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高贵乡公纪译文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6-02
三国志 武帝纪一 的全文译文

【作者小传】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少聪敏好学,有才名。初仕梁,为昭明太子伴读,曾任尚书度支郎中、东宫领直等官。后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世又称庾开府。在梁时出入宫禁,为文绮艳,与徐陵并为宫廷文学代表,时称“徐庾体”。《北史》本传谓其“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留北后虽居高位,却常怀故国之思,作品风格亦由早期的轻靡华丽变为苍劲沉郁。他的《哀江南赋》和《拟咏怀》诗可为代表。虽有堆砌典故、用意曲深之弊,但总的成就集六朝诗、赋、文创作之大成,对唐代文学影响甚巨。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谓其“北迁以后,阅历既久,学问弥深。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有《庾子山集》。

【题解】据《北史》本传载,庾信留北,“虽位望显通,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哀江南”三字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句。作品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历史,凝聚着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气魄,在辞、赋和整个文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又其叙家世,抒哀思,感情深挚动人,是研究庾信生平的极好资料。本文即《哀江南赋》的序文,概述了全赋的主题,并阐明了“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的创作动机。全篇以骈文写成,多用典故来暗喻时世和表达自己悲苦欲绝的隐衷,体现了庾信在辞赋和骈文创作中的特色。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日〔1〕,大盗移国,金陵瓦解〔2〕。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3〕。华阳奔命,有去无归〔4〕。中兴道销,穷于甲戌〔5〕。三日哭于都亭〔6〕,三年囚于别馆〔7〕。天道周星,物极不反〔8〕。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9〕;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10〕。昔桓君山之志事〔11〕,杜元凯之平生〔12〕,并有著书,咸能自序〔13〕。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14〕;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15〕。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16〕,藐是流离,至于暮齿〔17〕。《燕歌》远别,悲不自胜〔18〕;楚老相逢,泣将何及〔19〕!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20〕;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21〕。下亭漂泊,高桥羁旅〔22〕。楚歌非取乐之方〔23〕,鲁酒无忘忧之用〔24〕。追为此赋,聊以记言〔25〕,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26〕。
日幕途远,人间何世〔27〕!将军一去,大树飘零〔28〕。壮士不还,寒风萧瑟〔29〕。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30〕;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31〕。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32〕;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33〕。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34〕;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35〕。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36〕;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37〕!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38〕;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39〕。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40〕。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41〕?江淮无涯岸之阻〔42〕,亭壁无藩篱之固〔43〕。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44〕;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45〕。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46〕!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47〕;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48〕。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49〕;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50〕。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51〕!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52〕;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53〕。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54〕。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55〕;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56〕。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庾子山集注》

梁太清二年十月,大盗篡国,金陵沦陷。我于是逃入荒谷,这时公室私家均受其害,如同陷入泥途炭火。不想后来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却有去无归。可叹梁朝的中兴之道,竟消亡于承圣三年。我的心情遭遇,正如率部在都城亭内痛哭三日的罗宪,又如被囚于别馆三年的叔孙婼。按照天理,岁星循环事情当能好转,而梁的灭亡却物极不反了。傅燮临危只悲叹身世,无处求生;袁安居安常念及王室,自然落泪。以往桓君山的有志于事业,杜元凯的生平意趣,都有著作自叙流传至今。以潘岳的文彩而始述家风,陆机的辞赋而先陈世德。我庾信刚到头发斑白之岁,即遭遇国家丧乱,流亡远方异域,直到如今暮年。想起《燕歌》所咏的远别,悲伤难忍;与故国遗老相会,哭都嫌晚。想当初自己原想象南山玄豹畏雨那样藏而远害,却忽然被任命出使西魏,如同申包胥到了秦庭。以后又想象伯夷、叔齐那样逃至海滨躲避做官,结果却不得不失节仕周,终于食了周粟。如同孔嵩道宿下亭的旅途漂泊,梁鸿寄寓高桥的羁旅孤独。美妙的楚歌不是取乐的良方,清薄的鲁酒也失去了忘忧的作用。我只能追述往事,作成此赋,聊以记录肺腑之言。其中不乏有关自身的危苦之辞,但以悲哀国事为主。
我年已高而归途遥远,这是什么人间世道啊!冯异将军一去,大树即见飘零。荆轲壮士不回,寒风倍感萧瑟。我怀着蔺相如持璧睨柱之志,却不料为不守信义之徒所欺;又想象毛遂横阶逼迫楚国签约合纵那样,却手捧珠盘而未能促其定盟。我只能象君子钟仪那样,做一个戴着南冠的楚囚;象行人季孙那样,留住在西河的别馆了。其悲痛惨烈,不藏于申包胥求秦出兵时的叩头于地,头破脑碎;也不减于蔡威公国亡时的痛哭泪尽,继之以血。那故国钓台的移柳,自非困居玉门关的人可以望见;那华亭的鹤唳,难道是魂断河桥的人再能听到的吗!
孙策在天下分裂为三之时,军队不过五百人;项藉率领江东子弟起兵,人只有三千。于是就剖分山河,割据天下。哪里有号称百万的义师,竟一朝卷甲溃败,让作乱者肆意戮杀,如割草摧木一般?长江淮河失去了水岸的阻挡,军营壁垒缺少了藩篱的坚固,使得那些得逞一时的作乱者得以暗中勾结,那些持锄耰和棘矜的人得到乘虚而入的机会。莫不是江南一带的帝王之气,已经在三百年间终止了吗!于此可知并吞天下,最终不免于秦王子婴在轵道旁投降的灾难;统一车轨和文字,最终也救不了晋怀、愍二帝被害于平阳的祸患。呜呼!山岳崩塌,既已经历国家危亡的厄运;春秋更替,必然会有背井离乡的悲哀。天意人事,真可以令人凄怆伤心的啊!何况又舟船无路,银河不是乘筏驾船所能上达;风狂道阻,海中的蓬莱仙山也无可以到达的希望。因踬者欲表达自己的肺腑之言,操劳者须歌咏自己所经历的事。我写此赋,为陆机听了拍掌而矣,也心甘情愿;张衡见了将轻视它,本是理所当然的。(曹明纲)

【注释】
〔1〕粤:发语辞。戊辰: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岁在戊辰。建亥之月:阴历十月。〔2〕大盗:窃国篡位者,此指侯景。移国:篡国。《后汉书·光武帝纪》赞曰:“炎正中微,大盗移国。”金陵:即建邺,今南京市,梁国都。《南史·梁武帝纪》:“太清二年八月戊戌,侯景举兵反。十月,……至建邺。”〔3〕窜:逃匿。荒谷:《左传》杜预注:“荒谷,楚地。”此指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古楚地)。《北史·庾信传》:“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公私:公室和私家。涂炭:谓陷于泥涂炭火。《尚书》:“有夏昏德,民坠涂炭。”〔4〕华阳:华山之南。阳,山南。此指江陵。奔命:奉命奔走。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庾信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十一月,江陵被西魏攻陷,信遂留长安未归。〔5〕中兴:指梁元帝于承圣元年(552)平侯景之乱,即位江陵。道销:中兴之道销亡。甲戌:承圣三年岁在甲戌。《南史·元帝纪》:“承圣三年,魏使于谨来攻。……十一月,魏军至栅下,帝见执。魏人戕帝。”〔6〕“三日”句:《晋书·罗宪传》:“魏之伐蜀,宪守永安城。及成都败,知刘禅降,乃率所部临于都亭三日。”临,《左传》杜注:“哭也。”都亭,都城亭阁。〔7〕“三年”句:《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晋人来讨,叔孙婼如晋,晋人执之,……乃馆诸于箕。”按“三年”不知所指,或信为此赋时被羁已三年?俟考。〔8〕天道:天理。周星:即岁星,也称太岁,木星,因其一十二年绕天一周,故名。物极不反:指梁朝就此一蹶不振、再难恢复。〔9〕傅燮:字南容,东汉末年人。无处求生:据《后汉书·傅燮传》载,燮为汉阳太守,王国、韩遂等攻城,城中兵少粮乏,其子劝燮弃城归乡,燮慨叹:“汝知吾必死耶!……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于此!”遂令左右进兵,临阵战死。〔10〕袁安:字邵公,后汉时人。自然流涕:《后汉书·袁安传》:“安为司徒,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11〕桓君山:即桓谭,字君山,后汉时人。著《新论》二十九篇。志事:一作“志士”。〔12〕杜元凯:即杜预,字元凯,晋代人,有《春秋经传集解》。其序云:“少而好学,在官则观于吏治,在家则滋味典籍。”〔13〕自序:古人著书往往有自序记述身世和写作旨意。桓谭《新论》自序今佚。〔14〕潘岳:字安仁,晋代诗人。始述家风:潘岳有《家风诗》,自述家族风尚。〔15〕陆机:字士衡,晋代诗人。先陈世德:陆机有《祖德赋》、《述先赋》,又《文赋》:“咏世德之骏烈。”〔16〕二毛:指头发有黑白二色。丧乱:指侯景之乱和江陵沦陷被留西魏。时信年四十左右。〔17〕藐:远。“藐是”一作“狼狈”。暮齿:暮年。〔18〕《燕歌》:指乐府《燕歌行》。《乐府诗集》引《广题》曰:“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北史·王褒传》:“褒作《燕歌》,妙尽塞北苦寒之言。元帝及诸文士和之,而竞为凄切。”今《庾子山集》中亦有此作。〔19〕楚老:代指故国父老。旧说引《汉书·龚舍传》,谓楚人龚胜于王莽时不愿“一身事二姓”,“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庾信世居楚地,故引此事深惭自己身事二姓。泣将何及:《后汉书·逸民传》:“桓帝世党锢事起,守外黄令陈留张升去官归乡里,道逢友人,共班草而言。……因相抱而泣。老父趋而过之,植其杖,太息言曰:‘吁!二大夫何泣之悲也,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网罗高悬,去将安所?虽泣何及乎!’”〔20〕南山之雨:《列女传·贤明传》:“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故藏而远害。”一说以山高在阳喻君主,谓迫于君命不敢不使魏。践秦庭:《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七日,……秦师乃出。”此喻己出使求和救急。〔21〕“让东海”二句: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因相互推让君位,先后逃至海滨。武王灭纣,二人以为不义,遂不食周栗,饿死于首阳山。二句言己本以谦让为怀,却不能如夷、齐那样殉义。一说让东海句用《史记·齐太公世家》载齐康公十九年“田常曾孙田和始为诸侯,迁康公海滨”事,指魏、周换代。〔22〕下亭:《后汉书·范式传》载孔嵩应召入京,道宿下亭,马匹被盗。高桥:一作“皋桥”。《后汉书·梁鸿传》:梁鸿“至吴,依大家臯伯通,居庑下。”臯家傍桥,在今江苏苏州阊门内。二句言其旅途劳顿。〔23〕楚歌:楚地民歌。《汉书·高帝纪》:“帝谓戚夫人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24〕鲁酒:鲁地之酒。许慎《淮南子注》:“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弗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25〕记言:《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据此可知庾信为此赋,非惟慨叹身世,亦兼记史也。〔26〕“不无”二句:本嵇康《琴赋》序:“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27〕日暮途远:谓年岁已老而离乡路远。《吴越春秋》:“子胥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远一作“穷”。人间何世:《庄子》有《人间世》篇,王先谦《集解》:“人间世,谓当世也。”二句感慨年老世变。〔28〕“将军”二句:《后汉书·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此以冯异自喻,言己去国,梁朝沦亡。〔29〕壮士:指荆轲。《战国策·燕策》记太子丹送荆轲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二句言己出使西魏,一去不归。〔30〕荆璧:即和氏璧,因楚人和氏得之楚山而名。睨:斜视。连城:相连之城。二句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之遗赵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此指自己使魏被欺。〔31〕载书:盟书。珠盘:诸侯盟誓所用器皿。《周礼·天官·冢宰》“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郑注:“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盘以盛牛耳。”二句用毛遂事。《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与楚合纵,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进之,……于是定纵。”此言己出使西魏,未能缔约,梁朝反遭攻打。〔32〕“钟仪”二句:《左传·成公七年》:“楚子重伐郑。……囚郧公钟仪,献诸晋。……晋人以钟仪归,囚诸军府。”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与之琴,操南音,……文子曰:‘楚囚,君子也。’”此以钟仪自比,谓己本楚人而羁留魏、周,有类南冠之囚。〔33〕季孙:春秋时鲁国大夫。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西河:今陕西省东部。《左传·昭公十三年》载诸侯盟于平丘,邾、莒告鲁朝夕伐之,因无力向晋进贡。晋遂执季孙。后欲释之,季孙不肯归。叔鱼遂威胁说:“……鲋也闻诸吏将为子除馆于西河,其若之何?“季孙惧,乃归鲁。二句自比季孙而稍变其意,言己被留难归。〔34〕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顿地:叩头至地。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吴伐楚,申包胥至秦求兵,“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二句谓己曾为救梁竭尽心力。〔35〕“蔡威公”二句:刘向《说苑》:蔡威公闭门而泣,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曰:“吾国且亡。”此言己对梁亡深感悲痛。〔36〕钓台:在武昌。此代指南方故土。移柳:据《晋书·陶侃传》,陶侃镇武昌时,曾令诸营种植柳树。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此代指北地。二句谓滞留北地的人是再也见不到南方故土的柳树了。〔37〕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晋陆机兄弟曾共游于此十余年。河桥:在今河南孟县,陆机在此兵败被诛。《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二句谓故乡鸟鸣已非身处异地者所能闻。〔38〕孙策:字伯符,三国时吴郡富春(即今浙江富阳)人。先以数百人依袁术,后平定江东,建立吴国。三分:指魏、蜀、吴三分天下。一旅:五百人。《吴志·陆逊传》:“逊上疏曰,昔桓王(孙策谥号长沙桓王)创基,兵不一旅,而开大业。”〔39〕项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江东:长江南岸南京一带地区。《史记·项羽本纪》记项羽兵败乌江,笑谓亭长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40〕“遂乃”二句:本贾谊《过秦论》:“宰割天下,分裂山河。”〔41〕百万义师:指平定侯景之乱的梁朝大军。卷甲:卷敛衣甲而逃。芟夷:删削除灭。据《南史·侯景传》载,侯景反,梁将王质率兵三千无故自退,谢禧弃白下城走,援兵至北岸,号称百万,后皆败走。又景曾戒诸将曰:“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42〕江淮:指长江、淮河。涯岸:水边河岸。〔43〕亭壁:指军中壁垒。藩篱:竹木所编屏障。〔44〕头会箕敛:《汉书·陈余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服虔注:“吏到其家,以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合从缔交: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原为战国时六国联合抗秦的一种谋略,此指起事者们彼此串联,相互勾结。〔45〕锄耰(yōu优):简陋的农具。棘矜:低劣的兵器。贾谊《过秦论》:“锄耰棘矜,不敌于钩戟长铩也。”因利乘便:“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以宰割天下。此指陈霸先乘梁朝衰乱,取而代之。〔46〕江表:江外,长江以南。王气:古以为天子所在地有祥云王气笼罩。三百年:指从孙权称帝江南,历东晋、宋、齐、梁四代,前后约三百年的时间。〔47〕六合:指天地四方。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轵道之灾:《史记·高祖本纪》记高祖入关,“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降轵道旁。”轵道,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48〕混一车书:指统一天下。《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平阳之祸:据《晋书·孝怀帝本纪》,永嘉五年刘聪攻陷洛阳,迁怀帝于平阳。七年,怀帝被害。又《孝愍帝本纪》记建兴四年刘曜陷长安,迁愍帝于平阳。五年,愍帝遇害。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县。〔49〕“山岳”二句:《国语·周语》:“山崩川竭,亡之征也。”〔50〕春秋迭代:喻梁、陈更替。去故:离别故国。〔51〕凄怆伤心:阮籍《咏怀诗》其九:“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52〕楫:船桨。星汉:银河。槎:竹筏木排。张华《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53〕飙:暴风。蓬莱: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之一。无可到之期:《汉书·郊祀志》:“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患且至,则风辄引船而去,终莫能至云。”〔54〕穷者:指仕途困踬的人。达:表达。《晋书·王隐传》:“隐曰: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以言达其才。”何休《公羊传解诂》:“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二句说明自己作赋是有感而发。〔55〕陆士衡:陆机字士衡。抚掌:拍手。《晋书·左思传》:左思作《三都赋》,“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复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二句谓己作此赋即受人嘲笑,也心甘情愿。〔56〕张平子:张衡字平子。陋:轻视。《艺文类聚》:“昔班固观世祖迁都于洛邑,惧将必逾溢制度,不能遵先圣之正法也。故假西都宾,盛称长安旧制,有陋洛邑之议,而为东都主人折礼衷以答之。张平子薄而陋之,故更造焉。”二句谓己赋为人轻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译文如下:
  王观字伟台,是东郡廪丘县人。自幼孤单贫穷,砥砺志向,曹操征召他为丞相文学掾,又出任高唐、阳泉、酂、任等县的县令,所在任上都有令人称道的政绩。文帝曹丕即位,王观入朝为尚书郎、廷尉监,又先后出任南阳郡、涿郡太守。涿郡北与鲜卑相接,多次遭到侵扰,王观令边塞居民十家以上都建立营寨聚居在一起,并修建高大的了望台。当时有的人不愿意,王观便派遣郡政府中的办事官员,让他们回去帮助自己的子弟修建营垒和了望台,不规定期限,只是要求他们完成各自的任务就回来。于是官吏民众互相跟随,不用监督,自相勉励,十来天内,一下子全都建成了。由于有准备的防御,鲜卑的抢掠也就停止了。明帝即位后,下诏书让郡县根据自己境内社会秩序的好坏,把自己列为剧、中、平三等中的一等。涿郡的主办官员先把涿郡划为中或平,王观下指示说:“这个郡接近外族,多次有边寇之害,为什么不划为剧等?”主办官员说:“如果把涿郡划为边境剧郡,恐怕您要把儿子送到京城做人质。”王观说“:当官就是要为百姓。如今把涿郡划为边境剧郡,百姓的劳役项目就会降低削减。我怎能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有负于一郡的百姓呢?”便上言涿郡为边境剧郡,然后把儿子送到邺城为人质。当时王观只有一个儿子而且又小又弱。他就是这样公正无私。王观修养自身。清廉朴素,以节俭为下属做出表率,下属受他的影响,没有人不自勉。
  明帝到许昌,征召王观为治书侍卫史,主管尚书台的案件审理。当时明帝常常突然喜怒,而王观却不阿谀奉承。太尉司马懿请王观任从事中郎,又升迁为尚书,出任河南尹,改任少府。大将军曹爽派材官张达砍伐建造房屋的木材,又制作许多其他的私人用品,王观听说后,把它们全都没收入官。少府掌管中左右三尚方官署以及御府珍藏的供赏玩的珍宝,曹爽等人奢侈放纵,多次想求得这些珍宝,畏惧王观守法严格,便改任他为太仆。司马懿诛杀曹爽以后,让王观代理中领军将军,占据曹爽弟弟曹羲的营垒,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又让他出任尚书,加驸马都尉。高贵乡公即位,封王观为中乡亭侯。不久,又加光禄大夫官职,转为右仆射。常道乡公即位,进封王观为阳乡侯,增加封邑一千户,与以前所封加在一起共二千五百户。又升任司空,王观坚决推辞,朝廷不允许,派遣使臣到他家中授予官职。王观上任几天后,就把印绶交还给上面,自己坐着车回家了。在家中去世,遗命墓穴只要容下棺材就可以了,不用器物陪葬,墓穴上不封土不种树。朝廷给他加谥号为肃侯。儿子王悝承袭爵位。咸熙年间,设立五等爵位,因为王观在前朝功勋卓著,改封王悝为胶东子。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

高贵乡公名髦,字彦士,是文帝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正始五年,被封为郯县高贵乡公。从小好学,很早成熟。齐王被废除后,公卿商议立高贵乡公做皇帝。十月己丑,高贵乡公来到玄武馆,大臣们上奏请他住在前殿,高贵乡公认为这里是先帝住过的地方,回避在西厢房;大臣们又请求用皇帝的车驾迎接他,高贵乡公不答应,庚寅,高贵乡公下车准备回拜,接引他的人请求说:“按照礼仪不须回拜。”高贵乡公说:“我还是臣子。”于是答理回拜。到了止车门下车。左右随从的人说:“过去是乘车进去。”高贵乡公说:“我被皇太后征召,不知道要干什么。”于是步行走到太极东堂,进见太后。这一天在太极前殿举行登基的典礼,陪同参加这一仪式的百官都很高兴。下诏书说:“以前武帝、文帝、明帝三祖英明威武、道德高尚,顺应天意接受皇位。齐王继位后,恣意妄为不合法度,败坏了他的德行。皇太后深思国家的重要,采纳辅佐大臣的谋划,由我取代他的皇位,把天子的使命落在我的身上。我以微小之身,托付于王公之上,日夜敬畏,害怕不能继承遵守祖宗的训示,光大国家复兴的大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现在各个公卿百官辅佐大臣,四方征伐镇守效力的将领,都积累功德,对皇室忠诚勤勉;希望凭借先祖先父有德行的大臣,来辅佐经验不足的我,以保护皇室家族,使朕这蒙昧的人,顺当治理好国家。听说君主的治国之道,德行和天地一样仁厚,恩泽施与天下,首先用慈爱之心对待百姓,把自己的爱憎之情显示给他们,然后进行思想教化,万民在下面听从。朕虽然缺乏德行,对纲常正道不甚明白,还是想和全国的臣民达到这样的治国之路。《尚书》不是说了吗?:‘安定人民就是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就会怀念他。’”大赦天下,改换年号。减省皇帝的车驾服饰,后宫的开支,并停止使用尚方御府制作的精美奢华而没有用处的器物。
正元元年冬十月壬辰,派遣侍中持符节分赴四方,观察民间风俗,慰问士人百姓,审查蒙受冤屈和不尽职守的人。癸巳,授给大将军司马师黄钺,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戊戌,黄龙出现在邺城的井中。甲辰,命令有关官员评定废立皇帝、作出决策的功劳,分封爵位、增加食邑、晋升官职、颁发赏赐各有等次。
正元二年春正月乙丑,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叛。戊寅,大将军司马师征讨他们。癸未,车骑将军郭淮去世。闰月乙亥,在乐嘉打败文钦。文钦逃走,于是投奔吴国。甲辰,安风津都尉杀了毌丘俭,把他的首级传送到京都。壬子,又特许赦免淮南各受毌丘俭、文钦牵累的士人百姓。任命镇南将军诸葛诞为镇东大将军。司马师在许昌去世。二月丁巳,任命卫将军司马昭为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务。
甲子,吴国大将军孙峻等人聚兵号称十万人到达寿春,诸葛诞抗击打败了他们,杀了吴国左将军留赞,向京都进献俘虏和战利品。三月立卞氏为皇后,大赦天下。夏四月甲寅,封皇后的父亲卞隆为列侯。甲戌,任命征南大将军王昶为骠骑将军。秋七月,任命征东大将军胡遵为卫将军,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为征东大将军。
八月辛亥,蜀国大将军姜维进犯狄道,雍州刺史王经和他在洮西交战,王经被打的大败,撤退守卫狄道城。辛未,任命长水校尉邓艾代理安西将军,和征西将军陈泰合力抵抗姜维。戊辰,又派遣太尉司马孚作为后援。九月庚子,讲授《尚书》的课业结束。赏赐手执经书亲自讲授的司空郑冲、侍中郑小同等人各有赏赐。甲辰,姜维撤军返回。冬十月,下诏书说:“朕因为缺乏德行,不能阻止敌人凶残暴虐的行为,使得贼寇在边境气焰嚣张。洮西的战斗,以至于遭受失败,死亡的将士,要用千数来计算,有的在战场上丧命,冤魂不能返回,有的被敌军俘虏,流落在异国他乡,我深感悲痛哀怜,为他们伤心。现在命令他们所在郡的典农和安夷、抚夷二护军等各部长官慰问抚恤他们的家人,停止征派赋税徭役一年;那些奋力作战为国阵亡的人,都要按以前的规定办理,不要有遗漏。”‘
十一月甲午,因陇右四郡和金城郡连年遭受敌人的进攻,有点人逃亡叛变投靠贼军,他们留在本地的亲戚感到不安,对这些人都特许赦免。癸丑,下诏书说:“以前洮西的战斗,将士官民有的上阵战死,有的沉在水底中淹死,尸骨没能收验,抛弃在荒野,我常常感到悲痛。现在敕告征西将军、安西将军,各自命令部署在战场和水边搜索尸骨,收尸掩埋,来安慰活着的和死去的人。”
甘露元年春正月辛丑,青龙出现在轵县的井中。乙巳,沛王曹林去世。
夏四月庚戌,赐给大将军司马昭礼服礼帽,配上红色的鞋子。
丙辰,皇帝亲临太学,询问各位儒生说:“圣人得到神明的暗中帮助,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开始创制八卦,后来的圣人在此基础上推演发挥成六十四卦,设立卜辞来穷尽事物的道理。所有这些重要的道理,没有不完备的,可是夏朝有《连山》,商朝有《归藏》,周朝称作《周易》,《易》这类的书取名不同,是什么缘故呢?”《易》博士淳于俊回答说:“包羲根据燧皇的图像制作了八卦,神农推演八股成为六十四卦,皇帝、尧、舜通晓其中变化,三代都顺合时势,或质朴或华美由各自的具体情况而定。所以《易》,就是变易的意思;称作《归藏》,是万物没有不归藏在其中的意思。”皇帝又说:“假如是包羲根据燧皇制作了《易》,孔子为什么不说燧人氏死后包羲氏所作呢?”淳于俊不能回答。皇帝又问道:“孔子作彖传、象传,郑玄作住,虽然他们有圣人贤人的不同,但解释的经义是一样的。现在彖传、象传不和经文相连,而注文和经文相连,为什么呢?”淳于俊回答说:“郑玄把彖传、象传和经文合在一起,是想使学习的人寻找查检简便易懂。”皇帝说:“如果郑玄把它们合在一起,对于学习诚然方便,那么孔子为什么不把他们合在一起来让学习的人明白易懂呢?”淳于俊回答说:“孔子是担心这样做和周文王作的卦辞、卜辞相淆乱,因此不合在一起,这是圣人以不合在一起为谦虚。”皇帝说:“如果圣人以不合在一起为谦虚,那么郑玄为什么唯独不谦虚呢?”淳于俊回答说:“古书的道理博大精深,皇上所问深奥悠远,不是臣下所能详尽回答的。”皇帝又问道:“《系辞》说‘皇帝、尧、舜衣裳下垂而天下得到治理’,这说明包羲、神农的时代是没有衣裳的。但是圣人教化天下,为什么有这样打的区别呢?”,淳于俊回答说:“三皇的时代,人少而鸟兽多,所以取来鸟兽的皮毛天下的人就可以满足需用,等到了黄帝时代,人多而鸟兽少,因此制作衣裳来弥补时代的变化。”皇帝又问:“乾代表天,但又代表金,代表玉,代表老马,天和琐细的事物并列吗?”淳于俊回答说:“圣人所取的物象,有的远有的近,近的取身边的各种事物,远的取用天地。”
讲解《易经》完毕,又命令讲解《尚书》。皇帝问道:“郑玄说‘稽古同天,是说尧和天等同’。王肃说‘尧顺应考察古代的道理来实行它’。这两者意义不同。哪一个是对的?”博士庾峻回答说:“古代的学者所持的看法,各有不同,臣下不能断定是非,可是《洪范》说‘三个人占卜,听从两个人的说法’。贾逵、马融和王肃都认为是‘顺应考察古代的道理’。按照《洪范》所说的,王肃的解释较为合理。”皇帝说:“仲尼说‘只有天是最大的,只有尧以天为准则’。尧的最大美德,在于以天为准则,顺应考察古代的道理,不是最好的。现在首篇阐明义理来显扬圣人的德行,却舍弃大的,改而称赞小的,难道是作者的意图吗?”庾峻回答说:“臣下信奉遵从老师的说法,没能理解大义,至于调和各家取其中间的观点,由皇上裁断。”其次讲到四岳首领推举鲧,皇帝又问道:“伟大的人物,他的德行的天地相合,他的光辉和日月相映,思考没有不周密的,光明没有照不到的,现在王肃说‘尧的意思是不能了解鲧,因此试用他’。如果这样,圣人的英明还有不周全的地方吗?”庾峻回答说:“即使圣人伟大,也有不周全的地方,所以禹说‘了解人就是圣明,这连帝尧都觉得困难’,但最终能改用圣贤,光大各种事业,所以也成为圣人了。”皇帝说:“善始善终,总算的上圣人。如果没有好的开端,怎么能成为圣人?他说‘连帝尧都觉得困难’,但最终能改用圣贤,大概是说了解人,圣人觉得困难,不是讲圣人也有不周全的地方。《经》上说:‘了解人就是圣明,能任用贤才。’如果尧怀疑鲧,试用他九年,任用人不合常规,怎么能称得上圣哲?”庾峻回答说:“臣私下观看经文、传注,圣人做事不能没有过失,因此尧的过失在于出现四个凶恶的部族首领,周公的过失在于管叔、蔡叔谋反,仲尼的过失在于轻信他的学生宰予的话。”皇帝说:“尧任用鲧,九年没有成绩,胡乱排列五种用物,人民沉没陷在洪水之中。至于仲尼的过失在于宰予,只是言语行事之间的事,有程度轻重的不同。至于周公、管叔、蔡叔的事情,也在《尚书》上有记载,都是博士应当通晓的。”庾峻回答说:“这都谁古代的贤人所感到疑难的,不是臣下浅薄的见解所能够深究评论的。”其次讲到“有鲧在下曰虞舜”,皇帝问道:“在尧的时代,洪水造成灾害,四个凶恶的部族首领在朝廷上,是应该迅速任用圣贤拯救人民的时候。舜的年龄已满三十岁,崇高的德行大放光明,却长久不能被任用,为什么呢?”庾峻回答说:“尧感叹着找寻贤才,想让出自己的帝位,四岳的首领说‘我们德行鄙陋不配据有帝位’。尧又派遣四岳首领推举出身卑微的人,然后就推荐了舜。推荐舜的本意,实际上是出自尧,这大概是圣人想充分体现众人的心愿。”皇帝说:“尧已经听说过舜而不加任用,而且当时的忠臣也不将他推荐上来,而当派遣四岳首领推举出身卑微的人然后举荐他,这不能说是急于任用圣贤拯救百姓。”庾峻回答说:“这不是臣的愚见所能达到的。”
于是又命令讲解《礼记》。皇帝问道:“‘太上立德,其次务施报’。治理国家通过什么途径而教化各不相同,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措施而能达到树立美好的德行,施恩惠而不求别人报答呢?”博士马照回答说:“太上立德,说的是三皇五帝时代用德行教化人民,其次报施,说的是三王的时代用礼制治理国家。”皇帝说:”两者达到的教化有浇薄和敦厚的不同,是君主有优劣之分呢?还是时势不同使得这样的呢?“马照回答说:”确实是由于时势有质朴和浮华的区别,所以达到的教化有浇薄和敦厚的不同。“
五月,邺和上洛同时呈告甘露降下。夏六月丙午,改换年号为甘露。乙丑,青龙出现在元城县境内的井中。秋七月乙卯,卫将军胡遵去世。
癸未,安西将军邓艾在上邽把蜀国大将姜维打得打败,下诏书说:”军队没有充分使用武力,敌人就被摧毁打败,斩首的和俘虏的,数以万计,进来作战取胜,没有一次像这样的。现在派遣使者犒赏将士,举行盛会宴请他们,饮酒作乐一整天,来满足朕的心愿。“
八月庚午,命令给大将军司马昭加授大都督称号,呈奏事情不用称报自己的名字,授给黄钺。癸酉,任命太尉司马孚为太傅。九月,任命司徒高柔为太尉。冬十月,任命司空郑冲为司徒,尚书左仆射卢毓为司空。
甘露二年春二月,青龙出现在温县的井中。三月司空卢毓去世。
夏四月癸卯,下诏书说:”玄菟郡高显县的官吏百姓反叛,县长郑熙被叛贼杀害。平民王简背负着郑熙的遗体,日夜急行,远送到本州,他的忠义节操值得嘉奖。现在特地授任王简为忠义都尉,来表彰他的突出行为。“
甲子,任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为司空。
五月辛未,皇帝亲临太学,召集大臣们命令他们赋诗。侍中和逌、尚书陈骞等人作诗迟缓,有关官员奏请罢免他们的官职,皇帝下诏书说:”我因愚昧,爱好艺文礼乐,广泛搜求诗赋,以此知道执政的得失,却造成如此纷乱的局面,因此感到辗转不安。现在命令原谅和逌等人。主管官员应该告诫从今以后,大臣们都应当玩味研习古书的义理,学习理解经典书籍,以满足朕的心愿。“
乙亥,诸葛诞不肯接受征召,发兵反叛,杀死扬州刺史乐綝。丙子,赦免淮南受诸葛诞牵累的将士官吏百姓。丁丑,下诏书说:”诸葛诞制造祸乱,攻陷扬州。过去黥布反叛,汉高祖亲自征讨,隗嚣违抗朝廷,汉光武帝西征讨伐,以及烈祖明皇帝亲自征讨吴国、蜀国,都为的是奋扬君王的怒气,显耀朝廷的威武。现在应该由皇太后和朕暂时一同亲征,迅速平定叛贼,及时安定国家的东部。“乙卯,下诏书说:”诸葛诞制造叛乱,逼迫威胁忠义的人,平寇将军临渭亭侯庞会、骑督偏将军路蕃,各自带领手下士兵,砍断营门冲出,忠勇壮烈,应该特别嘉奖。现在晋封庞会为乡侯,路蕃封为亭侯。”
六月乙巳,下诏书说:“吴国的使者持节都督夏口诸军事镇军将军沙羡侯孙壹,是贼寇孙氏的亲属,官位为上将,敬畏上天知晓天命,深刻审辨祸福利害,猛然改悔带领部属,从远道归附大国,即使微子离开殷朝,乐毅逃出燕国,也不能胜过孙壹。现在任命孙壹为侍中车骑将军、假节、交州牧、吴侯,设立府署征召属官、仪制和三公相同,依照古代侯伯八等官爵的礼仪,穿上礼服礼帽和红色的鞋子,事事按丰厚的礼遇相待。”

甲子,下诏书说:“现在我驻在项,大将军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前往淮浦。过去相国大司马出征讨伐,都和尚书一同前往,现在应该照往常那样。”于是命令散骑常侍裴秀、给事黄门侍郎钟会都和大将军一同前往。秋八月,下诏书说:“以前燕刺王谋反,韩谊等人规劝他而被杀,汉朝给他的儿子荣耀和高官。诸葛诞制造祸乱,主簿宣隆、部曲督秦絜坚持节操信守忠义,面临事变坚决抗争,被诸葛诞杀害,这可以说是没有像比干和纣王那样的亲属关系而被杀害的人。现在任命宣隆、秦絜的儿子为骑都尉,另加赏赐,向远近的地方显扬昭示,来突出表彰忠义的人。”
九月,大赦天下。冬十二月,吴国大将全端、全怿等人带领部属前来投降。
甘露三年春二月,大将军司马昭攻陷寿春,杀了诸葛诞。三月,下诏书说:“古代打败敌人。收集敌人尸首封土堆成高大的坟墓,为的是惩戒叛逆而彰显武功。汉孝元帝元鼎年间,改桐乡为闻喜,新郎为获嘉,来显示南越的灭亡。大将军亲自统领六军,设营据守丘头,对内平定群凶,对外消灭敌寇,功勋拯救了众多百姓,声威远扬天下。打败敌人的地方,应该有个美好的名字,现在将丘头改为武丘,表明用武力平定叛乱,使后代不会忘记,这也就是古代堆积敌人的尸体封土成为高墙和汉朝改换两个县名的意思。”
夏五月,任命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公,赐给八郡作食邑,加授九赐,司马昭先后多次推让才作罢。
六月丙子,下诏书说:“以前南阳郡的山贼四出骚扰,打算劫持原太守东里衮作为人质,功曹应余只身保护东里衮,东里衮才免遭灾祸。现在通告司徒,授给应余的孙子应伦官职,使他得到为节义献身的酬报。”
辛卯,广泛评定淮南的战功,分封爵位给予赏赐各有等次。
秋八月甲戌,任命骠骑将军王昶为司空。丙寅,下诏书说:“赡养老人振兴教化,是夏、商、周三代树立良好风尚长久流传不衰的原因,一定要设立三老、五更的官职来表达崇高的敬意,恳请他们进言、接受他们的教诲,把他们的言行记载下来,然后整个天下都继承和发扬,百姓看了受到感化。应该精心选择有德行的人,来作为担任三老、五更的人选。关内侯王祥,履行仁德坚持正义,志趣高雅淳厚专一。关内侯郑小同,温和恭敬孝顺友爱,遵循礼制没有差错。现在任命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皇帝亲自带领百官,实行古代的礼仪。
这一年,青龙、黄龙多次出现在顿丘县、冠军县、阳夏县境内的井中。
甘露四年春正月,两条黄龙出现在灵陵县境内的井中。夏六月,司空王昶去世。秋七月陈留王曹峻去世。冬十月丙寅,划出新城郡一部分,重新设置上庸郡。十一月癸卯,车骑将军孙壹被婢女杀死。
甘露五年春正月初一,发生日食。夏四月,下诏书给有关官员遵照以前的命令,再次晋升大将军司马昭的职位为相国,封为晋公,加授九赐。
五月乙丑,高贵乡公卒,终年二十岁。皇太后发布命令说:“我因为没有德行,遭受家庭的不幸,以前援立东海王的儿子曹髦,作为明帝的继承人,看到他喜爱奏疏文章,期望他可以成为大器,可是他性情凶暴乖戾,一天比一天厉害。我多次严厉斥责,他就更加愤恨,编造邪恶的悖逆之言来污蔑我诽谤我,于是皇帝和太后两宫断绝了往来。他所说的话,令人不忍听下去,不是天地所能承受的。我就秘密下令告诉大将军,不能由他奉祀宗庙,唯恐他颠覆社稷,死后我没有脸面去见先帝。大将军认为他年纪还小,说他会回转心意变好,反复据理力争。可是这孩子蛮横无理,做的坏事更加恶劣,举起弓弩从远处向我的宫里射箭,希望射中我的脖子,这箭落在我的面前。我对大将军说,不能不废黜他,先后说了几十次。这孩子全都听说了,知道自己罪恶深重,就图谋杀我,贿赂我身边的人,要他们趁我服药的机会,偷偷毒死我,一次又一次地设下计谋。事情被察觉败露后,他就想领兵径直冲入西宫杀我,出来后再攻打大将军,他召唤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拿出怀里用黄色绢布写的诏书给他们看,说今天就要施行。我处境的危险,超过堆叠起来的蛋。我年老寡居,难道还过于怜惜自己的生命吗?只是伤心先帝的遗愿不能实现,对国家被颠覆感到痛心罢了。依赖宗庙的神灵,王沈、王业立刻骑快马跑去告诉大将军,得以预先严密警戒,而这孩子就带领左右的人出了云龙门,擂起战鼓,亲自拔出刀,和左右杂乱的卫兵一起进入警戒的军阵里,被前锋杀死。这孩子既做出悖逆不道的事,而且自己又陷入大祸,更让我伤心得说不出话来。过去汉朝的昌邑王因罪过被废黜为平民,这孩子也应该按照平民的礼仪埋葬,应当让朝廷内外的人都知道这孩子的所为所为。还有尚书王经,凶恶悖逆不可形容,现在命令逮捕王经和他的家人,全部交付廷尉查办。”
庚寅,太傅司马孚、大将军司马昭、太尉高柔、司徒郑冲叩头说:“恭敬地看到皇太后的命令,已故的高贵乡公悖逆不道,自己陷入大祸,依照汉朝的昌邑王因犯罪被废黜的先例,按平民的礼仪埋葬。臣等充任官职,不能匡正拯救祸乱,制止奸邪叛逆,接受命令后感到震惊恐慌,心中战栗不安。《春秋》的大义,君王没有外域,可是记载‘周襄王出外居住在郑国’,不能侍奉母亲,所以使他和天子之位隔绝。现在高贵乡公恣意干出不合法度的事情,几乎危害了国家,自取灭亡,被人神弃绝,按平民的礼仪埋葬,确实合乎过去的制度。但臣等想到殿下仁慈无比深厚,虽然胸怀大义,还是流露出哀怜之情,臣等确有不忍之心,认为可以给予恩典按王的礼仪埋葬他。”太后听从了他们的意见。
派遣使者持符节代理中护军中垒将军司马炎向北迎接常道乡公曹璜作明帝的继承人。辛卯,众公奏请太后说:“殿下崇高的德行光辉昌盛,安定拯救了天下,可是下书仍称为“令”,和藩国相同。请从现在起殿下下达令书,都称召制,依照前代的旧制。”

癸卯,大将军坚决辞让相国、晋公、九赐的恩宠。太后下诏书说:“有功劳不掩盖,是《周易》的大义,成全别人的美事,是古代的贤人所崇尚的,现在听从大将军所坚持的,写出表章昭示天下,来表彰他谦虚的美德。”
戊申,大将军司马昭进言说:“高贵乡公带领随从的士兵,拔出战刀敲起钟鼓冲向臣的住所。臣害怕刀兵交锋,就命令将士不能对他有所伤害,违抗命令的按军法处置。骑督成倅的弟弟太子舍人成济,从侧面冲入军阵杀伤高贵乡公,于是以致丧命。臣当即拘捕成济执行军法。臣听说臣子的节操,只有为君王去死而没有二心,侍奉君王的大义,不敢逃避祸难。先前意外的事情突然发生,灾祸如同扣在弓上的箭一触即发,臣确实想弃身等候死亡,任凭皇上裁决。但想到他的本意是想危害皇太后,颠覆宗朝。臣愧当大任,职责在于安定国家,害怕虽然自己死去,罪责更加深重。想遵照伊尹、周公的权宜之计,来安定国家的危难,就一再派人告诫,不可逼近皇上的车辇,可是成济突然冲入军阵中,以致造成大的变故。臣哀伤痛恨,五脏崩裂,不知去什么地方可以摔死?法令条例规定大逆不道的,父母、妻子、儿子和兄弟都要斩首。成济凶暴悖逆,冒犯国家扰乱法纪,杀了他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立即命令侍御史逮捕成济的家属,交付廷尉,结案判处他的罪行。”太后下诏书说:“按照五种刑罚惩处的罪恶,没有比不孝更大的了。人有儿子不孝,尚且要上告惩治他,这孩子怎么能又成君主呢?我作为妇辈人家不懂得大道理,认为成济不能就算是大逆不道。但大将军情意恳切,说的话十分悲伤,所以同意他上奏的请求。应当颁布给远近的地方,让人们知道事情的始末经过。”
六月癸丑,下诏书说:“古代君主起名字,要难以冲犯而容易避讳。现在常道乡公的名字很难避讳,命令朝中大臣广泛议论更换他的名字,依次上奏。”

【作者小传】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少聪敏好学,有才名。初仕梁,为昭明太子伴读,曾任尚书度支郎中、东宫领直等官。后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世又称庾开府。在梁时出入宫禁,为文绮艳,与徐陵并为宫廷文学代表,时称“徐庾体”。《北史》本传谓其“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留北后虽居高位,却常怀故国之思,作品风格亦由早期的轻靡华丽变为苍劲沉郁。他的《哀江南赋》和《拟咏怀》诗可为代表。虽有堆砌典故、用意曲深之弊,但总的成就集六朝诗、赋、文创作之大成,对唐代文学影响甚巨。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谓其“北迁以后,阅历既久,学问弥深。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有《庾子山集》。

【题解】据《北史》本传载,庾信留北,“虽位望显通,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哀江南”三字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句。作品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历史,凝聚着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气魄,在辞、赋和整个文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又其叙家世,抒哀思,感情深挚动人,是研究庾信生平的极好资料。本文即《哀江南赋》的序文,概述了全赋的主题,并阐明了“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的创作动机。全篇以骈文写成,多用典故来暗喻时世和表达自己悲苦欲绝的隐衷,体现了庾信在辞赋和骈文创作中的特色。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日〔1〕,大盗移国,金陵瓦解〔2〕。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3〕。华阳奔命,有去无归〔4〕。中兴道销,穷于甲戌〔5〕。三日哭于都亭〔6〕,三年囚于别馆〔7〕。天道周星,物极不反〔8〕。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9〕;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10〕。昔桓君山之志事〔11〕,杜元凯之平生〔12〕,并有著书,咸能自序〔13〕。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14〕;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15〕。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16〕,藐是流离,至于暮齿〔17〕。《燕歌》远别,悲不自胜〔18〕;楚老相逢,泣将何及〔19〕!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20〕;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21〕。下亭漂泊,高桥羁旅〔22〕。楚歌非取乐之方〔23〕,鲁酒无忘忧之用〔24〕。追为此赋,聊以记言〔25〕,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26〕。
日幕途远,人间何世〔27〕!将军一去,大树飘零〔28〕。壮士不还,寒风萧瑟〔29〕。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30〕;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31〕。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32〕;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33〕。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34〕;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35〕。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36〕;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37〕!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38〕;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39〕。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40〕。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41〕?江淮无涯岸之阻〔42〕,亭壁无藩篱之固〔43〕。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44〕;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45〕。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46〕!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47〕;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48〕。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49〕;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50〕。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51〕!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52〕;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53〕。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54〕。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55〕;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56〕。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庾子山集注》

梁太清二年十月,大盗篡国,金陵沦陷。我于是逃入荒谷,这时公室私家均受其害,如同陷入泥途炭火。不想后来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却有去无归。可叹梁朝的中兴之道,竟消亡于承圣三年。我的心情遭遇,正如率部在都城亭内痛哭三日的罗宪,又如被囚于别馆三年的叔孙婼。按照天理,岁星循环事情当能好转,而梁的灭亡却物极不反了。傅燮临危只悲叹身世,无处求生;袁安居安常念及王室,自然落泪。以往桓君山的有志于事业,杜元凯的生平意趣,都有著作自叙流传至今。以潘岳的文彩而始述家风,陆机的辞赋而先陈世德。我庾信刚到头发斑白之岁,即遭遇国家丧乱,流亡远方异域,直到如今暮年。想起《燕歌》所咏的远别,悲伤难忍;与故国遗老相会,哭都嫌晚。想当初自己原想象南山玄豹畏雨那样藏而远害,却忽然被任命出使西魏,如同申包胥到了秦庭。以后又想象伯夷、叔齐那样逃至海滨躲避做官,结果却不得不失节仕周,终于食了周粟。如同孔嵩道宿下亭的旅途漂泊,梁鸿寄寓高桥的羁旅孤独。美妙的楚歌不是取乐的良方,清薄的鲁酒也失去了忘忧的作用。我只能追述往事,作成此赋,聊以记录肺腑之言。其中不乏有关自身的危苦之辞,但以悲哀国事为主。
我年已高而归途遥远,这是什么人间世道啊!冯异将军一去,大树即见飘零。荆轲壮士不回,寒风倍感萧瑟。我怀着蔺相如持璧睨柱之志,却不料为不守信义之徒所欺;又想象毛遂横阶逼迫楚国签约合纵那样,却手捧珠盘而未能促其定盟。我只能象君子钟仪那样,做一个戴着南冠的楚囚;象行人季孙那样,留住在西河的别馆了。其悲痛惨烈,不藏于申包胥求秦出兵时的叩头于地,头破脑碎;也不减于蔡威公国亡时的痛哭泪尽,继之以血。那故国钓台的移柳,自非困居玉门关的人可以望见;那华亭的鹤唳,难道是魂断河桥的人再能听到的吗!
孙策在天下分裂为三之时,军队不过五百人;项藉率领江东子弟起兵,人只有三千。于是就剖分山河,割据天下。哪里有号称百万的义师,竟一朝卷甲溃败,让作乱者肆意戮杀,如割草摧木一般?长江淮河失去了水岸的阻挡,军营壁垒缺少了藩篱的坚固,使得那些得逞一时的作乱者得以暗中勾结,那些持锄耰和棘矜的人得到乘虚而入的机会。莫不是江南一带的帝王之气,已经在三百年间终止了吗!于此可知并吞天下,最终不免于秦王子婴在轵道旁投降的灾难;统一车轨和文字,最终也救不了晋怀、愍二帝被害于平阳的祸患。呜呼!山岳崩塌,既已经历国家危亡的厄运;春秋更替,必然会有背井离乡的悲哀。天意人事,真可以令人凄怆伤心的啊!何况又舟船无路,银河不是乘筏驾船所能上达;风狂道阻,海中的蓬莱仙山也无可以到达的希望。因踬者欲表达自己的肺腑之言,操劳者须歌咏自己所经历的事。我写此赋,为陆机听了拍掌而矣,也心甘情愿;张衡见了将轻视它,本是理所当然的。(曹明纲)

【注释】
〔1〕粤:发语辞。戊辰: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岁在戊辰。建亥之月:阴历十月。〔2〕大盗:窃国篡位者,此指侯景。移国:篡国。《后汉书·光武帝纪》赞曰:“炎正中微,大盗移国。”金陵:即建邺,今南京市,梁国都。《南史·梁武帝纪》:“太清二年八月戊戌,侯景举兵反。十月,……至建邺。”〔3〕窜:逃匿。荒谷:《左传》杜预注:“荒谷,楚地。”此指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古楚地)。《北史·庾信传》:“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公私:公室和私家。涂炭:谓陷于泥涂炭火。《尚书》:“有夏昏德,民坠涂炭。”〔4〕华阳:华山之南。阳,山南。此指江陵。奔命:奉命奔走。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庾信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十一月,江陵被西魏攻陷,信遂留长安未归。〔5〕中兴:指梁元帝于承圣元年(552)平侯景之乱,即位江陵。道销:中兴之道销亡。甲戌:承圣三年岁在甲戌。《南史·元帝纪》:“承圣三年,魏使于谨来攻。……十一月,魏军至栅下,帝见执。魏人戕帝。”〔6〕“三日”句:《晋书·罗宪传》:“魏之伐蜀,宪守永安城。及成都败,知刘禅降,乃率所部临于都亭三日。”临,《左传》杜注:“哭也。”都亭,都城亭阁。〔7〕“三年”句:《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晋人来讨,叔孙婼如晋,晋人执之,……乃馆诸于箕。”按“三年”不知所指,或信为此赋时被羁已三年?俟考。〔8〕天道:天理。周星:即岁星,也称太岁,木星,因其一十二年绕天一周,故名。物极不反:指梁朝就此一蹶不振、再难恢复。〔9〕傅燮:字南容,东汉末年人。无处求生:据《后汉书·傅燮传》载,燮为汉阳太守,王国、韩遂等攻城,城中兵少粮乏,其子劝燮弃城归乡,燮慨叹:“汝知吾必死耶!……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于此!”遂令左右进兵,临阵战死。〔10〕袁安:字邵公,后汉时人。自然流涕:《后汉书·袁安传》:“安为司徒,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11〕桓君山:即桓谭,字君山,后汉时人。著《新论》二十九篇。志事:一作“志士”。〔12〕杜元凯:即杜预,字元凯,晋代人,有《春秋经传集解》。其序云:“少而好学,在官则观于吏治,在家则滋味典籍。”〔13〕自序:古人著书往往有自序记述身世和写作旨意。桓谭《新论》自序今佚。〔14〕潘岳:字安仁,晋代诗人。始述家风:潘岳有《家风诗》,自述家族风尚。〔15〕陆机:字士衡,晋代诗人。先陈世德:陆机有《祖德赋》、《述先赋》,又《文赋》:“咏世德之骏烈。”〔16〕二毛:指头发有黑白二色。丧乱:指侯景之乱和江陵沦陷被留西魏。时信年四十左右。〔17〕藐:远。“藐是”一作“狼狈”。暮齿:暮年。〔18〕《燕歌》:指乐府《燕歌行》。《乐府诗集》引《广题》曰:“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北史·王褒传》:“褒作《燕歌》,妙尽塞北苦寒之言。元帝及诸文士和之,而竞为凄切。”今《庾子山集》中亦有此作。〔19〕楚老:代指故国父老。旧说引《汉书·龚舍传》,谓楚人龚胜于王莽时不愿“一身事二姓”,“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庾信世居楚地,故引此事深惭自己身事二姓。泣将何及:《后汉书·逸民传》:“桓帝世党锢事起,守外黄令陈留张升去官归乡里,道逢友人,共班草而言。……因相抱而泣。老父趋而过之,植其杖,太息言曰:‘吁!二大夫何泣之悲也,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网罗高悬,去将安所?虽泣何及乎!’”〔20〕南山之雨:《列女传·贤明传》:“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故藏而远害。”一说以山高在阳喻君主,谓迫于君命不敢不使魏。践秦庭:《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七日,……秦师乃出。”此喻己出使求和救急。〔21〕“让东海”二句: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因相互推让君位,先后逃至海滨。武王灭纣,二人以为不义,遂不食周栗,饿死于首阳山。二句言己本以谦让为怀,却不能如夷、齐那样殉义。一说让东海句用《史记·齐太公世家》载齐康公十九年“田常曾孙田和始为诸侯,迁康公海滨”事,指魏、周换代。〔22〕下亭:《后汉书·范式传》载孔嵩应召入京,道宿下亭,马匹被盗。高桥:一作“皋桥”。《后汉书·梁鸿传》:梁鸿“至吴,依大家臯伯通,居庑下。”臯家傍桥,在今江苏苏州阊门内。二句言其旅途劳顿。〔23〕楚歌:楚地民歌。《汉书·高帝纪》:“帝谓戚夫人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24〕鲁酒:鲁地之酒。许慎《淮南子注》:“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弗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25〕记言:《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据此可知庾信为此赋,非惟慨叹身世,亦兼记史也。〔26〕“不无”二句:本嵇康《琴赋》序:“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27〕日暮途远:谓年岁已老而离乡路远。《吴越春秋》:“子胥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远一作“穷”。人间何世:《庄子》有《人间世》篇,王先谦《集解》:“人间世,谓当世也。”二句感慨年老世变。〔28〕“将军”二句:《后汉书·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此以冯异自喻,言己去国,梁朝沦亡。〔29〕壮士:指荆轲。《战国策·燕策》记太子丹送荆轲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二句言己出使西魏,一去不归。〔30〕荆璧:即和氏璧,因楚人和氏得之楚山而名。睨:斜视。连城:相连之城。二句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之遗赵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此指自己使魏被欺。〔31〕载书:盟书。珠盘:诸侯盟誓所用器皿。《周礼·天官·冢宰》“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郑注:“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盘以盛牛耳。”二句用毛遂事。《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与楚合纵,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进之,……于是定纵。”此言己出使西魏,未能缔约,梁朝反遭攻打。〔32〕“钟仪”二句:《左传·成公七年》:“楚子重伐郑。……囚郧公钟仪,献诸晋。……晋人以钟仪归,囚诸军府。”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与之琴,操南音,……文子曰:‘楚囚,君子也。’”此以钟仪自比,谓己本楚人而羁留魏、周,有类南冠之囚。〔33〕季孙:春秋时鲁国大夫。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西河:今陕西省东部。《左传·昭公十三年》载诸侯盟于平丘,邾、莒告鲁朝夕伐之,因无力向晋进贡。晋遂执季孙。后欲释之,季孙不肯归。叔鱼遂威胁说:“……鲋也闻诸吏将为子除馆于西河,其若之何?“季孙惧,乃归鲁。二句自比季孙而稍变其意,言己被留难归。〔34〕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顿地:叩头至地。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吴伐楚,申包胥至秦求兵,“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二句谓己曾为救梁竭尽心力。〔35〕“蔡威公”二句:刘向《说苑》:蔡威公闭门而泣,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曰:“吾国且亡。”此言己对梁亡深感悲痛。〔36〕钓台:在武昌。此代指南方故土。移柳:据《晋书·陶侃传》,陶侃镇武昌时,曾令诸营种植柳树。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此代指北地。二句谓滞留北地的人是再也见不到南方故土的柳树了。〔37〕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晋陆机兄弟曾共游于此十余年。河桥:在今河南孟县,陆机在此兵败被诛。《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二句谓故乡鸟鸣已非身处异地者所能闻。〔38〕孙策:字伯符,三国时吴郡富春(即今浙江富阳)人。先以数百人依袁术,后平定江东,建立吴国。三分:指魏、蜀、吴三分天下。一旅:五百人。《吴志·陆逊传》:“逊上疏曰,昔桓王(孙策谥号长沙桓王)创基,兵不一旅,而开大业。”〔39〕项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江东:长江南岸南京一带地区。《史记·项羽本纪》记项羽兵败乌江,笑谓亭长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40〕“遂乃”二句:本贾谊《过秦论》:“宰割天下,分裂山河。”〔41〕百万义师:指平定侯景之乱的梁朝大军。卷甲:卷敛衣甲而逃。芟夷:删削除灭。据《南史·侯景传》载,侯景反,梁将王质率兵三千无故自退,谢禧弃白下城走,援兵至北岸,号称百万,后皆败走。又景曾戒诸将曰:“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42〕江淮:指长江、淮河。涯岸:水边河岸。〔43〕亭壁:指军中壁垒。藩篱:竹木所编屏障。〔44〕头会箕敛:《汉书·陈余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服虔注:“吏到其家,以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合从缔交: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原为战国时六国联合抗秦的一种谋略,此指起事者们彼此串联,相互勾结。〔45〕锄耰(yōu优):简陋的农具。棘矜:低劣的兵器。贾谊《过秦论》:“锄耰棘矜,不敌于钩戟长铩也。”因利乘便:“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以宰割天下。此指陈霸先乘梁朝衰乱,取而代之。〔46〕江表:江外,长江以南。王气:古以为天子所在地有祥云王气笼罩。三百年:指从孙权称帝江南,历东晋、宋、齐、梁四代,前后约三百年的时间。〔47〕六合:指天地四方。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轵道之灾:《史记·高祖本纪》记高祖入关,“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降轵道旁。”轵道,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48〕混一车书:指统一天下。《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平阳之祸:据《晋书·孝怀帝本纪》,永嘉五年刘聪攻陷洛阳,迁怀帝于平阳。七年,怀帝被害。又《孝愍帝本纪》记建兴四年刘曜陷长安,迁愍帝于平阳。五年,愍帝遇害。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县。〔49〕“山岳”二句:《国语·周语》:“山崩川竭,亡之征也。”〔50〕春秋迭代:喻梁、陈更替。去故:离别故国。〔51〕凄怆伤心:阮籍《咏怀诗》其九:“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52〕楫:船桨。星汉:银河。槎:竹筏木排。张华《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53〕飙:暴风。蓬莱: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之一。无可到之期:《汉书·郊祀志》:“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患且至,则风辄引船而去,终莫能至云。”〔54〕穷者:指仕途困踬的人。达:表达。《晋书·王隐传》:“隐曰: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以言达其才。”何休《公羊传解诂》:“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二句说明自己作赋是有感而发。〔55〕陆士衡:陆机字士衡。抚掌:拍手。《晋书·左思传》:左思作《三都赋》,“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复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二句谓己作此赋即受人嘲笑,也心甘情愿。〔56〕张平子:张衡字平子。陋:轻视。《艺文类聚》:“昔班固观世祖迁都于洛邑,惧将必逾溢制度,不能遵先圣之正法也。故假西都宾,盛称长安旧制,有陋洛邑之议,而为东都主人折礼衷以答之。张平子薄而陋之,故更造焉。”二句谓己赋为人轻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译文如下:
  王观字伟台,是东郡廪丘县人。自幼孤单贫穷,砥砺志向,曹操征召他为丞相文学掾,又出任高唐、阳泉、酂、任等县的县令,所在任上都有令人称道的政绩。文帝曹丕即位,王观入朝为尚书郎、廷尉监,又先后出任南阳郡、涿郡太守。涿郡北与鲜卑相接,多次遭到侵扰,王观令边塞居民十家以上都建立营寨聚居在一起,并修建高大的了望台。当时有的人不愿意,王观便派遣郡政府中的办事官员,让他们回去帮助自己的子弟修建营垒和了望台,不规定期限,只是要求他们完成各自的任务就回来。于是官吏民众互相跟随,不用监督,自相勉励,十来天内,一下子全都建成了。由于有准备的防御,鲜卑的抢掠也就停止了。明帝即位后,下诏书让郡县根据自己境内社会秩序的好坏,把自己列为剧、中、平三等中的一等。涿郡的主办官员先把涿郡划为中或平,王观下指示说:“这个郡接近外族,多次有边寇之害,为什么不划为剧等?”主办官员说:“如果把涿郡划为边境剧郡,恐怕您要把儿子送到京城做人质。”王观说“:当官就是要为百姓。如今把涿郡划为边境剧郡,百姓的劳役项目就会降低削减。我怎能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有负于一郡的百姓呢?”便上言涿郡为边境剧郡,然后把儿子送到邺城为人质。当时王观只有一个儿子而且又小又弱。他就是这样公正无私。王观修养自身。清廉朴素,以节俭为下属做出表率,下属受他的影响,没有人不自勉。
  明帝到许昌,征召王观为治书侍卫史,主管尚书台的案件审理。当时明帝常常突然喜怒,而王观却不阿谀奉承。太尉司马懿请王观任从事中郎,又升迁为尚书,出任河南尹,改任少府。大将军曹爽派材官张达砍伐建造房屋的木材,又制作许多其他的私人用品,王观听说后,把它们全都没收入官。少府掌管中左右三尚方官署以及御府珍藏的供赏玩的珍宝,曹爽等人奢侈放纵,多次想求得这些珍宝,畏惧王观守法严格,便改任他为太仆。司马懿诛杀曹爽以后,让王观代理中领军将军,占据曹爽弟弟曹羲的营垒,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又让他出任尚书,加驸马都尉。高贵乡公即位,封王观为中乡亭侯。不久,又加光禄大夫官职,转为右仆射。常道乡公即位,进封王观为阳乡侯,增加封邑一千户,与以前所封加在一起共二千五百户。又升任司空,王观坚决推辞,朝廷不允许,派遣使臣到他家中授予官职。王观上任几天后,就把印绶交还给上面,自己坐着车回家了。在家中去世,遗命墓穴只要容下棺材就可以了,不用器物陪葬,墓穴上不封土不种树。朝廷给他加谥号为肃侯。儿子王悝承袭爵位。咸熙年间,设立五等爵位,因为王观在前朝功勋卓著,改封王悝为胶东子。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

  • 13816744160形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词语有哪些?
  • 卢庄答:1、 玉叶金柯:yù yè jīn kē 释义: 柯:草木的枝茎。原形容花木美好嫩弱的枝叶。后比喻皇亲国戚以及出身高贵的人。现也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2、 云台仗:yún tái zhànɡ 释义: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戊子夜﹐帝自...

  • 13816744160《三国志》卷三十二 译文
  • 卢庄答:诸葛亮在隆中已隐居了十年,他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时局的发展,所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27岁时,...

  • 13816744160三国志魏书文言文翻译
  • 卢庄答:7. 英语翻译《三国志·魏书·郭嘉传》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 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县人.起初,郭嘉到北方去拜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对考察核选自己为之效命的君主一事,十分审慎,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袁公只想效法当年周公礼贤下士之举,但却不知晓用人的奥秘....

  • 13816744160【1640】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宣姓人物?
  • 卢庄答:“诸葛诞创造凶乱,主簿宣隆、部曲督秦絜秉节守义,临事固争,为诞所杀,所谓无比干之亲而受其戮者”——《三国志·高贵乡公纪》【 宣隆 ,曹芳时期才登上,他和秦絜应该都是诸葛诞的部属,淮南三叛时与诸葛诞持不同意见,这才被诸葛诞处死,事迹类似的还有蒋班、焦彝,但他们并不被认为是...

  • 13816744160帮忙翻译一下文言文!!《三国志》裴松之注里的
  • 卢庄答:次曰�,为彭祖,次曰来言,为会人,次曰安,为曹姓,季曰季连,为芈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娄姓,昆吾始姓已氏,其后为苏、顾、温、董。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书所谓司寇苏公者也,司寇苏公...

  • 13816744160三国志文言文翻译田丰
  • 卢庄答:6. 关于三国人物的轶事(文言文+翻译) 曹操斩杀颜良、文丑 原文: 《三国志·太祖本纪》:“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绍於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

  • 13816744160《晋书。贾充传》的译文
  • 卢庄答:成济于是抽出戈进犯高贵乡公的车驾。等到常道乡公即位,进封为安阳乡侯,增加封邑一千二百户,统领城外诸军,加任散骑常侍。 钟会在蜀谋反,文帝令贾充持节,以本官都督关中、陇右诸军事,向西占据汉中,还没到钟会就死了。当时军队国家多事,朝廷的机密,贾充都参与筹划。文帝很是信任器重贾充,与裴秀、王沈、羊枯、荀勖...

  • 13816744160魏晋南北朝修史常出现曲笔的原因。。。
  • 卢庄答:他撰《三 国志》,以免遭到司马氏政权的残酷迫害,采取曲笔回护手法,为魏晋统治者隐 恶溢善。如高贵乡公曹髦本为司马昭之党羽成济所杀,但《三国志高贵乡公纪》 只说:“高贵乡公卒,年二十。”且载一司马昭的奏议。这样,在陈寿笔下,司 马昭这一弑君之罪魁祸首俨然成为讨贼的功臣。清代赵翼曾愤然...

  • 13816744160《三国志》卷十一注 译文
  • 卢庄答: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徵,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

  • 13816744160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文言文
  • 卢庄答:但据《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魏略》记有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农历9月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及郭太后议立高贵乡公事甚详,则知《魏略》记事非只止于明帝,而是止于三少帝时。 鱼豢是陕西关中人,源出春秋姬姓晋国长鱼矫氏族,所以对西戎故地即西北的风土人情多有叙述,因此在《三国志·东夷传》中裴松之注引《魏略...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