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册封的四位奉天靖难公爵都有谁?姚广孝为何没能入选?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31

我们先看看这四位奉天靖难公爵都是谁。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于建文四年六月攻入南京,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朱棣当然要给手下效力的武将们以封赏,同年九月,他大赏奉天靖难的武将。其中,丘福被封为淇国公,食禄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朱能被封为成国公,食禄也是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此外,又有十三人被封侯爵,十一人被封伯爵。
 


淇国公丘福是凤阳人,是燕王护卫军的千户,勇武有余、谋略不足,为人正直,属于朱棣绝对的心腹,是和朱能、张玉一样的核心骨干,参加过白沟河、夹河、沧州、灵璧等大战,升任中军都督同知。永乐七年率军北征,在胪朐河惨败而死,时年六十七岁,朱棣下令夺去淇国公的爵位。成国公朱能是怀远人,他的父亲和邱福一样,是燕王府护卫军的副千户,朱能继承父职,追随朱棣起事,升任指挥同知。因为年轻,他在大战中表现更为突出,曾率三十名敢死队冲散数万南军,先后打败过耿炳文、李景隆、平安等人,升任都指挥佥事。

沧州之战,斩首万余级。险恶的东昌之战,朱棣陷入重围,大将张玉战死,朱能拼死护卫朱棣突围。淝河之败后,朱能坚决主张继续南进,在灵璧之战中生擒平安,升任右军都督佥事。永乐四年七月,为征夷将军,率军讨伐安南,死于军中,时年三十七岁。到了永乐六年七月,因为平定安南的大功,朱棣又进封张辅为奉天靖难英国公,沐晟为奉天靖难黔国公。

所以,朱棣所封的四位奉天靖难国公分别是:丘福、朱能、张辅、沐晟。此外,朱棣在建文四年还追封战死的张玉为奉天靖难荣国公,陈亨为奉天靖难泾国公,永乐十六年姚广孝死后,追赠他推忠辅国荣国公。
 


这类追封的爵位一般都不会让子孙世袭,但也有例外。比如徐增寿,他是徐达的三儿子,官至右都督,朱棣起兵之后,他暗中支持,谋为内应,被建文帝亲手处死。朱棣登基,先是追封他为武阳侯,第二年又追赠为定国公。徐增寿是徐皇后的弟弟,朱棣例外开恩,准许徐增寿的儿子徐景昌承袭这个爵位,但不是奉天靖难定国公,而是钦承祖业定国公。

那么,朱棣一共封了五位国公,这里为什么没有姚广孝?姚广孝,僧名道衍,是朱元璋分配给朱棣的高僧,最早帮助朱棣下定决心起兵,并秘密筹画。起兵之后,姚广孝辅佐朱高炽留守北平,运筹帷幄,在战事胶着的情况下,他敏锐发现南京空虚,建议朱棣挥师南下,不占城池,直取南京。可以说,在许多关键的节点上,姚广孝都给了朱棣非常重要的建言,所以《明史》中说,朱棣夺得天下,姚广孝“论功以为第一”。

朱棣登基后,让姚广孝做了管理僧录司的左善世。永乐二年,让姚广孝还俗,做了资善大夫、太子少师。由此可见,朱棣对姚广孝的评价很高,但根本没有考虑过要给他进封公爵,原因应该是下面几点:

第一,姚广孝是世外的僧人,不适合封爵。建文四年朱棣封赏功臣时,姚广孝还是僧人,两年后朱棣才要求他还俗。把一位僧人封为国公,惊世骇俗,极不恰当。所以一直等到姚广孝死后,才追赠他一个推忠辅国荣国公。
 


 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明仁宗让张玉、朱能、王真、姚广孝四人配享明成祖庙廷。但是,后来的明世宗否定了这种做法,认为姚广孝“系释氏之徒,班诸功臣,侑食太庙,恐不足尊敬祖宗”,又把姚广孝移出了太庙。这恐怕也是当初朱棣的想法。

第二,勋爵是对军功的顶级奖赏,姚广孝的资格不够。朱元璋封赏开国功臣时,因为太师李善长早早追随自己,一直充当大管家,在明朝建国和制度设计等等方面有过重要的贡献,所以封他为韩国公,军师刘基封为诚意伯。姚广孝有功于朱棣,但这种功劳比起李善长、刘基的卓越贡献,显得过于单薄。

给他封公太高,封伯又太低。而且姚广孝一直隐于幕后,没有像李善长、刘基一样,在官员中积累公开的威望,现在突然封为国公,让那些在战场上拼杀的将士不服气,所以干脆不封。



  • 15948404791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燕王朱棣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 毕到答:纵观 历史 ,王朝的更迭总是充满了腥风血雨,有这么一个皇帝藩王出生,因削藩而反,历时四年,一步一步夺取帝位,他就是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又被称作永乐大帝,在永乐年间,对内休 养生 息,百姓安居乐业,举全国之力组织编纂了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大成的《永乐大典》,对外派遣郑和下...

  • 15948404791明朝朱隶皇帝简介 明朝朱隶皇帝资料
  • 毕到答:明朝朱隶皇帝简介 明朝朱隶皇帝资料1、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2、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

  • 15948404791明朝永乐年间出了哪些名臣,分别叫什么,有哪些重要的事迹
  • 毕到答:后来阵亡于东昌,年五十八。成祖即位后赠都指挥同知、荣国公,谥忠显。洪熙元年加赠河间王,改谥忠武。与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一起配享成祖庙廷。朱能:字士弘。承袭其父燕山护卫副千户一职,一直是朱棣的藩邸旧臣。成祖即位后,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

  • 15948404791朱棣靖难之变
  • 毕到答:六月初三,燕军自瓜洲渡江,镇江守将降城,朱棣率军直趋金陵。十三日进抵金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为朱棣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靖难之役”历时三年,前期作战南军连连败藉。

  • 15948404791朱棣的庙号是什么?是明太宗还是明成祖呢?
  • 毕到答:建文元年七月,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在北平起兵造反,经过三年的靖难战争,朱棣以区区北平一地竟然攻破了大明的首都南京。朱允炆殉国,燕王称帝。虽然朱棣宣称以天子礼安葬了朱允炆,可是既没有谥号,也没有庙号。直到明朝灭亡之前,朱允炆在官方史书中都被称为建文君。而朱棣在永乐二十二年去世之后,...

  • 15948404791朱棣的权力有多大?朱元璋生前为何没有解决这个威胁
  • 毕到答:若对这么多军队参与战争,有疑问,可仔细去看《明太宗实录》所提的每个字,奉天靖难中后期的中军主将张辅是《明太宗实录》的监修,在明太宗朱棣驾崩后,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那四年的战争。当然也没有人,比身为平安南总兵官、北征总兵官(明实录中张辅是北征总兵官:《明仁宗实录》卷二,戊午词条: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戊午朔...

  • 15948404791明成祖主要事迹是什么?
  • 毕到答:明成祖主要事迹是:洪武三年,明成祖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

  • 15948404791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朱元璋留下的这四大猛将,都在干什么?
  • 毕到答:我们都知道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够靖难成功打败自己的侄子朱允炆,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将跟随自己开国的名将都杀光了,导致建文帝无人可用。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要知道朱元璋作为一个马上皇帝不会不知道藩王造反的可能,所以他其实是给了建文帝朱允炆留下了几位名将,只是自己没有用好。

  • 15948404791朱棣怎样当上皇帝的
  • 毕到答: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太宗,嘉靖时期改为明成祖。 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迁北京,称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留都。 扩展资料: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 影响 1、宗室待遇变化 朱棣...

  • 15948404791明成祖是谁
  • 毕到答:明朝是我国历史朝代中的一员,存在时间大约300年,历经十几位皇帝,是存在时间较为悠久的朝代。那么,明成祖是谁?详细内容 1、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1424年),年号“永乐...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