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如何?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31
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如何呢?

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无疑是好的,他最终得到了善终。姚广孝一生跟随着朱棣南征北战,他就如同朱棣的影子一样形影不离,朱棣最终能够成功夺取天下,与姚广孝尽心尽力的辅助密切相关。

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无疑是好的,他最终得到了善终。姚广孝一生跟随着朱棣南征北战,他就如同朱棣的影子一样形影不离,朱棣最终能够成功夺取天下,与姚广孝尽心尽力的辅助密切相关。

从史料的记载上来看,姚广孝可以说是结局非常好!

下面我们从姚广孝的一生来看看姚广孝都干了些啥?

黑衣宰相姚广孝

1、年少为僧

姚广孝是长洲人,家族世代行医。1348年(至正八年),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剃度出家当了和尚,法名道衍。后来,姚广孝还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1375年(洪武八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师,但却没被授为僧官,只获赐僧衣。

1380年,经僧录司右觉义来复、右善世宗泐推荐,入天界寺,谋一僧职。

这前边的所有过程,都是他当和尚的一些事情。

2、侍奉朱棣,劝其造反

转机发生在1382年(洪武十五年),这一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

当时,道衍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

姚广孝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姚广孝与朱棣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姚广孝密劝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后来,姚广孝向朱棣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朱棣逐渐下定决心。朱棣暗中拉拢军官,勾结部队,并招募勇士。而姚广孝则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还修建厚墙环绕的地穴,打造军器,用饲养的鹅鸭来掩盖声音。

姚广孝这时已经成了朱棣的心腹重臣。

1399年(建文元年)六月,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朝廷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属。都指挥张信暗中向朱棣报信,朱棣便决定立即起兵,并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姚广孝则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朱棣造反后,开始时是一步一步的向南打,于是在山东就遇到了阻碍,打山东打的非常不顺利。这其中朱棣还有几次差点被打死。朱棣一度都想退守北京了。

但在姚广孝的极力劝谏下,继续进军,击败盛庸,攻破西水寨。

后来,姚广孝对朱棣道:“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

朱棣采纳他的建议,在淝水、灵璧连败南军,并渡江进入京师。

姚广孝指明了进攻方向

3、明成祖时期的重臣,参于众多国家大事

1402年,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

成祖即帝位后,授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

1404年(永乐二年),姚广孝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明成祖每次与姚广孝交谈,都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

后来,明成祖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被姚广孝拒绝。也就是说,姚广孝终其一身,是个僧人。

最后也是无妻,无儿,无女!这在历史上极其罕见。

明成祖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庙中。

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

他到苏湖赈灾时,前往长洲,将获赐的黄金全部分发给宗族乡人。 

此后,明成祖往来于南京、北京之间,并几次征伐蒙古,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

1407年(永乐五年),姚广孝又奉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

也就是说,在朱棣一朝,姚广孝始终非常受重用。并且,由于自己的和尚身份,对钱财,对权位无欲无求。也使得朱棣非常的放心。

朱棣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

姚广孝还负责从南京到北京的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

姚广孝设计北京城

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少师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

姚广孝文集 

4、黑衣宰相身后事

1418年(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不能上朝,居住在北京庆寿寺中。成祖数次前去探视,赐金唾壶。

不久,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

成祖废朝二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姚广孝,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赐葬于房山县东北,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

永乐二十二年,对姚广孝极为尊重的朱棣在北征途中死于榆木川,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

朱高炽对姚广孝也是满怀崇敬之情的。朱高炽继位为帝后,再次对姚广孝给予表彰。

洪熙元年三月二十日为姚广孝去世七周年纪念日,朱高炽亲自撰写祭文,遣其嗣子姚继致祭,并特命将姚广孝配享明太宗庙庭。

配享庙庭,应是姚广孝作为朱棣谋臣的最大荣誉。

通观明太祖,太宗开国两朝配享太庙名单中,十六位功勋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

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次者,仅有姚广孝一人。由此可见姚广孝在明初的特殊地位。

姚广孝

姚广孝是个僧人,没有娶妻,也没有后人。但他有家人,还收有一个养子,叫姚继。

姚广孝死后,朱棣派人把姚广孝的弟弟和侄子接来,给予丰厚的赏赐。但二人没有文化,生性愚钝,实在难以重用,只好又让他们回老家去。

明仁宗继位之后,让姚广孝配享太庙,又想起当年陪自己读书的姚继,给他一个太常少卿的职位,正四品。但姚继很快死掉,时年四十二岁。

姚广孝墓塔位于北京房山区常乐寺村北,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高约33米。塔前立有明成祖朱棣“敕建姚广孝神道碑”一座,碑立于宣德元年(1426年),高4米,宽1.1米,厚0.33米。

姚广孝墓塔,典型的和尚墓塔



姚广孝(1335~1418)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出自显赫的吴兴姚氏。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苏州人。元末明初的政治人物、诗人,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时代起的谋士、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始终未曾放弃成就大业的抱负,追求功利,仰慕元初僧人出身的开国功臣刘秉忠,欲成开国建业之功。

朱棣当年想造反,其实他的心中是十分犹豫的,他是非常害怕失败的,毕竟他只是一个藩王。当时与很多人劝朱棣造反,朱棣都不为所动。朱棣明白,对于那些劝说他的人来说,就算造反失败了,也未必就死。说不定还可以在中途的时候,根据风向标,选择投奔哪一方。而朱棣要是失败的话,则死无葬身之地。当时有个人给朱棣说了一番话以后,他就下定决心造反了。这个人是个和尚,他叫姚广孝。

建文元年六月,在誓师大会上,突然刮起大风,屋檐上的瓦片落地,吓得朱棣脸都白了,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姚广孝马上插言:“飞龙上天,必有风雨相随,这是吉兆!”朱棣狐疑之下也只能相信,随即起兵靖难。朱棣接受了姚广孝的建议,绕过了济南城,顺利地攻破了京城,朱允炆或死或逃,朱棣成功完成了靖难之战,夺下了皇位。

姚广孝在战争中基本处在后方,具体战役姚广孝或许不参与,但很多重要决策都是出自他手,如果论靖难功勋,姚广孝名列第一位实至名归。

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姚广孝已经有八十四岁高龄来,病重不能上朝,仍然在庆寿寺居住。明成祖驾车临视,相谈甚欢,并赐自金睡壶。临死前的姚广孝请求明成祖,释放禁锢已久的建文帝主录僧溥洽,明成祖答应了他。姚广孝顿首感谢,同月十八日,姚广孝病逝于庆寿寺。

姚广孝得到了善终。他去世后,朱棣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朱棣去世后,儿子朱高炽继位后,加赠姚广孝少师散官勋爵,谥号‘’悉如旧”,配享庙庭,这是姚广孝最大的荣耀,因此后人也称他为‘’黑衣宰相‘’。



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智计百出,为朱棣最终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无疑是那个年代最顶尖的谋士,但最终却在无尽的凄苦和悲凉当中辞世,其结局不算好。

姚广孝是长洲人(今属苏州),1348年(至正八年),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后来,姚广孝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1375年(洪武八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师。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姚广孝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

1399年(建文元年),姚广孝跟随朱棣起兵靖难,成为了朱棣的头号军师,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朱棣最终夺得天下,并于1402年(建文四年),正式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朱棣称帝后,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对姚广孝依然极度尊重,每次与之交谈,都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

后来,朱棣让姚广孝蓄发还俗,但姚广孝不肯,朱棣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仍不接受,依然住在自己的寺庙当中,白天上朝,夜晚烧香拜佛(或许是他觉得自己在靖难之役当中杀戮过重而为死者超度吧)。

1418年(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不能上朝,居住在庆寿寺中,朱棣数次去探望,临终前,问他还有什么遗言,姚广孝说道":僧人溥洽被关在牢里已经很久了,希望能赦免他。"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当初,成祖攻入南京,被告知建文帝化妆成僧人逃走了,溥洽知道这件事,朱棣便以此为由将溥洽禁锢了十多年。

此时,面对即将离世的老下级、老战友的请求,他实在无法拒绝,最终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即刻下令将溥洽释放。不久,姚广孝去世,终年八十四岁,一代顶级阴谋家、大谋士终归尘土!

纵观姚广孝的一生,作为阴谋家、谋士他无疑是成功的,但本该是意气风发的他,却活得无尽的孤独和凄凉,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并未得到家人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反而是无尽的唾弃,因为在他这些家人朋友看来,建文帝才是正统,朱棣是反贼,他随朱棣造反就是助纣为虐,因此给他打上了反贼的烙印。

姚广孝在功成名就之后曾经回到过故乡长洲,但衣锦还乡的他,面对的不是乡亲们的夹道欢迎,而是无尽的冷眼和谩骂,甚至连他亲姐姐都对他闭门不见,他又去拜访老友王宾,王宾也不肯相见,只是让人传话道:"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我们可想而知,面对家人朋友这样的态度,姚广孝内心应该是无尽的凄苦和悲凉的,功名富贵不能和家人朋友共享,要来何用!因此,他才拒绝了朱棣的赏赐,一个人又回到了寺庙当中,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无疑是好的,他最终得到了善终。姚广孝一生跟随着朱棣南征北战,他就如同朱棣的影子一样形影不离,朱棣最终能够成功夺取天下,与姚广孝尽心尽力的辅助密切相关。



姚广孝的结局还是不错的,朱棣非常重视他,他也一直参与国家大事,但绝不接受朱棣的任何赏赐,最后还是回到了寺庙里终此一生。

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无疑是好的,他最终得到了善终。姚广孝一生跟随着朱棣南征北战,他就如同朱棣的影子一样形影不离,朱棣最终能够成功夺取天下,与姚广孝尽心尽力的辅助密切相关。

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无疑是好的,他最终得到了善终。姚广孝一生跟随着朱棣南征北战,他就如同朱棣的影子一样形影不离,朱棣最终能够成功夺取天下,与姚广孝尽心尽力的辅助密切相关。

  • 17722871637朱棣的大谋士姚广孝,最终结局如何呢?
  • 海宜答:众所周知,“靖难之役”是燕王朱棣反叛其侄子建文帝,而发动的一场战役,此次战役之后,建文帝失踪,朱棣登基称帝,年号永乐。当初建文帝削藩政策下达之后,正是姚广孝向朱棣建议举兵反之,这才有了后来乾坤大改的结局。姚广孝是明朝著名政治家、佛学家。诗人,年轻的时候出家为僧,法名道衍,精通佛、道...

  • 17722871637此人帮助朱棣夺取天下,最后结局得了善终
  • 海宜答: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在民间留下很大的名声,其阴阳术数很是有名,预测后世的《烧饼歌》名闻天下,不过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其结局并不好,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令人叹息,明成祖朱棣的谋士姚广孝则比刘伯温好多了,在帮助朱棣夺取天下后,朱棣对他依然高看,最后得以善终。姚广孝是江苏苏州人,家族...

  • 17722871637姚广孝作为靖难之役的头号功臣 朱棣登基后他的结局是什么
  • 海宜答:后来姚广孝追随朱棣到了北平,他就担任了庆寿寺主持,还时常进出燕王府,和朱棣秘密会谈。虽然是一个和尚,但姚广孝却迅速成了朱棣的重要谋士。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他是的孙子朱允炆,而朱允炆继位以后,就开始了实行削藩政策。当时的湘王朱柏、周王朱橚、代王...

  • 17722871637大明风华姚广孝结局
  • 海宜答: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姚广孝的结局是姚广孝见到孙若薇瞬间明白这位该来的人终于来了,交给孙若薇一把钢刀,无论自己走没走到对面洞中最后都要砍断绳索,也就是将此生性命的决定权交给这位靖难之役的受害者。《大明风华》是由张挺执导,汤唯、朱亚文、邓家佳、乔振宇、吴越、梁冠华领衔主演的古装剧。该剧...

  • 17722871637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如何?
  • 海宜答:朱元璋有军师刘伯温,而朱棣有军师姚广孝,那么姚广孝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会帮助朱棣造反呢?他又有什么能力呢?姚广孝十四岁就出家了,姚广孝学习儒家,阴阳之术,精通儒释道。洪武八年,朱元璋召各地精通儒学的僧人到礼部。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请高僧为其诵经祈福,这个时候姚广孝认识了...

  • 17722871637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是谁?功臣姚广孝怎么死的?
  • 海宜答: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

  • 17722871637朱棣手下的最大谋臣姚广孝:功成身不退得善终
  • 海宜答:历史,就从来不会有意外吗?当然,大部分不容否定,但历史上的特殊从来都不缺席。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位,他给君王出主意谋江山,和君王一起打江山,功成名就之后,又和君王一起同享朝政,不进不退,最后的结局居然是身名俱佳的不得了!他正是在“靖难之役”中支持和帮助明成祖朱棣登上皇帝之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 17722871637朱棣为什么要杀姚广孝
  • 海宜答: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后,曾经广邀天下有能之僧前往首都,并为他们举办了一场特别的选拔考试。姚广孝在此次测试中脱颖而出,被朱元璋遣送给朱棣,此后姚广孝便成为了朱棣手下谋士,辅佐朱棣成事。朱棣登基后,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道衍,大受封赏,加封“少师”,并赐俗家名姚广孝,就连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受到了...

  • 17722871637姚广孝是怎样度过最后十几个年头的?姚广孝的结局怎样?
  • 海宜答: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恢复了他的姓,赐名为广孝。太子少师是当时文臣的最高秩(正二品),是一个实职,由此可见朱棣对他是极为重用的。明成祖和姚广孝谈话,从来不叫他的名字,而称他为少师,可见成祖对他是极为尊重的。为了报答姚广孝的功劳,成祖让姚广孝蓄发,姚广孝不...

  • 17722871637曲线入仕的姚广孝,他的野心有多大?
  • 海宜答:每当一提起姚广孝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古代造反起家的阴谋家中,姚广孝的结局很不错,可以称得上是“安享晚年”。不过,在临死前的一个举动,也许体现出长期以来他的内心并不那么坦然:据《明史》记载,公元1418年,84岁的姚广孝病重在床,朱棣亲自前去庆寿寺探望这位自己的头号...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