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古代的后妃制度与官僚制度?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17
中国古代后宫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后宫女子等级制度探秘

  --------------------------------------------------------------------------------

  自从有了君主,便有了后妃。君主的后妃有不同的等级序位。然夏、商后妃之制史料不详,故不得而知。

  据《礼记》所言,周朝后妃的序位是: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内廷后圯的等级建置与天子外廷的官僚机构是相对应的。天子立六百、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子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达到外和而国治的目的。天子后也立六官、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使天下内和而家理。以此而言,在家国一统的传统社会,天子后作为天子的配偶,“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在君主政治中有一席之地。她们的职务是听天下之内治,以与天子的外治相配合。

  尽管先秦典籍及注释中有关周朝后妃的名号和序位不无设想的成分,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很大。王莽新政以恢复周礼相标榜,故他的后宫之制完全采纳了《礼记》和《周礼》的说法。其他各朝也是以此为基础而各有增减。

  秦朝灭亡六国,那些亡了国的妃嫔、公主们“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故秦朝后宫,宫备七国,爵列八品。秦始皇每攻破诸侯,便在咸阳北阪上仿造其宫殿,将俘获的诸侯美人以及钟鼓声乐充实其中,所以杜牧的《阿旁宫赋》说,秦皇后宫后妃美女洗胭脂的水将渭水都染成红色,可见其后宫妇女之多。秦皇嫡妻称皇后,妄称夫人,夫人之下,还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可惜秦朝后宫虽人数众多,却除了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外,余无一人青史留名。

  西汉踵秦之后,除嫡妻皇后为女主外,掖庭嫔妃增至十四等。昭仪一,婕好二,烃娥三,容华四,美人五,八子六,充依七,七子八,良人九,长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顺常十三,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等十四。这些人或者有爵、有位,或者有品有秩。但她们除非事迹特别昭著,一般史籍不作记载。

  东汉认为前朝妇制莫理,故尽行旧制,后宫称号唯皇后、贵人。另外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但无爵秩。光武帝刘秀先妻阴丽华,后出于政治需要又与郭圣通联姻,二人俱为贵人。在立谁为皇后的问题上,由于阴丽华的推辞,郭圣通便当了皇后。汉明帝的马皇后、汉和帝的邓皇后是东汉一代名后,她们也都是由贵人升任皇后的。

  魏晋南北朝的后宫名号序位屡有增减,既有“以朴素自居,后宫备位,其数多阙”的陈霸先,也有“外行其志,内逞其欲,溪堑难满,采择无厌”,以至后宫名号序位不能详录的北周宣帝刘密。隋文帝取代北周,思革前弊,因而后宫唯皇后当室,旁无私宠。不设三纪,防其上逼,自嫔以下,置六十人。至独孤皇后死后,始置三贵人、九摈、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隋炀帝即位后,“后妃嫔御无嫠妇职,唯端容丽饰,陪从宴游而已。”而且,炀帝参详典故,另出心裁,给贵妃、九嫔、世妇、御女各取名号,各有品秩。贵妃有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第一品;九摈有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第二品;世妇有婕好十二人,第三品;美人、才人十五人,第四品;此外御女有宝林、御女、采女等。

  唐承隋制而略有改动。至唐开元时,皇后之下设惠、丽、华三妃,六仪、美人、才人等。武则天便是由才人而昭仪,渐次升迁。当她害死女儿,嫁祸于王皇后时,高宗便欲提升她的号位为“宸妃”,遭侍中韩援等人的反对,说“妃嫔有固定的数目,现在别立号位,是不可以的”。武则天没有做成妃,进一步诬陷皇后,于是高宗干脆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跨越了妃这一等级。

  宋朝建立后,后妃名位序号始因五代之制,后渐于隋唐。明朝除皇后外,还有皇贵妃、贵妃、嫔、贵人、才人、选侍、淑女等级别。元清二朝各以周边民族入主中原,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来的习俗。清白康熙以旨,逐步建立了等级分明的后纪序位,除皇贵妃、贵妃、嫔、贵人外,还有常在和答应。

  后宫里这些有名号的女性,相应也有主位和使用宫女的权力。皇后是皇帝的正妻,拥有主位的妃嫔们则是皇帝的有名分的妾,是宫中地位较高的少部分人。

  后宫女人等级析

  中国皇帝喜欢拥有众多的女人,已成为历史事实。问题在于,皇帝后宫众多的女人,如何管理?除了皇帝之外,谁拥有最大的发言权?生活物资发放,按什么样的标准?皇宫重大活动时,如何安排座位?用一句现代退休老干部管理时髦的话来说,她们的待遇如何?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同的王朝中,有一个逐步成熟的封建官场等级制度一直运行着。同样,在不同的皇帝后宫,一个同样等级清晰的后宫女人等级制度也是悄然地运行着。
  公元前三世纪的秦王朝,后宫女人的待遇分为八个等级。其中包括,超级:“皇后”。一级:“夫人”。二级:“美人”。三级:“良人”。四级:“八子”。五级:“七子”。六级:“长使”。七级:“少使”。级别名称的本来意义,我个人未经特殊专业培训的理解是:皇帝后宫的女主人,皇帝丈夫的女人,美丽的女人,善良的女人,能生八个男孩的女人,能生七个男孩的女人,皇帝经常使用的女人,皇帝不经常使用的女人。这八个等级里,每个级别中的女人是没有名额数量限制的。用现代的话来说,这些级别,应该类似某专业“职称”了。当然,有职称者当然不一定就有正式的职务,这已经成为现代人事制度中的基本常识了。
  换到汉武皇帝时,后宫女人的级别之事,开始丰富多彩起来了。
  汉武帝他老人家,取消了秦始皇后宫女人八个等级中的第一级“夫人”级别,用另外四个级别的名称代替了它。它们分别是第一级:“婕妤”。第二级:“经娥”。第三级:“容华”。第四级:“充衣”。也许,汉武皇帝对于女人的级别名称取舍是有些艺术欣赏的因素在其中的。第五级至第十级,与秦始皇后宫女人等级中的第二级至第七级的名称完全相同了。这样,汉王朝后官女人,仍然享受着以秦王朝后宫女人等级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十一级的等级制度。这也证明了:所谓推倒旧皇帝的人,本质上只是自己想当皇帝。
  特别有趣的是,自汉代开始,皇帝后宫的女人,开始有了明确的“待遇”概念了。她们的“待遇”,与封建王朝其他官员一样,当时都是以粮食的数量为计量的。
  为了叙述的方便,请允许我用“职称”与“职位”两个现代概念来说明以下古代事实。其中,“职称”相当于专门用粮食数量度量的待遇。“职位”则相当于专用于对比当时古代封建王朝政府男性官员的级别。
  超级:“皇后”,职称与职位相当于皇帝,生活待遇与皇帝完全相同。
  一级:“婕妤”,职称相当于“宰相”,职位与皇帝的兄弟“亲王”级相同。
  二级:“经娥”,职称相当于“上卿”,职位与皇帝的亲戚“列候”级相同。
  三级:“容华”,职称相当于“副宰相”,“中二千石”(一石为十斗,一斗约十点四公升)。职位相当皇帝的亲戚“关中候”级相同。
  四级:“充衣”,职称相当于“部长”,“真二千石”。职位相当“文官”一品。
  五级:“美人”,职称相当于“州长”,“二千石”。职位相当“文官”二品。
  六级:“良人”,职称相当于“州长”,“千石”。职位相当“文官”三品。
  七级:“八子”,职称相当于“州长”,“千石”。职位相当“文官”四品。
  八级:“七子”,职称相当于“副州长”,“八百石”。职位相当“文官”五品。
  九级:“长使”,职称相当于“副州长”,“八百石”。职位相当“文官”六品。
  十级:“少使”,职称相当于“县长”,“六百石”。职位相当“文官”七品。
  看看,古代女人只要有了美貌,被皇帝看中,那怕是授予最低的级别,也与当时的七品县官相当了。这样的待遇,对于女人来说,也许是借风上青天的合适的荣耀;然而,对于失意读书男人来说,也许是致命的伤心不如女儿身的荣辱打击。历史记载,西汉十一级后宫女人等级,执行了七十年之久。汉王朝后宫女人最高峰时,曾经达到两万多名。所以,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平常老百姓走路时,一不小心,就会碰上一位可以称之为“处长”“厅长”级的人物,是不奇怪的。因为,此类级别的人儿,古来有之。
  到了西汉第十一任皇帝时,西汉国力大增,盛世百状。皇帝后宫女人数量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比汉武皇帝时期增加了整整一倍,宫中女人数量为四万多人。为了适应如此宏大的女人数量,这新皇帝又增加了多如牛毛的女人级别。
  超级“皇后”的后面新增加一级“昭仪”,享受原一级“婕妤”的待遇。原一级至十级者,一概顺降一级。这样,原十级“少使”变成了“十一级”,她的职称就不是“县长”级了,只是文官最末级了,粮食也少了,由”六百石”变成了“四百石”。有趣的是,后面新增加的几个级别所使用的概念,竟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现代社会里某类国营企业工资制度差不多了。
  十二级:“五常”,十二级以下就没有职称了,只有粮食“三百石”。
  十三级:“顺常”,“二百石”。
  十四级一等:“舞涓”,“百石”。
  十四级二等:“共和”,“百石”。
  十四级三等:“娱灵”,“百石”。
  十四级四等:“保林”,“百石”。
  十四级五等:“良娣”,“百石”。
  十四级六等:“夜香”,“百石”。(相当一点四万公升粮食)
  十五级一等:“上家人子”,“斗食”,一斗粮食。
  十五级二等:“中家人子”,“斗食”。
  看到这里,我笑了:从这些后宫女人级等名称上看,这西汉男人皇帝也许开始喜欢歌舞娱乐类的女性明星了。至于什么是“上家人子”“中家人子”,我就有些费解了。
  当然,皇后也有具体的的待遇标准的:“汤沐邑三十县”的税收。西汉皇帝后宫四万多女人们待遇与日常开支,应该是多么大的一笔天文数目啊。可想而知,这西汉王朝的富足程度了。可是,好景不长,东汉刘秀皇帝上台时,国家经济疲软,皇帝后宫女人们也大大地减少了:除了超级“皇后”之外,只保留着“贵人,美人,宫人,采女,大家”五个女人级别了。这是后话。
  从古代人所谓的某“级”某“等”的等级构思中,我看见了现代人的困惑: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通信行业中,执行的全国统一的八级工资制,其中就有“七级一等”,“八级二等”等工资级别。真是有趣:原来此起彼伏还是借用两千多年前古代皇帝后宫女人享受的待遇思路。还有,现在许多所谓著名的现代人事制度改革,还不只是在某级差与某等级之间,增多减少,有几人终究走出了数千年前古代人老祖宗设计的圈套。有趣。

  丽妃,梅妃是赐名,惠妃我记得好像是一个正式的封号,是武惠妃,比妃高一级


  唐朝
  ●皇后。
  ●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以上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女御二十二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周朝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3、西汉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
  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视三百石。
  顺常视二百石。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时期,追求复古,种种名目层出不穷。其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
  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东汉
  东汉,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三国
  (1)魏
  曹操为魏王时,王后之下的妃嫔称号有五等:夫人、昭仪、倢伃、容华、美人。
  文帝曹丕增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睿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废除顺成称号。
  妃嫔爵位:
  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昭仪比县侯;
  昭华比乡侯;
  修容比亭侯;
  修仪比关内侯;
  倢伃视中二千石俸;
  容华视真二千石俸;
  美人视比二千石俸;
  良人视千石俸。

  两晋
  两晋时期的妃嫔等级由晋武帝司马炎依据汉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宋
  宋武帝建国初废除才人、中才人称号,其余仍用晋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废除夫人称号,新创制了贵妃的称号,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三夫人。又以昭仪、昭容、昭华来代替九嫔中的修华、修仪、修容,重新设置了中才人、充衣。贵妃位比相国,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司马、司徒、司空)。
  明帝泰始二年,废除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称号,重新设置了修华、修仪、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废除贵人,代之以新设置的贵姬;再置昭华,增加了淑容、承徽、列荣。
  妃嫔等级为: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次于九嫔的称号: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齐
  齐高帝建元元年,设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
  永明元年,以贵妃、淑妃、贵人为三夫人,废除夫人称号。因九嫔中少了一员,永明七年,增加昭容。
  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才人。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梁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九嫔以下: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其它还有:美人、才人、良人。
  太子妾:良娣、保林。
  北魏东魏西魏
  妃嫔称号有左昭仪、右昭仪、三夫人、九嫔(上嫔和下嫔)、世妇、御女。
  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上三嫔视三卿,下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
  后又设置女官,掌管内司。内司如同尚书令、仆。
  二品:作司、大监、女侍中。
  三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
  四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
  五品:青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
  北齐
  文宣、孝昭二帝妃嫔称号惟有夫人、嫔、御。
  武成帝好色,广置妃嫔。清河年间,依古制设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妃嫔称号有:
  左右昭仪,比丞相。
  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九嫔:上嫔:光猷、昭训、隆徽。比三卿。下嫔:宣徽、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比六卿。
  二十七世妇:正华、令侧、修训、曜仪、明淑、芳华、敬婉、昭华、光正、昭宁、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曜德、广训、晖范、敬训、芳猷、婉华、明范、艳仪、晖则、敬信。比从三品。
  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贞懿、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则。比正四品。
  散号:才人、采女。
  其后又立二后,妃嫔皆加倍。又置左娥英、右娥英,比左右丞相,降昭仪比二大夫。不久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国。
  隋
  隋文帝前期,独孤皇后悍妒,妃嫔只是虚设称号。有:
  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
  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
  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
  又设置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
  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
  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独孤皇后去世后,文帝又在嫔上设置贵人三员,又将嫔的人数增至九员,世妇增至二十七员,御女增至八十一员。
  隋炀帝继位后,广置嫔妃:
  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正一品。
  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正二品。
  婕妤,十二员。正三品。
  世妇:美人、才人十五员,正四品。
  宝林:二十员,正五品。
  御女:二十四员,正六品。
  女御:采女,三十七员。正七品。
  以上各等级,总计一百二十人。
  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又增置女官,拟尚书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 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六尚之中司乐、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余二十二司,每司各二人。各司下又分设典及掌,以贰其职。六尚十人,从五品。司二十八人,从六品。典二十八人,从七品。掌二十八人,从九品。
  此外还有不入流(无品级)的女史,人数不定。
  唐
  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
  芳仪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 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 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尚宫局
  尚宫局:设尚宫二人,正四品,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皆署之,若征办于外则为之请旨,牒付内官监,监受牒行移于外,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记司
  司记二人,正五品,掌印,宫内诸司薄书出入录记、审署加印,然后授行;
  尚宫局
  典记二人,正六品;是司记的副手;
  掌记二人,正七品;也是司记的副手;
  女史六人,女史掌执文书。
  司言司
  司言二人,正五品,掌宣传启奏,凡节令外命妇朝贺中宫、司言传旨;
  典言二人,正六品,司言的副手;
  掌言二人,正七品;司言的副手;
  女史四人,掌执本司文书。
  司薄司
  司簿二人,正五品,掌宫人名籍登录及赐廪之事;
  典簿二人,正六品,司薄的副手;
  掌薄二人,正七品,司薄的副手;
  女史六人,掌执本司文书。
  司闱司
  司闱六人,正五品,掌宫内门阁锁匙之事;
  典闱六人,正六品,司闱的副手;
  掌闱六人,正七品,司闱的副手;
  女史四人,掌执本司文书。


  尚仪局
  尚仪局:设尚仪二人,正四品,掌礼仪、起居之事。下辖四司及彤史,分别是:
  司籍司
  司籍二人,正五品,掌经籍图书、笔札几案之事;
  尚宫局
  典籍二人,正六品;
  掌籍二人,正七品;
  女史十人,掌执文书。
  司乐司
  司乐四人,正五品,掌率乐人演习乐阵,悬拊击退进之事;
  典乐四人,正六品;
  掌乐四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司宾司
  司宾二人,正五品,掌朝见、宴会及赐廪之事;
  典宾二人,正六品;
  掌宾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司赞司
  司赞二人,正五品,掌朝见、宴会、导引赞相之事;
  典赞二人,正六品;
  尚宫局
  掌赞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彤史
  彤史二人,正五品,掌宴见进御之序,凡后妃群妾御于君所,彤史谨书其日月。


  尚服局
  尚服局:设尚服二人,正四品,掌供服用采章之数,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宝司
  司宝二人,正五品,掌服契图籍;
  典宝二人,正六品;
  掌宝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衣司
  司衣二人,正五品,掌衣服首饰之事;
  典衣二人,正六品;
  掌衣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饰司
  司饰二人,正五品,掌巾栉、膏沐、器玩之事;
  典饰二人,正六品;
  掌饰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唐代尚宫女官
  司仗司
  司仗二人,正五品,掌羽舆仪卫之事,凡朝贺率女官擎执仪仗;
  尚宫局
  典仗二人,正六品;
  掌仗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尚食局
  尚食局:设尚食二人,正四品;掌膳羞品齐之数,凡以饮食进御,尚食先尝之。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膳司
  司膳二人,正五品,掌割烹煎和之事;
  典膳四人,正六品;
  掌膳四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酝司
  司酝二人,正五品,掌酒酝酏饮事;
  典酝二人,正六品;
  掌酝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药司
  司药二人,正五品,掌医方药物;
  典药二人,正六品;
  掌药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饎司
  司饎二人,正五品,掌给宫人廪饩柴炭之事;
  尚宫局
  典饩二人,正六品;
  掌饎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尚寝局
  尚寝局:设尚寝二人,正四品,掌天子燕寝及嫔妃进御之次序。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设司
  司设二人,正五品,掌床帷茵席,洒扫张设之事;
  典设二人,正六品;
  掌设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舆司
  司舆二人,正五品,掌舆辇、伞扇,羽仪之事;
  典舆二人,正六品;
  掌舆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司苑司
  司苑二人,正五品,掌囿园种植花果蔬菜之事;
  典苑二人,正六品;
  掌苑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灯司
  司灯二人,正五品,掌灯烛、膏火之事;
  典灯二人,正六品;
  掌灯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尚功局
  尚功局:设尚功二人,正四品,掌督妃嫔宫人女红。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制司
  司制二人,正五品,掌衣服裁制缝纫之事;
  典制二人,正六品;
  掌制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珍司
  司珍二人,正五品,掌金玉宝货之事;
  典珍二人,正六品;
  掌珍二人,正七品;
  女史六人,掌执文书。
  司彩司
  司彩二人,正五品,掌缯绵丝絮之事;
  典彩二人,正六品;
  掌彩二人,正七品;
  女史六人,掌执文书。
  司计司
  司计二人,正五品,掌度支衣服、饮食、柴炭之事;
  典计二人,正六品;
  掌计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宋代的嫔妃名号没有准则,纷纭杂乱。一女子初入宫名号有:侍御、红

  霞帔,再进一步,封君,如永嘉郡君、始平郡君;南宋改君为夫人,如齐安
  郡夫人、咸安郡夫人、平乐郡夫人,人数及郡名不定,再由此升为才人,由

  才人进为美人,再上是捷妤、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
  婉仪、顺容、贵仪等众名号。妃一级是: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
  宋代的特色是人无定位,先由初级开始,随着宠遇的增长,不停地晋级。

  辽代,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这之间没有级次。

  金代,贵妃、贤妃、德妃为三夫人,其下与唐代相同。


  元代对后宫女子定立名号,并无多大兴趣,除皇后外,仅有妃这个名号。
  明代,受元代影响,后宫女子虽多,名号仅妃一级。宫女被“御幸”后
  可获得妃的名号。有贵妃、淑妃、宁妃、贤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
  裕妃等,贵妃位最高。

  清代,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五级。下有答应、常在,不算正式
  名号。


  废帝海陵王时期,后宫嫔妃渐多,有: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共十二位。

  所谓官职,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这里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科举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官制度,与职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发明。

  官职
  我国国家的产生,开始于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出现的,所以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我国古代职官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前后大约一千年。(商)国君称“后”称“王”,手下主要官员称“史”、“巫”。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谏,被罚作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孔子说,“殷有三仁焉”。)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国君称“天子”、“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东宫”。王妻称“后”。(《诗_小雅_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管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地方政府设置大约与中央政府相同,不过,执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卿士”。

  第三个时期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地清末,时间长达两千三百多年。此时期的特点是:①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集中;②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的主要地位;③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机构也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变化复杂。

  1、国君

  夏、商、周称“后”、“王”、“天子”、“天王”。

  战国开始称“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秦开始称“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

  匈奴称“单(ch_n)于”、单于妻称“阏氏(yānzhī)”,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訇(f_)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h_)、契丹、蒙古等称“可汗(k_h_n)”,简称“汗”;土蕃称“赞普”。

  2、宰相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_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的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即是。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

  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尚书台(尚书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发文书的小机关),其长官叫尚书令(宦官担任称中书令)。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回复丞相或相国之职,但是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台的长官、副长官都是宰相之职。尚书台由内廷文书机关变为外廷的行政机构以后,为收发文书、起草和传达诏令的需要,另设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为中书监和中书令,中书监和中书令也是宰相之职。中书省因掌管机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尚书省更为重要,古时有“凤凰池”和“凤池”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隋唐两代,宰相名称有所改变。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尚书令因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_)。

  北宋另设中书内省于禁中,为宰相的办事机构,称“政事堂”、“中书门下”、“中书”等。宋代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福相称执政官,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

  明代废除中书省及宰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格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这些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在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中央各部门长官

  政府机构的划分,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

  西周分管部门共有六个: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担任这些官职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①太常(奉常)掌宗庙礼仪,其属下有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太医令掌医疗,博士掌经学传授;

  ②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其属下有大夫掌议论,有谒者掌引见传达;

  ③卫尉掌宫门警卫;

  ④太仆掌皇帝车马,兼管全国的马政;

  ⑤廷尉为全国最高司法官;

  ⑥典客掌接待少数民族事;

  ⑦宗正掌皇族事务;

  ⑧治粟内史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⑨少府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

  九卿之外,有执金吾掌京师治安,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大长秋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九卿加上此三卿即为十二卿。

  魏晋以后,尚书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尚书台的总人数由秦时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到隋唐时确定为六部,唐代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①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

  ②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

  ③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

  ④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⑤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⑥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取代的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九卿名称虽还存在,但内容有很大变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①太常称太常寺卿;

  ②光禄勋称光禄寺卿;

  ③卫尉称卫尉寺卿;

  ④太仆称太仆寺卿;

  ⑤廷尉称大理寺卿;

  ⑥宗正称宗正寺卿;

  ⑦大鸿胪称鸿胪寺卿;

  ⑧大司农称司农寺卿;

  ⑨太府称太府寺卿。

  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个: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隋唐开始设五监。唐代的五监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

  ①国子监是主管学校教育的机构;

  ②少府监是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的机构;

  ③将作监是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的机构;

  ④军器监是掌管军器制造、保管、发放的机构;

  ⑤都水监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机构。

  五监到清代只剩下国子监,而另四监都先后归并工部。在明清时新设钦天监,掌天文历法。除此外,隋唐至清代还先后设立太医院,宗人府等。清代的中央行政部门可以归结为六部、五寺、二监、二院、一府,共十六个机构。

  4、武官

  西周军政不分,统治者既管行政,也管军事,作战时军队分左中右三军。春秋时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将领称将上军、将中军(又称元帅)、将下军,此是武职设置之始。

  秦汉以后,武官的设置可分为三个方面:

  ①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将领;

  ②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

  ③领兵作战的将帅。

  太尉(汉武帝时称大司马)掌全国军事行政。高级武官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

  魏晋以后,权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有代表皇帝亲征之意;地方军政长官加以“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的权力。武职的幕僚称参军或参军事。

  唐朝时,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中唐以后,朝廷组成新的中央禁军共十个: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威军(势力最强,中设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为禁军统帅),各置大将军、将军、龙武、神策、神武等为统军。

  宋代正规军都称为禁兵,仁宗时达八十多万人。禁兵由三衙统领,三衙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教练武艺的军官称都教头、教头,单称教头的地位很低。(如林冲)禁兵的调动权在枢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枢密院是军事行政机关,长官为枢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设兵马总管或兵马都监(简称都监),或提辖兵甲(简称提辖)。(如张都监、鲁提辖)

  元朝成吉思汗时的卫队叫“怯薛”,首长称怯薛长。忽必烈时,成立左、右、中、前、后五卫亲军,作为拱卫京师的常备军,每卫设都指挥使统领。

  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卫是基本的军事编制,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其长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旗下还有总旗、小旗。皇帝的亲军从十二卫增至二十六卫,锦衣卫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的军队分为八旗与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绿营兵也称绿旗兵,是清入关后招募汉人组成的。管辖绿营兵的称九门提督。驻防各地将军的职衔都冠以所驻地名,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等。清代为镇压农民起义而在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称为“勇”,其军队称为“勇营”。曾国藩和李鸿章建立的湘军和淮军就是清政府镇压起义军的主要武装。

  5、监官与谏官

  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耳目)。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也通称言官。

  监官最早设于战国,当时由君主的秘书——御史兼任。

  秦与西汉设立御史府,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辅佐。在内廷保管档案并督促百官的,称侍御史;出外监察郡县的称监御史。遇有特别紧急情况的,皇帝临时派遣有诛杀之权的御史,称为绣衣御史,或称绣衣直指。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府改为御史台,御史中丞为长官,转属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别称宪台。从此之后,御史为监察官的专称。

  魏晋以后,御史台从少府独立出来,成为全国性的监察机构。

  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长官,掌司法与监察,有监司之称。

  清代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长官。

  谏官的设置比监官早。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

  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皇帝,顾问应付。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

  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

  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

  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6、君主的秘书与文学侍从

  秘书是指在君主左右从事文字图书等工作的官员。君主的秘书是从史官的职务分化、发展出来的。战国时期君主的秘书有御史、主书、掌书、御书、尚书等不同的称呼;为备君主随时咨询的文学之士称为学士、博士、博闻师等。

  秦汉时的御史大夫为秘书之长,属兰台。兰台是宫内收藏图书和档案的地方。

  西汉的麒麟阁、东汉的东观(gu_n)都是禁中藏书之所,皇帝命别的官员入掌其事。东汉置秘书监,太史令仅掌天文历法,无修史之职。史书的修撰,由皇帝临时指定文学之士在东观进行,称为著作东观。汉宣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石渠阁,汉章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白虎观,此时为侍讲之始,有讲郎之称。记载皇帝的言行,(修起居注)多由宫内女史担任,也有皇后亲自撰写。

  隋唐时以中书省之中书舍人掌制诰(撰拟诏旨)之职。中书舍人的职称,有多次的改变,隋至唐初称内史舍人、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

  翰林院之设,始于唐代,本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文学之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唐玄宗初置翰林待诏,又改为翰林供奉,后改为学士,置学士院,入院的称翰林学士。

  唐代的秘书省曾改称兰台、麟台。北齐始设史馆,唐太宗以史馆为宰相兼领职所,称为监修国史。唐又在门下省设起居郎,掌修起居注之事。唐初置弘文馆,掌四部书及其他图籍。开元年间,又设集贤殿书院,以宰相一人为学士,掌刊辑经籍、撰集文章,缮写御本等。弘文馆、集贤殿书院的学士也受命参与机密,草拟诏旨。中唐以后,皇帝对学士的礼遇,常超过宰相。

  宋代对学士尤为重视,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或称翰苑、禁林,因地在宫禁,待遇优异,号称玉署、玉堂。北宋沿唐制,以史馆、昭文荨⒓�驮何��荩���缥脑骸:笥衷诖酥薪�馗螅�枇�几蟆⑻煺赂蟮仁�桓螅�植靥�诘然实鄣挠�楹陀�莆募�H�莺椭罡螅�ǔ乒莞蟆9莞笾�。�蕴煜驴〗埽�厥远�竺��痪�酥埃�煳��鳌?br>
  明代将制诰、著作、修史、图籍等职都合并于翰林院,别称词林,从此翰林才成为文学之士的专称,翰林院也正式成为外朝官署。

  清初置文馆,处文学侍从之臣,称为文馆大学士。后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内国史院掌记注皇帝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内秘书院掌撰拟对外文书及敕谕、祭文等;内弘文院掌注释古今政事得失,为皇帝进讲,为皇子侍讲。

  7、学官

  学官又称教官,是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传说夏代就有学校。最早的学校叫庠(xi_ng)、序、校,以教武艺为主。

  西周的学校有大学、小学之分。天子的大学叫辟(b_)雍,诸侯的大学叫頖(泮p_n)宫,以师氏掌教武艺,以乐正掌教诗书礼乐,以司成为掌学之官。

  秦及汉初有博士官。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从此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成为一种教职。西汉有博士仆射为其首领,东汉改称博士祭酒。博士讲学的地方称太学,博士弟子称太学生,博士就是当时的大学教师之称。郡县也普遍设立学校,郡国曰学,县邑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北齐始立中央专门的教育机构,称为国子寺,主官为祭酒。

  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所属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各置博士。

  藏书与讲学相结合的书院,出现在五代,兴盛于宋代,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受业者称创办者为山长。

  明国子监与国子学合一,清代国子监沿袭明制。光绪年间改设学部,各省设提督学政,简称学政,也称督学使者,别称学台。学政为一省教育事业的最高长官。

  8、宫廷事务官

  宫廷事务馆是指为君主及其家室服务的职官。这类职官起源于君主的家臣,夏商已有臣、尹、宰等家臣之称。

  明代无总管宫廷事务的机构,宫廷事务由宦官和女官分掌。宦官有十二监、四司、八局等共二十四衙门,各有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等官。

  清代设内务府为总管宫廷事务的机关。内务府管辖的机构有七司三院。除七司三院外,还有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处、织染局、御茶膳房、御药房、养心殿造办等处。

  9、地方长官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战国时期,郡的长官称守(或太守),县的长官称令。秦统一后,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万户以下的县称长。

  汉代列侯所食县叫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叫邑。侯国的行政长官称相。汉武帝初置十三州,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有时称牧)。

  北齐县分九等,长官都称令。郡长官仍称太守。州长官称刺史。

  唐初置十道,玄宗时增至十五道,为监察区,每道设观察使(按察使、采访使)。唐代的军区置都督府,都督加使持节称节度使。节度使初设于边镇,后遍设于内地。节度使一身兼军事、行政、督察三种职务,成为权力很大的地方军政长官。

  宋代的地方行政,又有新的变化。朝廷派朝官知(主持)某县事,简称知县;州的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

  辽代州的长官为节度使,或观察使、或团练使、或防御史、或刺史等。县的长官为令。

  明代省的下一级政区为府,府的地位相当于汉代的郡、唐代的州。府的长官称知府,京府则称府尹。州有两种:一种是直隶州,与府同级;一种是散州,与县同级。州的长官称知州,县的长官称知县。

  清代的地方行政大体沿袭明制而略有不同。在省一级,正式以总督或巡抚为最高长官。总督、巡抚并称封疆大吏,或称疆臣、疆吏、岳伯。乾隆时,管辖府、州的高级行政长官通称道员,别称道台、观察。清代在新开发地区又创设厅的建置,其长官为同知或通判。

  10、佐官、属官与胥吏

  协助长官处理各种具体事务的官员为佐吏、属吏或胥吏。

  秦汉从中央到地方的官署大都设置丞,为最重要的佐官。

  魏晋南北朝时,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等部门的佐官或属官多称郎、侍郎、郎中、员外郎等。秘书省有秘书郎、著作郎、校书郎等。

  宋代在州、府衙门里设置通判,即共同处置政务之意。宋宫廷中有一种供奔走使令的吏役,称为快行,也叫快行家。在内外衙署,又有叫做孔目、押司的吏职。(如宋江)

  明清地方官府衙门的吏役有所谓“三班六房”。三班指快、壮、皂,为杂役,快专管缉捕;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办理具体事务的书吏。从督、抚到州、县,还要聘请若干有学识的人才,帮助自己处理各种事务,称为幕僚,也称为幕客、幕友、幕宾、师爷等。

  11.试官、加官与赠官

  汉代职官制度有规定:职官初任都要试用一年,称守。以职位低的人暂代较高的职务称行。一个人同时担任两种职务叫兼。以较高职务的人兼管较低职务的事叫领或平。在本官之外加特定官号和增加新的职务的叫加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奉命征讨的军政长官,加“假黄钺”、“使持节”、“持节”、“假节”等称号的,权任更重。驸马都尉原是侍从官的一种,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

  唐代加官、加职、加衔等制度运用得更加普遍。唐代无固定的加官称号,凡在正式官职之前加“检校”二字的,一般都是加官。唐见习、试用之职称里行使(或称里行)。以官阶低的人任较高职务的称“守某官”,以官阶高的人任较低职务的称“行某官”。

  宋代的职是指殿、阁大学士、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荣衔,通称为侍从官。官员以加学士等衔号为荣。如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龙图阁的学士等衔当时各有俗称:学士称老龙,直学士称大龙,待制称小龙,直龙图阁为假龙。宋代的官场风气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正相反:重文抑武。

  12.爵、勋、品、阶

  爵、勋、品、阶表示职官的等级。

  爵一般称爵位,是表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一种尊号,多根据血缘亲疏或功劳大小来授给,长期不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世袭。

  西周的爵位有诸侯、大夫、士三级。

  战国时期各国的爵位有君、侯、卿、大夫等。执圭是楚国特殊的爵称。战国时的爵称大都与官职分开,有的只有爵称而无官职。

  汉代宗室封爵有王、侯二等,功臣封爵有二十等。

  魏晋以后,历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为号。王有亲王、嗣王、郡王之分。亲王只分给皇子和皇帝的兄弟,嗣王指亲王嫡子继承者,郡王次亲王一等。

  汉时,皇帝之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唐代诸王之女称郡主。清代皇后生女称固伦公主,妃嫔生女称和硕公主,皇族女儿称格格,亲王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公主的丈夫,魏晋以后皆加驸马称号,清代则称额驸。

  勋通称勋官,是为奖赏有功人员而定的称号。其制始于北周,本以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到唐时定制,共有十二转,转多为贵,受勋者即称勋官。

  明代有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

  清代勋官合并于爵位。

  品是指官的等级。

  西周时官有九命之别,九命最高,一命最低。

  汉代以禄秩的多少来表示官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千石、八百石等级别。每一种官职都有固定的俸禄级别,所以有时以俸禄级别指官职,如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二千石遂为郡守的通称。

  魏晋开始,官分九品,以一品为高。

  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称为流内,不入九品的称为流外。流外也有品级,用以安排胥吏,明清则总称为不入流。

  阶即阶官,又称散官,宋朝称寄禄官,是表示官员实际等级的阶位和称号。

  有些官称并无实际职务,只是授予年老有病的旧臣或有一定勋劳的人,只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礼遇的依据,而不负实际责任,这样的官叫做散官。
  中国古代后妃制度

  历代后妃传,常见有“三夫人”、“九嫔”等设置,出自周礼。从《礼记.昏义》查到以下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理。...”照此,古来有名号的后妃“编制”为: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

  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经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东汉光武中兴后,提倡俭朴,六宫称号只剩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无爵秩,只在岁时赏赐充给。皇子封王,妾数原无限制,此时也定制,正妻称妃,妾不得超过四十人。

  曹操为魏王时,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魏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省除顺成,这样在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级:

  1)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2)贵嫔,位次皇后,在夫人下,爵无所视;

  3)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4)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5)昭仪,爵比县侯;

  6)昭华,爵比乡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仪,爵比关内侯;

  9)婕妤,视中二千石;

  10)容华,视真二千石;

  11)美人,视比二千石;

  12)良人,视千石。

  晋武帝取汉魏之制,参用古法,始设三夫人、九嫔:

  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九嫔以下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南朝宋初,武帝刘裕因袭晋制,仅省去才人、中才人

所谓官职,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这里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科举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官制度,与职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发明。

官职
我国国家的产生,开始于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出现的,所以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我国古代职官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前后大约一千年。(商)国君称“后”称“王”,手下主要官员称“史”、“巫”。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谏,被罚作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孔子说,“殷有三仁焉”。)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国君称“天子”、“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东宫”。王妻称“后”。(《诗_小雅_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管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地方政府设置大约与中央政府相同,不过,执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卿士”。

第三个时期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地清末,时间长达两千三百多年。此时期的特点是:①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集中;②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的主要地位;③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机构也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变化复杂。

1、国君

夏、商、周称“后”、“王”、“天子”、“天王”。

战国开始称“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秦开始称“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

匈奴称“单(ch_n)于”、单于妻称“阏氏(yānzhī)”,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訇(f_)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h_)、契丹、蒙古等称“可汗(k_h_n)”,简称“汗”;土蕃称“赞普”。

2、宰相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_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的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即是。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

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尚书台(尚书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发文书的小机关),其长官叫尚书令(宦官担任称中书令)。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回复丞相或相国之职,但是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台的长官、副长官都是宰相之职。尚书台由内廷文书机关变为外廷的行政机构以后,为收发文书、起草和传达诏令的需要,另设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为中书监和中书令,中书监和中书令也是宰相之职。中书省因掌管机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尚书省更为重要,古时有“凤凰池”和“凤池”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隋唐两代,宰相名称有所改变。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尚书令因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_)。

北宋另设中书内省于禁中,为宰相的办事机构,称“政事堂”、“中书门下”、“中书”等。宋代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福相称执政官,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

明代废除中书省及宰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格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这些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在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中央各部门长官

政府机构的划分,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

西周分管部门共有六个: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担任这些官职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①太常(奉常)掌宗庙礼仪,其属下有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太医令掌医疗,博士掌经学传授;

②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其属下有大夫掌议论,有谒者掌引见传达;

③卫尉掌宫门警卫;

④太仆掌皇帝车马,兼管全国的马政;

⑤廷尉为全国最高司法官;

⑥典客掌接待少数民族事;

⑦宗正掌皇族事务;

⑧治粟内史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⑨少府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

九卿之外,有执金吾掌京师治安,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大长秋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九卿加上此三卿即为十二卿。

魏晋以后,尚书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尚书台的总人数由秦时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到隋唐时确定为六部,唐代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①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

②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

③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

④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⑤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⑥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取代的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九卿名称虽还存在,但内容有很大变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①太常称太常寺卿;

②光禄勋称光禄寺卿;

③卫尉称卫尉寺卿;

④太仆称太仆寺卿;

⑤廷尉称大理寺卿;

⑥宗正称宗正寺卿;

⑦大鸿胪称鸿胪寺卿;

⑧大司农称司农寺卿;

⑨太府称太府寺卿。

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个: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隋唐开始设五监。唐代的五监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

①国子监是主管学校教育的机构;

②少府监是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的机构;

③将作监是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的机构;

④军器监是掌管军器制造、保管、发放的机构;

⑤都水监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机构。

五监到清代只剩下国子监,而另四监都先后归并工部。在明清时新设钦天监,掌天文历法。除此外,隋唐至清代还先后设立太医院,宗人府等。清代的中央行政部门可以归结为六部、五寺、二监、二院、一府,共十六个机构。

4、武官

西周军政不分,统治者既管行政,也管军事,作战时军队分左中右三军。春秋时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将领称将上军、将中军(又称元帅)、将下军,此是武职设置之始。

秦汉以后,武官的设置可分为三个方面:

①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将领;

②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

③领兵作战的将帅。

太尉(汉武帝时称大司马)掌全国军事行政。高级武官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

魏晋以后,权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有代表皇帝亲征之意;地方军政长官加以“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的权力。武职的幕僚称参军或参军事。

唐朝时,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中唐以后,朝廷组成新的中央禁军共十个: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威军(势力最强,中设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为禁军统帅),各置大将军、将军、龙武、神策、神武等为统军。

宋代正规军都称为禁兵,仁宗时达八十多万人。禁兵由三衙统领,三衙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教练武艺的军官称都教头、教头,单称教头的地位很低。(如林冲)禁兵的调动权在枢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枢密院是军事行政机关,长官为枢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设兵马总管或兵马都监(简称都监),或提辖兵甲(简称提辖)。(如张都监、鲁提辖)

元朝成吉思汗时的卫队叫“怯薛”,首长称怯薛长。忽必烈时,成立左、右、中、前、后五卫亲军,作为拱卫京师的常备军,每卫设都指挥使统领。

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卫是基本的军事编制,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其长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旗下还有总旗、小旗。皇帝的亲军从十二卫增至二十六卫,锦衣卫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的军队分为八旗与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绿营兵也称绿旗兵,是清入关后招募汉人组成的。管辖绿营兵的称九门提督。驻防各地将军的职衔都冠以所驻地名,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等。清代为镇压农民起义而在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称为“勇”,其军队称为“勇营”。曾国藩和李鸿章建立的湘军和淮军就是清政府镇压起义军的主要武装。

5、监官与谏官

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耳目)。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也通称言官。

监官最早设于战国,当时由君主的秘书——御史兼任。

秦与西汉设立御史府,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辅佐。在内廷保管档案并督促百官的,称侍御史;出外监察郡县的称监御史。遇有特别紧急情况的,皇帝临时派遣有诛杀之权的御史,称为绣衣御史,或称绣衣直指。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府改为御史台,御史中丞为长官,转属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别称宪台。从此之后,御史为监察官的专称。

魏晋以后,御史台从少府独立出来,成为全国性的监察机构。

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长官,掌司法与监察,有监司之称。

清代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长官。

谏官的设置比监官早。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

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皇帝,顾问应付。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

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

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

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6、君主的秘书与文学侍从

秘书是指在君主左右从事文字图书等工作的官员。君主的秘书是从史官的职务分化、发展出来的。战国时期君主的秘书有御史、主书、掌书、御书、尚书等不同的称呼;为备君主随时咨询的文学之士称为学士、博士、博闻师等。

秦汉时的御史大夫为秘书之长,属兰台。兰台是宫内收藏图书和档案的地方。

西汉的麒麟阁、东汉的东观(gu_n)都是禁中藏书之所,皇帝命别的官员入掌其事。东汉置秘书监,太史令仅掌天文历法,无修史之职。史书的修撰,由皇帝临时指定文学之士在东观进行,称为著作东观。汉宣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石渠阁,汉章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白虎观,此时为侍讲之始,有讲郎之称。记载皇帝的言行,(修起居注)多由宫内女史担任,也有皇后亲自撰写。

隋唐时以中书省之中书舍人掌制诰(撰拟诏旨)之职。中书舍人的职称,有多次的改变,隋至唐初称内史舍人、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

翰林院之设,始于唐代,本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文学之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唐玄宗初置翰林待诏,又改为翰林供奉,后改为学士,置学士院,入院的称翰林学士。

唐代的秘书省曾改称兰台、麟台。北齐始设史馆,唐太宗以史馆为宰相兼领职所,称为监修国史。唐又在门下省设起居郎,掌修起居注之事。唐初置弘文馆,掌四部书及其他图籍。开元年间,又设集贤殿书院,以宰相一人为学士,掌刊辑经籍、撰集文章,缮写御本等。弘文馆、集贤殿书院的学士也受命参与机密,草拟诏旨。中唐以后,皇帝对学士的礼遇,常超过宰相。

宋代对学士尤为重视,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或称翰苑、禁林,因地在宫禁,待遇优异,号称玉署、玉堂。北宋沿唐制,以史馆、昭文荨⒓�驮何��荩���缥脑骸:笥衷诖酥薪�馗螅�枇�几蟆⑻煺赂蟮仁�桓螅�植靥�诘然实鄣挠�楹陀�莆募�H�莺椭罡螅�ǔ乒莞蟆9莞笾�。�蕴煜驴〗埽�厥远�竺��痪�酥埃�煳��鳌?br>
明代将制诰、著作、修史、图籍等职都合并于翰林院,别称词林,从此翰林才成为文学之士的专称,翰林院也正式成为外朝官署。

清初置文馆,处文学侍从之臣,称为文馆大学士。后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内国史院掌记注皇帝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内秘书院掌撰拟对外文书及敕谕、祭文等;内弘文院掌注释古今政事得失,为皇帝进讲,为皇子侍讲。

7、学官

学官又称教官,是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传说夏代就有学校。最早的学校叫庠(xi_ng)、序、校,以教武艺为主。

西周的学校有大学、小学之分。天子的大学叫辟(b_)雍,诸侯的大学叫頖(泮p_n)宫,以师氏掌教武艺,以乐正掌教诗书礼乐,以司成为掌学之官。

秦及汉初有博士官。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从此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成为一种教职。西汉有博士仆射为其首领,东汉改称博士祭酒。博士讲学的地方称太学,博士弟子称太学生,博士就是当时的大学教师之称。郡县也普遍设立学校,郡国曰学,县邑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北齐始立中央专门的教育机构,称为国子寺,主官为祭酒。

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所属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各置博士。

藏书与讲学相结合的书院,出现在五代,兴盛于宋代,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受业者称创办者为山长。

明国子监与国子学合一,清代国子监沿袭明制。光绪年间改设学部,各省设提督学政,简称学政,也称督学使者,别称学台。学政为一省教育事业的最高长官。

8、宫廷事务官

宫廷事务馆是指为君主及其家室服务的职官。这类职官起源于君主的家臣,夏商已有臣、尹、宰等家臣之称。

明代无总管宫廷事务的机构,宫廷事务由宦官和女官分掌。宦官有十二监、四司、八局等共二十四衙门,各有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等官。

清代设内务府为总管宫廷事务的机关。内务府管辖的机构有七司三院。除七司三院外,还有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处、织染局、御茶膳房、御药房、养心殿造办等处。

9、地方长官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战国时期,郡的长官称守(或太守),县的长官称令。秦统一后,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万户以下的县称长。

汉代列侯所食县叫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叫邑。侯国的行政长官称相。汉武帝初置十三州,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有时称牧)。

北齐县分九等,长官都称令。郡长官仍称太守。州长官称刺史。

唐初置十道,玄宗时增至十五道,为监察区,每道设观察使(按察使、采访使)。唐代的军区置都督府,都督加使持节称节度使。节度使初设于边镇,后遍设于内地。节度使一身兼军事、行政、督察三种职务,成为权力很大的地方军政长官。

宋代的地方行政,又有新的变化。朝廷派朝官知(主持)某县事,简称知县;州的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

辽代州的长官为节度使,或观察使、或团练使、或防御史、或刺史等。县的长官为令。

明代省的下一级政区为府,府的地位相当于汉代的郡、唐代的州。府的长官称知府,京府则称府尹。州有两种:一种是直隶州,与府同级;一种是散州,与县同级。州的长官称知州,县的长官称知县。

清代的地方行政大体沿袭明制而略有不同。在省一级,正式以总督或巡抚为最高长官。总督、巡抚并称封疆大吏,或称疆臣、疆吏、岳伯。乾隆时,管辖府、州的高级行政长官通称道员,别称道台、观察。清代在新开发地区又创设厅的建置,其长官为同知或通判。

10、佐官、属官与胥吏

协助长官处理各种具体事务的官员为佐吏、属吏或胥吏。

秦汉从中央到地方的官署大都设置丞,为最重要的佐官。

魏晋南北朝时,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等部门的佐官或属官多称郎、侍郎、郎中、员外郎等。秘书省有秘书郎、著作郎、校书郎等。

宋代在州、府衙门里设置通判,即共同处置政务之意。宋宫廷中有一种供奔走使令的吏役,称为快行,也叫快行家。在内外衙署,又有叫做孔目、押司的吏职。(如宋江)

明清地方官府衙门的吏役有所谓“三班六房”。三班指快、壮、皂,为杂役,快专管缉捕;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办理具体事务的书吏。从督、抚到州、县,还要聘请若干有学识的人才,帮助自己处理各种事务,称为幕僚,也称为幕客、幕友、幕宾、师爷等。

11.试官、加官与赠官

汉代职官制度有规定:职官初任都要试用一年,称守。以职位低的人暂代较高的职务称行。一个人同时担任两种职务叫兼。以较高职务的人兼管较低职务的事叫领或平。在本官之外加特定官号和增加新的职务的叫加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奉命征讨的军政长官,加“假黄钺”、“使持节”、“持节”、“假节”等称号的,权任更重。驸马都尉原是侍从官的一种,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

唐代加官、加职、加衔等制度运用得更加普遍。唐代无固定的加官称号,凡在正式官职之前加“检校”二字的,一般都是加官。唐见习、试用之职称里行使(或称里行)。以官阶低的人任较高职务的称“守某官”,以官阶高的人任较低职务的称“行某官”。

宋代的职是指殿、阁大学士、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荣衔,通称为侍从官。官员以加学士等衔号为荣。如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龙图阁的学士等衔当时各有俗称:学士称老龙,直学士称大龙,待制称小龙,直龙图阁为假龙。宋代的官场风气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正相反:重文抑武。

12.爵、勋、品、阶

爵、勋、品、阶表示职官的等级。

爵一般称爵位,是表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一种尊号,多根据血缘亲疏或功劳大小来授给,长期不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世袭。

西周的爵位有诸侯、大夫、士三级。

战国时期各国的爵位有君、侯、卿、大夫等。执圭是楚国特殊的爵称。战国时的爵称大都与官职分开,有的只有爵称而无官职。

汉代宗室封爵有王、侯二等,功臣封爵有二十等。

魏晋以后,历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为号。王有亲王、嗣王、郡王之分。亲王只分给皇子和皇帝的兄弟,嗣王指亲王嫡子继承者,郡王次亲王一等。

汉时,皇帝之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唐代诸王之女称郡主。清代皇后生女称固伦公主,妃嫔生女称和硕公主,皇族女儿称格格,亲王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公主的丈夫,魏晋以后皆加驸马称号,清代则称额驸。

勋通称勋官,是为奖赏有功人员而定的称号。其制始于北周,本以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到唐时定制,共有十二转,转多为贵,受勋者即称勋官。

明代有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

清代勋官合并于爵位。

品是指官的等级。

西周时官有九命之别,九命最高,一命最低。

汉代以禄秩的多少来表示官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千石、八百石等级别。每一种官职都有固定的俸禄级别,所以有时以俸禄级别指官职,如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二千石遂为郡守的通称。

魏晋开始,官分九品,以一品为高。

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称为流内,不入九品的称为流外。流外也有品级,用以安排胥吏,明清则总称为不入流。

阶即阶官,又称散官,宋朝称寄禄官,是表示官员实际等级的阶位和称号。

有些官称并无实际职务,只是授予年老有病的旧臣或有一定勋劳的人,只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礼遇的依据,而不负实际责任,这样的官叫做散官。

查历代后妃传,常见有“三夫人”、“九嫔”等设置,追根溯源,原来出自周礼。从《礼记.昏义》查到以下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理。...”照此,古来有名号的后妃“编制”为: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这个古制从何而来?查得《通典.职官.后妃》上的说法是这样的(多为传说成分,姑且看之):
“昔帝喾有四妃,以象后妃四星。其一明者为正妃,余三小者为次妃,帝尧因焉。至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妃而已,谓之夫人。夏后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春秋说‘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以虞夏及周制差之,则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周人上法帝喾,立正妃,又三二十七为八十一人以增之,合百二十一人。其位后也,夫人也,嫔也,世妇也,女御也,五者相参,以定尊卑焉。”

这种东东可能只存在于书本上,好象并未真正实行过。从有关史书记载看,先秦的后妃之制还比较简单,王之妻称后,王之妾及诸侯之妻称夫人,不过而已。但秦汉后,历朝历代纷纷巧立各种名目,并争取向以上古制靠拢。其名堂之多之杂,初识之人总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我西老头认识浅陋,况且来自大秦,难免瞎子摸象,仅能窥其一斑,但求粗观其概貌尔。(以下不论及太后、太妃等,限制在皇帝的“现任”后妃范围内,外命妇也不讨论)

二、秦汉时期的后妃制度

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经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王莽时托古改制:和嫔、美御、和人三人,位视公,(注:即三夫人);嫔人九,视卿,(注:应是九嫔);美人二十七,视大夫,(注:相当二十七世妇);御人八十一,视元士,(注:八十一御妻也)。凡百二十人(不含后),与古制同。

东汉光武中兴后,提倡俭朴,六宫称号只剩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

皇后,居中宫。
皇贵妃,一名。
贵妃,二名。
妃,四名。
嫔,六名。
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
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清朝后宫中有常在,答应。至於官制,非三言两语可解说,除正员外还有流外,未入流等多种,看百官志吧!

国君 :夏、商、周称“后”、“王”、“天子”、“天王”。

跟〈资治通鉴〉一样厚。

  中国古代后宫女子等级制度探秘

  --------------------------------------------------------------------------------

  自从有了君主,便有了后妃。君主的后妃有不同的等级序位。然夏、商后妃之制史料不详,故不得而知。

  据《礼记》所言,周朝后妃的序位是: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内廷后圯的等级建置与天子外廷的官僚机构是相对应的。天子立六百、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子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达到外和而国治的目的。天子后也立六官、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使天下内和而家理。以此而言,在家国一统的传统社会,天子后作为天子的配偶,“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在君主政治中有一席之地。她们的职务是听天下之内治,以与天子的外治相配合。

  尽管先秦典籍及注释中有关周朝后妃的名号和序位不无设想的成分,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很大。王莽新政以恢复周礼相标榜,故他的后宫之制完全采纳了《礼记》和《周礼》的说法。其他各朝也是以此为基础而各有增减。

  秦朝灭亡六国,那些亡了国的妃嫔、公主们“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故秦朝后宫,宫备七国,爵列八品。秦始皇每攻破诸侯,便在咸阳北阪上仿造其宫殿,将俘获的诸侯美人以及钟鼓声乐充实其中,所以杜牧的《阿旁宫赋》说,秦皇后宫后妃美女洗胭脂的水将渭水都染成红色,可见其后宫妇女之多。秦皇嫡妻称皇后,妄称夫人,夫人之下,还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可惜秦朝后宫虽人数众多,却除了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外,余无一人青史留名。

  西汉踵秦之后,除嫡妻皇后为女主外,掖庭嫔妃增至十四等。昭仪一,婕好二,烃娥三,容华四,美人五,八子六,充依七,七子八,良人九,长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顺常十三,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等十四。这些人或者有爵、有位,或者有品有秩。但她们除非事迹特别昭著,一般史籍不作记载。

  东汉认为前朝妇制莫理,故尽行旧制,后宫称号唯皇后、贵人。另外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但无爵秩。光武帝刘秀先妻阴丽华,后出于政治需要又与郭圣通联姻,二人俱为贵人。在立谁为皇后的问题上,由于阴丽华的推辞,郭圣通便当了皇后。汉明帝的马皇后、汉和帝的邓皇后是东汉一代名后,她们也都是由贵人升任皇后的。

  魏晋南北朝的后宫名号序位屡有增减,既有“以朴素自居,后宫备位,其数多阙”的陈霸先,也有“外行其志,内逞其欲,溪堑难满,采择无厌”,以至后宫名号序位不能详录的北周宣帝刘密。隋文帝取代北周,思革前弊,因而后宫唯皇后当室,旁无私宠。不设三纪,防其上逼,自嫔以下,置六十人。至独孤皇后死后,始置三贵人、九摈、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隋炀帝即位后,“后妃嫔御无嫠妇职,唯端容丽饰,陪从宴游而已。”而且,炀帝参详典故,另出心裁,给贵妃、九嫔、世妇、御女各取名号,各有品秩。贵妃有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第一品;九摈有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第二品;世妇有婕好十二人,第三品;美人、才人十五人,第四品;此外御女有宝林、御女、采女等。

  唐承隋制而略有改动。至唐开元时,皇后之下设惠、丽、华三妃,六仪、美人、才人等。武则天便是由才人而昭仪,渐次升迁。当她害死女儿,嫁祸于王皇后时,高宗便欲提升她的号位为“宸妃”,遭侍中韩援等人的反对,说“妃嫔有固定的数目,现在别立号位,是不可以的”。武则天没有做成妃,进一步诬陷皇后,于是高宗干脆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跨越了妃这一等级。

  宋朝建立后,后妃名位序号始因五代之制,后渐于隋唐。明朝除皇后外,还有皇贵妃、贵妃、嫔、贵人、才人、选侍、淑女等级别。元清二朝各以周边民族入主中原,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来的习俗。清白康熙以旨,逐步建立了等级分明的后纪序位,除皇贵妃、贵妃、嫔、贵人外,还有常在和答应。

  后宫里这些有名号的女性,相应也有主位和使用宫女的权力。皇后是皇帝的正妻,拥有主位的妃嫔们则是皇帝的有名分的妾,是宫中地位较高的少部分人。

  后宫女人等级析

  中国皇帝喜欢拥有众多的女人,已成为历史事实。问题在于,皇帝后宫众多的女人,如何管理?除了皇帝之外,谁拥有最大的发言权?生活物资发放,按什么样的标准?皇宫重大活动时,如何安排座位?用一句现代退休老干部管理时髦的话来说,她们的待遇如何?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同的王朝中,有一个逐步成熟的封建官场等级制度一直运行着。同样,在不同的皇帝后宫,一个同样等级清晰的后宫女人等级制度也是悄然地运行着。
  公元前三世纪的秦王朝,后宫女人的待遇分为八个等级。其中包括,超级:“皇后”。一级:“夫人”。二级:“美人”。三级:“良人”。四级:“八子”。五级:“七子”。六级:“长使”。七级:“少使”。级别名称的本来意义,我个人未经特殊专业培训的理解是:皇帝后宫的女主人,皇帝丈夫的女人,美丽的女人,善良的女人,能生八个男孩的女人,能生七个男孩的女人,皇帝经常使用的女人,皇帝不经常使用的女人。这八个等级里,每个级别中的女人是没有名额数量限制的。用现代的话来说,这些级别,应该类似某专业“职称”了。当然,有职称者当然不一定就有正式的职务,这已经成为现代人事制度中的基本常识了。
  换到汉武皇帝时,后宫女人的级别之事,开始丰富多彩起来了。
  汉武帝他老人家,取消了秦始皇后宫女人八个等级中的第一级“夫人”级别,用另外四个级别的名称代替了它。它们分别是第一级:“婕妤”。第二级:“经娥”。第三级:“容华”。第四级:“充衣”。也许,汉武皇帝对于女人的级别名称取舍是有些艺术欣赏的因素在其中的。第五级至第十级,与秦始皇后宫女人等级中的第二级至第七级的名称完全相同了。这样,汉王朝后官女人,仍然享受着以秦王朝后宫女人等级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十一级的等级制度。这也证明了:所谓推倒旧皇帝的人,本质上只是自己想当皇帝。
  特别有趣的是,自汉代开始,皇帝后宫的女人,开始有了明确的“待遇”概念了。她们的“待遇”,与封建王朝其他官员一样,当时都是以粮食的数量为计量的。
  为了叙述的方便,请允许我用“职称”与“职位”两个现代概念来说明以下古代事实。其中,“职称”相当于专门用粮食数量度量的待遇。“职位”则相当于专用于对比当时古代封建王朝政府男性官员的级别。
  超级:“皇后”,职称与职位相当于皇帝,生活待遇与皇帝完全相同。
  一级:“婕妤”,职称相当于“宰相”,职位与皇帝的兄弟“亲王”级相同。
  二级:“经娥”,职称相当于“上卿”,职位与皇帝的亲戚“列候”级相同。
  三级:“容华”,职称相当于“副宰相”,“中二千石”(一石为十斗,一斗约十点四公升)。职位相当皇帝的亲戚“关中候”级相同。
  四级:“充衣”,职称相当于“部长”,“真二千石”。职位相当“文官”一品。
  五级:“美人”,职称相当于“州长”,“二千石”。职位相当“文官”二品。
  六级:“良人”,职称相当于“州长”,“千石”。职位相当“文官”三品。
  七级:“八子”,职称相当于“州长”,“千石”。职位相当“文官”四品。
  八级:“七子”,职称相当于“副州长”,“八百石”。职位相当“文官”五品。
  九级:“长使”,职称相当于“副州长”,“八百石”。职位相当“文官”六品。
  十级:“少使”,职称相当于“县长”,“六百石”。职位相当“文官”七品。
  看看,古代女人只要有了美貌,被皇帝看中,那怕是授予最低的级别,也与当时的七品县官相当了。这样的待遇,对于女人来说,也许是借风上青天的合适的荣耀;然而,对于失意读书男人来说,也许是致命的伤心不如女儿身的荣辱打击。历史记载,西汉十一级后宫女人等级,执行了七十年之久。汉王朝后宫女人最高峰时,曾经达到两万多名。所以,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平常老百姓走路时,一不小心,就会碰上一位可以称之为“处长”“厅长”级的人物,是不奇怪的。因为,此类级别的人儿,古来有之。
  到了西汉第十一任皇帝时,西汉国力大增,盛世百状。皇帝后宫女人数量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比汉武皇帝时期增加了整整一倍,宫中女人数量为四万多人。为了适应如此宏大的女人数量,这新皇帝又增加了多如牛毛的女人级别。
  超级“皇后”的后面新增加一级“昭仪”,享受原一级“婕妤”的待遇。原一级至十级者,一概顺降一级。这样,原十级“少使”变成了“十一级”,她的职称就不是“县长”级了,只是文官最末级了,粮食也少了,由”六百石”变成了“四百石”。有趣的是,后面新增加的几个级别所使用的概念,竟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现代社会里某类国营企业工资制度差不多了。
  十二级:“五常”,十二级以下就没有职称了,只有粮食“三百石”。
  十三级:“顺常”,“二百石”。
  十四级一等:“舞涓”,“百石”。
  十四级二等:“共和”,“百石”。
  十四级三等:“娱灵”,“百石”。
  十四级四等:“保林”,“百石”。
  十四级五等:“良娣”,“百石”。
  十四级六等:“夜香”,“百石”。(相当一点四万公升粮食)
  十五级一等:“上家人子”,“斗食”,一斗粮食。
  十五级二等:“中家人子”,“斗食”。
  看到这里,我笑了:从这些后宫女人级等名称上看,这西汉男人皇帝也许开始喜欢歌舞娱乐类的女性明星了。至于什么是“上家人子”“中家人子”,我就有些费解了。
  当然,皇后也有具体的的待遇标准的:“汤沐邑三十县”的税收。西汉皇帝后宫四万多女人们待遇与日常开支,应该是多么大的一笔天文数目啊。可想而知,这西汉王朝的富足程度了。可是,好景不长,东汉刘秀皇帝上台时,国家经济疲软,皇帝后宫女人们也大大地减少了:除了超级“皇后”之外,只保留着“贵人,美人,宫人,采女,大家”五个女人级别了。这是后话。
  从古代人所谓的某“级”某“等”的等级构思中,我看见了现代人的困惑: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通信行业中,执行的全国统一的八级工资制,其中就有“七级一等”,“八级二等”等工资级别。真是有趣:原来此起彼伏还是借用两千多年前古代皇帝后宫女人享受的待遇思路。还有,现在许多所谓著名的现代人事制度改革,还不只是在某级差与某等级之间,增多减少,有几人终究走出了数千年前古代人老祖宗设计的圈套。有趣。

  丽妃,梅妃是赐名,惠妃我记得好像是一个正式的封号,是武惠妃,比妃高一级


  唐朝
  ●皇后。
  ●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以上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女御二十二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周朝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3、西汉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
  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视三百石。
  顺常视二百石。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时期,追求复古,种种名目层出不穷。其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
  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东汉
  东汉,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三国
  (1)魏
  曹操为魏王时,王后之下的妃嫔称号有五等:夫人、昭仪、倢伃、容华、美人。
  文帝曹丕增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睿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废除顺成称号。
  妃嫔爵位:
  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昭仪比县侯;
  昭华比乡侯;
  修容比亭侯;
  修仪比关内侯;
  倢伃视中二千石俸;
  容华视真二千石俸;
  美人视比二千石俸;
  良人视千石俸。

  两晋
  两晋时期的妃嫔等级由晋武帝司马炎依据汉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宋
  宋武帝建国初废除才人、中才人称号,其余仍用晋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废除夫人称号,新创制了贵妃的称号,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三夫人。又以昭仪、昭容、昭华来代替九嫔中的修华、修仪、修容,重新设置了中才人、充衣。贵妃位比相国,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司马、司徒、司空)。
  明帝泰始二年,废除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称号,重新设置了修华、修仪、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废除贵人,代之以新设置的贵姬;再置昭华,增加了淑容、承徽、列荣。
  妃嫔等级为: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次于九嫔的称号: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齐
  齐高帝建元元年,设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
  永明元年,以贵妃、淑妃、贵人为三夫人,废除夫人称号。因九嫔中少了一员,永明七年,增加昭容。
  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才人。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梁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九嫔以下: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其它还有:美人、才人、良人。
  太子妾:良娣、保林。
  北魏东魏西魏
  妃嫔称号有左昭仪、右昭仪、三夫人、九嫔(上嫔和下嫔)、世妇、御女。
  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上三嫔视三卿,下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
  后又设置女官,掌管内司。内司如同尚书令、仆。
  二品:作司、大监、女侍中。
  三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
  四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
  五品:青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
  北齐
  文宣、孝昭二帝妃嫔称号惟有夫人、嫔、御。
  武成帝好色,广置妃嫔。清河年间,依古制设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妃嫔称号有:
  左右昭仪,比丞相。
  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九嫔:上嫔:光猷、昭训、隆徽。比三卿。下嫔:宣徽、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比六卿。
  二十七世妇:正华、令侧、修训、曜仪、明淑、芳华、敬婉、昭华、光正、昭宁、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曜德、广训、晖范、敬训、芳猷、婉华、明范、艳仪、晖则、敬信。比从三品。
  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贞懿、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则。比正四品。
  散号:才人、采女。
  其后又立二后,妃嫔皆加倍。又置左娥英、右娥英,比左右丞相,降昭仪比二大夫。不久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国。
  隋
  隋文帝前期,独孤皇后悍妒,妃嫔只是虚设称号。有:
  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
  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
  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
  又设置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
  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
  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独孤皇后去世后,文帝又在嫔上设置贵人三员,又将嫔的人数增至九员,世妇增至二十七员,御女增至八十一员。
  隋炀帝继位后,广置嫔妃:
  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正一品。
  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正二品。
  婕妤,十二员。正三品。
  世妇:美人、才人十五员,正四品。
  宝林:二十员,正五品。
  御女:二十四员,正六品。
  女御:采女,三十七员。正七品。
  以上各等级,总计一百二十人。
  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又增置女官,拟尚书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 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六尚之中司乐、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余二十二司,每司各二人。各司下又分设典及掌,以贰其职。六尚十人,从五品。司二十八人,从六品。典二十八人,从七品。掌二十八人,从九品。
  此外还有不入流(无品级)的女史,人数不定。
  唐
  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
  芳仪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 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 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尚宫局
  尚宫局:设尚宫二人,正四品,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皆署之,若征办于外则为之请旨,牒付内官监,监受牒行移于外,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记司
  司记二人,正五品,掌印,宫内诸司薄书出入录记、审署加印,然后授行;
  尚宫局
  典记二人,正六品;是司记的副手;
  掌记二人,正七品;也是司记的副手;
  女史六人,女史掌执文书。
  司言司
  司言二人,正五品,掌宣传启奏,凡节令外命妇朝贺中宫、司言传旨;
  典言二人,正六品,司言的副手;
  掌言二人,正七品;司言的副手;
  女史四人,掌执本司文书。
  司薄司
  司簿二人,正五品,掌宫人名籍登录及赐廪之事;
  典簿二人,正六品,司薄的副手;
  掌薄二人,正七品,司薄的副手;
  女史六人,掌执本司文书。
  司闱司
  司闱六人,正五品,掌宫内门阁锁匙之事;
  典闱六人,正六品,司闱的副手;
  掌闱六人,正七品,司闱的副手;
  女史四人,掌执本司文书。


  尚仪局
  尚仪局:设尚仪二人,正四品,掌礼仪、起居之事。下辖四司及彤史,分别是:
  司籍司
  司籍二人,正五品,掌经籍图书、笔札几案之事;
  尚宫局
  典籍二人,正六品;
  掌籍二人,正七品;
  女史十人,掌执文书。
  司乐司
  司乐四人,正五品,掌率乐人演习乐阵,悬拊击退进之事;
  典乐四人,正六品;
  掌乐四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司宾司
  司宾二人,正五品,掌朝见、宴会及赐廪之事;
  典宾二人,正六品;
  掌宾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司赞司
  司赞二人,正五品,掌朝见、宴会、导引赞相之事;
  典赞二人,正六品;
  尚宫局
  掌赞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彤史
  彤史二人,正五品,掌宴见进御之序,凡后妃群妾御于君所,彤史谨书其日月。


  尚服局
  尚服局:设尚服二人,正四品,掌供服用采章之数,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宝司
  司宝二人,正五品,掌服契图籍;
  典宝二人,正六品;
  掌宝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衣司
  司衣二人,正五品,掌衣服首饰之事;
  典衣二人,正六品;
  掌衣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饰司
  司饰二人,正五品,掌巾栉、膏沐、器玩之事;
  典饰二人,正六品;
  掌饰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唐代尚宫女官
  司仗司
  司仗二人,正五品,掌羽舆仪卫之事,凡朝贺率女官擎执仪仗;
  尚宫局
  典仗二人,正六品;
  掌仗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尚食局
  尚食局:设尚食二人,正四品;掌膳羞品齐之数,凡以饮食进御,尚食先尝之。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膳司
  司膳二人,正五品,掌割烹煎和之事;
  典膳四人,正六品;
  掌膳四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酝司
  司酝二人,正五品,掌酒酝酏饮事;
  典酝二人,正六品;
  掌酝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药司
  司药二人,正五品,掌医方药物;
  典药二人,正六品;
  掌药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饎司
  司饎二人,正五品,掌给宫人廪饩柴炭之事;
  尚宫局
  典饩二人,正六品;
  掌饎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尚寝局
  尚寝局:设尚寝二人,正四品,掌天子燕寝及嫔妃进御之次序。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设司
  司设二人,正五品,掌床帷茵席,洒扫张设之事;
  典设二人,正六品;
  掌设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舆司
  司舆二人,正五品,掌舆辇、伞扇,羽仪之事;
  典舆二人,正六品;
  掌舆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司苑司
  司苑二人,正五品,掌囿园种植花果蔬菜之事;
  典苑二人,正六品;
  掌苑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灯司
  司灯二人,正五品,掌灯烛、膏火之事;
  典灯二人,正六品;
  掌灯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尚功局
  尚功局:设尚功二人,正四品,掌督妃嫔宫人女红。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制司
  司制二人,正五品,掌衣服裁制缝纫之事;
  典制二人,正六品;
  掌制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珍司
  司珍二人,正五品,掌金玉宝货之事;
  典珍二人,正六品;
  掌珍二人,正七品;
  女史六人,掌执文书。
  司彩司
  司彩二人,正五品,掌缯绵丝絮之事;
  典彩二人,正六品;
  掌彩二人,正七品;
  女史六人,掌执文书。
  司计司
  司计二人,正五品,掌度支衣服、饮食、柴炭之事;
  典计二人,正六品;
  掌计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宋代的嫔妃名号没有准则,纷纭杂乱。一女子初入宫名号有:侍御、红

  霞帔,再进一步,封君,如永嘉郡君、始平郡君;南宋改君为夫人,如齐安
  郡夫人、咸安郡夫人、平乐郡夫人,人数及郡名不定,再由此升为才人,由

  才人进为美人,再上是捷妤、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
  婉仪、顺容、贵仪等众名号。妃一级是: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
  宋代的特色是人无定位,先由初级开始,随着宠遇的增长,不停地晋级。

  辽代,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这之间没有级次。

  金代,贵妃、贤妃、德妃为三夫人,其下与唐代相同。


  元代对后宫女子定立名号,并无多大兴趣,除皇后外,仅有妃这个名号。
  明代,受元代影响,后宫女子虽多,名号仅妃一级。宫女被“御幸”后
  可获得妃的名号。有贵妃、淑妃、宁妃、贤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
  裕妃等,贵妃位最高。

  清代,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五级。下有答应、常在,不算正式
  名号。


  废帝海陵王时期,后宫嫔妃渐多,有: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共十二位。

  • 15868949335明代后妃制度及等级
  • 佟蒲答:1、制度:明太祖制定后妃制度的目的十分明晰:一是治天下首先要治理好家,家要管好就必须严守夫妻之道;二是后妃的职责是生儿育女、侍候皇帝和管理宫女,严禁过问宫外之事和参预朝政;三是强化教育,树立典范;四是严格等级,恩宠适度,尊卑有序。2、等级:明代后妃的封号按等级依次为:皇后;皇贵妃;...

  • 15868949335明朝的后妃制度是什么样的呢?
  • 佟蒲答:后妃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特殊的阶层,她们虽身处后宫,却也和前朝政治密切相关。明朝对后妃的管理和控制堪称典范,因为明朝几乎没有出现后妃和外戚干政专权的现象。这不禁令人好奇,明朝的后妃制度是什么样的?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借鉴了前朝后妃干政、外戚乱权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制度。从...

  • 15868949335古代皇帝管理后宫建了哪些制度?
  • 佟蒲答:嫔妃等级制 (1)南朝 (a)宋 宋武帝建国初废除才人、中才人称号,其余仍用晋制。孝武帝孝建三年,废除夫人称号,新创制了贵妃的称号,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三夫人。又以昭仪、昭容、昭华来代替九嫔中 的修华、修仪、修容,重新设置了中才人、充衣。贵妃位比相国,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 (司马、...

  • 15868949335我国夏商时期的后妃制度是什么?
  • 佟蒲答:“后”原为君主之意。在《诗经》上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也就是说,在夏商那时候“后”也指君主的,在周朝分封诸侯后,君主称王,其正妻才称“王后”夏殷,中国后妃制度比较简略,文字记述也很模糊,大率将天子的配偶统称为妃。如帝有四妃;帝喾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称...

  • 15868949335关于古代后宫朝代的问题 还有妃嫔等级等
  • 佟蒲答:自从有了君主,便有了后妃。君主的后妃有不同的等级序位。然夏、商后妃之制史料不详,故不得而知。 据《礼记》所言,周朝后妃的序位是: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内廷后圯的等级建置与天子外廷的官僚机构是相对应的。天子立六百、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子之外治,以...

  • 15868949335清朝后妃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清朝后妃分为哪些等级?
  • 佟蒲答:清朝时期的后妃制度,其实就是根据明朝时期的后妃制度改编的,经过了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两朝的完善,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后妃制度,从雍正皇帝时期开始,后妃制度已经完全明了了,分别是地位最高的皇后一位,接下来是皇贵妃一位、贵妃两位、妃四位、嫔六位,再往下分别是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和宫女...

  • 15868949335后妃制度有哪些内容?
  • 佟蒲答:周代的后妃制规定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所谓后,在宫闱中其地位如同天子,三夫人则如同三公,九嫔如同九卿,世妇如同大夫、御妻如同士。后及三夫人乃为天下母仪,制定妇礼。九嫔掌教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归功;世妇主管丧祭礼宾之事,御妻则侍奉天子之宴寝。除此还有...

  • 15868949335秦宣太后也称“芈八子”,是低阶妃位,秦朝的后妃制度是怎样的?_百度知 ...
  • 佟蒲答:明朝皇帝设立了六官三锣九清二十七医八十一元士,听天由命,教天下人,使天下和谐,国家理性。据此可知,古代著名的后妃有:第一皇后、第三夫人、第九妾、第二十七夫人和81王妃全部121。为什么在芈月传中,芈月被称为“芈八子”?揭秘秦朝后宫嫔妃品阶位分后宫之首:皇后 一级:夫人,二级:美人,三级...

  • 15868949335求唐代后妃制度
  • 佟蒲答:唐高祖武德初年,于皇后下设有: 1)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秩正一品; 2)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秩正二品; 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 4)宝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

  • 15868949335谁可以介绍几本关于古代各个朝代后宫等级制度划分的书籍?
  • 佟蒲答:2009-07-09 中国古代各朝代后宫妃嫔等级 118 2019-04-29 中国各个朝代的后宫制度是怎样排列的? 2013-03-27 后宫嫔妃等级 1811 2013-10-27 古代的后宫嫔妃等级排序 980 2013-08-29 有没有人知道,或者有没有一本书介绍历史各朝代接替,皇帝的业绩... 2011-07-03 求古代后宫阶级顺序(最好能各朝代都有,...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