户

◇ 刘 春 百户

◇ 张 林 试百户

◇ 刘移住 总旗,后升试百户

◇ 蔡 荣 不详

◇ 李 青 总旗

◇ 陶 旺 不详

◇ 张 虑 小旗,后升试百户

◇ 沈仁志 百户

◇ 范 兴 试百户

◇ 朱尾达 百户

◇ 王福一 试百户

◇ 沈 贵 小旗,后升试百户

◇ 林景清 总旗,后升试百户

◇ 黄子成 总旗,后升百户

◇ 朱祥三 试百户

◇ 杨僧儿 百户

◇ 陶小乙 总旗,后升试百产

◇ 刘 大 小旗,后升百户

◇ 周 闻 太仓卫百户,后升副千户

◇ 沙 班 南京锦卫镇抚,后升副千户

◇ 张文言 副前户

◇ 刘 海 总旗,后升锦衣卫指挥佥事

◇ 韩 大 总旗

◇ 李隆戊 总旗,后外试百户

◇ 蔡 肃 总旗,后升试百户

◇( 夷 ) 得名 总旗,后升试百户

◇ 林 拱 总旗,后升试百户

◇ 罗垒伍 总旗,后升试百户

◇ 万将军保 总旗,后升试百户

◇ 陈真生 总旗,后升试百户

◇ 李进保 总旗,后升总旗、试百户

◇ 蒲妈奴 总旗,后升试百户

◇ 郑受保 总旗,后升试百户

◇ 夏文南 总旗

◇ 李 ( 黄 ) 参 忠武校尉,后升总管府中军

[ 主要技术人员 ]

◇ 林贵和 阴阳官

◇ 陈以诚 医官

◇ 陈 常 医士

◇ 彭 正 医士

◇ 匡 愚 医士

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以消灭功臣为目的,罗织罪状,置无罪者于死地。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驾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几兴大狱,假借若干由头,把辅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足见其酷烈程度。作俑之始,就是皇帝心术不正的产物,所以其后遗症也特别严重。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不过,始作俑时心术已坏而造成的弊政是难以断根的,到燕王朱棣起兵夺得帝位时,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统治又恢复锦衣卫。明初两代皇帝重用锦衣卫,其后,有明一代,此弊终难去矣。

纪纲,朱棣恢复锦衣卫后第一位大统领,他负责用雪压死了解缙,永乐十四年因为支持汉王夺嫡被砍了

大统领,你看电影看多了吧。锦衣卫的老大叫锦衣卫指挥使,再上面还有锦衣卫都督,纪纲是朱棣恢复锦衣卫以后的首位指挥使。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郑和七下西洋随行人员表

[ 主要领导人 ]

◇ 郑 和 正使太监、钦差总兵太监

◇ 王景弘 正使太监

◇ 侯 显 永乐初为司礼少监,下西洋中为副使太监,后又升为正使太监

◇ 洪 保 右少监,后升为副使太监

◇ 杨 庆 南京守备太监

◇ 杨 敏 副使太监

◇ 李 兴 副使太监

◇ 朱 良 副使太监

◇ 周 满 副使太监

◇ 杨 真 副使太监

◇ 张 达 副使太监

◇ 吴 忠 副使太监

◇ 朱 真 都指挥

◇ 王 衡 都指挥

[ 主要辅佐人员 ]

◇ 费 信 通事,著有《星槎胜览》

◇ 马 欢 通事,著有《瀛涯胜览》

◇ 郭崇礼 通事

◇ 巩 珍 幕僚,著有《西洋番国志》

◇ 哈 三 西安清净寺掌教,通事

[ 主要武职人员 ]

◇ 朱 真 龙江左卫指挥使,升大宁都指挥佥事,后又升为都指挥

◇ 王 衡 都指挥

◇ 唐 敬 水军右卫指挥使,后升都指挥佥事

◇ 周 鼎 都指挥佥事

◇ 林子宣 金吾左卫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哈 只 指挥同知

◇ 李 实 锦衣卫指挥佥事,后升指挥同知

◇ 何义宗 锦衣卫指挥金事,后升指挥同知

◇ 王复亨 正干户,后升锦衣卫指挥佥事

◇ 李明道 金吾左卫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彭以盛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林 全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陆 通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马 贵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张 通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刘 海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徐正文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汪 海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李 满 副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杨 真 锦衣卫千户

◇ 何义宗 总旗,后升副千户、正千户

◇ 李大成 正千户

◇ 张 通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宗 真 副千户,后升正千户,指挥佥事

◇ 余复亨 副千户,后升正千户、指挥佥事

◇ 何得清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刘 海 正千户,后升指挥佥事

◇ 李 真 百户

◇ 钟 贵 百户

◇ 陈兰芳 总旗,后升试百户

◇ 刘定住 总旗,后升试百户

◇ 张 贵 总旗,后升试百户

◇ 何 玉 副千户,后升正千户

◇ 袁 亨 百户

◇ 张 文 百户

◇ 徐 兴 试百户

◇ 胡 谦 小旗,后升总旗、试百户

◇ 刁 先 总旗,后升试百户

◇ 郑 兴 试百户

◇ 尹仲达 正千户

◇ 张 政 总旗,后升试百户

◇ 咎 成 试百户

◇ 王 真 正千户

◇ 刘福才 正千户

◇ 张 原 小旗,后升总旗

◇ 陈永华 副千户,后升正干户

◇ 沈 友 百户

◇ 易文整 百户,后升副千户

◇ 张 和 总旗,后升百户、副千户、正千户

◇ 刘 受 试百户,后实授百户

◇ 刘 春 百户

◇ 张 林 试百户

◇ 刘移住 总旗,后升试百户

◇ 蔡 荣 不详

◇ 李 青 总旗

◇ 陶 旺 不详

◇ 张 虑 小旗,后升试百户

◇ 沈仁志 百户

◇ 范 兴 试百户

◇ 朱尾达 百户

◇ 王福一 试百户

◇ 沈 贵 小旗,后升试百户

◇ 林景清 总旗,后升试百户

◇ 黄子成 总旗,后升百户

◇ 朱祥三 试百户

◇ 杨僧儿 百户

◇ 陶小乙 总旗,后升试百产

◇ 刘 大 小旗,后升百户

◇ 周 闻 太仓卫百户,后升副千户

◇ 沙 班 南京锦卫镇抚,后升副千户

◇ 张文言 副前户

◇ 刘 海 总旗,后升锦衣卫指挥佥事

◇ 韩 大 总旗

◇ 李隆戊 总旗,后外试百户

◇ 蔡 肃 总旗,后升试百户

◇( 夷 ) 得名 总旗,后升试百户

◇ 林 拱 总旗,后升试百户

◇ 罗垒伍 总旗,后升试百户

◇ 万将军保 总旗,后升试百户

◇ 陈真生 总旗,后升试百户

◇ 李进保 总旗,后升总旗、试百户

◇ 蒲妈奴 总旗,后升试百户

◇ 郑受保 总旗,后升试百户

◇ 夏文南 总旗

◇ 李 ( 黄 ) 参 忠武校尉,后升总管府中军

[ 主要技术人员 ]

◇ 林贵和 阴阳官

◇ 陈以诚 医官

◇ 陈 常 医士

◇ 彭 正 医士

◇ 匡 愚 医士

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以消灭功臣为目的,罗织罪状,置无罪者于死地。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驾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几兴大狱,假借若干由头,把辅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足见其酷烈程度。作俑之始,就是皇帝心术不正的产物,所以其后遗症也特别严重。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不过,始作俑时心术已坏而造成的弊政是难以断根的,到燕王朱棣起兵夺得帝位时,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统治又恢复锦衣卫。明初两代皇帝重用锦衣卫,其后,有明一代,此弊终难去矣。

  • 13074242505既然锦衣卫这么臭名昭著为何朱棣刚即位就恢复了它
  • 越哪答:本来,锦衣卫的设立,就是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而设置的一个权宜部门,当它失去了被利用的价值后,自然就会被淘汰。朱允炆即位后,更是对这个部门深恶痛绝,只是出于守古制(尊重朱元璋)才没有彻底废弃它。事情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下去,历史上的锦衣卫还真有可能是昙花一现了。不过,自明成祖朱棣...

  • 13074242505明朝锦衣卫简介
  • 越哪答:尔后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因朱元璋认为此一酷政不可以长期存在,再加上锦衣卫于侦办蓝玉谋反案时「非法凌虐,诛杀为多」,「株连且四万(人)」;于是下令大削锦衣卫的权力(「诏内外狱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到了明成祖朱棣篡位成功后,为了压制臣民对他的不满,于是恢复锦衣卫的...

  • 13074242505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锦衣卫的权利是怎样达到巅峰时期
  • 越哪答:明成祖即位后恢复了锦衣卫,从此锦衣卫的权利渐渐加大,巅峰时期的锦衣卫监视全国,令人闻风丧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又恢复并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在那以后,锦衣卫逐渐达到极致。他们权力很大,又几乎不受约束,常常罗织罪名,胡作非为,贪赃枉法,让群臣胆...

  • 13074242505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分别在哪个皇帝时期﹖
  • 越哪答:锦衣卫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东厂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西厂是在明宪宗朱见深时期。1、锦衣卫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朱元璋为...

  • 13074242505锦衣卫有没有总部?
  • 越哪答:不过,始作俑时心术已坏而造成的弊政,是难以断根的,到他的儿子燕王朱棣,借着京城文武功臣已经杀光、大伤元气的特殊机遇,起兵夺了明太祖嫡孙建文帝的帝位,是为明成祖,不免又要大杀忠于建文帝的正直官僚,这却又需要特务机构了,所以,明成祖手上,锦衣卫重又灿烂辉煌。明初两代重用锦衣卫,其后,有明一代,此弊...

  • 13074242505历史上锦衣卫的起源及发展
  • 越哪答:后来,朱元璋以亲信密探曰“检校”,负责侦察在京中官吏的大小之事。直至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朱元璋正式建立锦衣卫组织,首任指挥使是杨宪(检校),后续是毛骧、蒋瓛、纪纲。在朱元璋驾崩前,因锦衣卫“非法凌虐,诛杀为多”,于是大削锦衣卫的权力。后来,靖难之役发生后,明成祖朱棣为了压制臣民...

  • 13074242505朱棣做过锦衣卫指挥使吗
  • 越哪答:在山河月明这部电视剧虚构中朱棣做了锦衣卫指挥使,但是历史上并没有。冯绍峰 饰 朱棣;成毅 饰 少年朱棣;陈宝国 饰 朱元璋;何晟铭 饰 朱标;张丰毅 饰 徐达;颖儿 饰 徐妙云;雨婷儿 饰 少年徐妙云;习雪 饰 吕妃;张芷溪 饰 伯雅伦;黄羿 饰 少年伯雅伦 山河月明导演是高希希、赵立军,由冯绍峰、...

  • 13074242505朱棣管过锦衣卫吗
  • 越哪答:在剧中,朱元璋让朱棣管理锦衣卫,也是因为身边无人可以相信,只有自己的儿子可以相信。为了收回兵权,朱元璋让自己的儿子们让军中历练,进而掌握兵权,最后回归到皇帝手中。对于历代皇帝而言,兵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只要有将军手握兵权的话,皇帝都是不放心的。而朱元璋让朱棣掌管锦衣卫,也是对朱棣的信任...

  • 13074242505明朝锦衣卫历代指挥使
  • 越哪答:1、第一任指挥使在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不过有锦衣卫指挥使名分的第一人是毛骧,毛骧制造了胡惟庸死后的牵连大案,最后自己也被朱元璋为了平息众怒而杀头。2、第二任是蒋瓛,历史上蓝玉谋反的罪证就是他秘密禀告朱元璋的,蓝玉案之后也被朱元璋赐死。此后到建文时代都没有常设。3、第三任是明成祖时的...

  • 13074242505锦衣卫出现在哪个朝代?
  • 越哪答:明朝。锦衣卫是明代军政情报机关。它的前身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建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负责皇帝的仪仗队和保镖。洪武十五年(1382年),撤销亲军都督府和义鸾部,改置锦衣卫。在明代,锦衣卫一直存在。直到1661年,南明永利皇帝的锦衣卫司令官让马继祥和他的首领任...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