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上的长孙皇后应该怎样评价?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6-01

古时候,朝廷上的大臣们明争暗斗,为了争夺权力而战,后宫们的妃子们也不老实,为了争夺自己的地位而斗,更是有很多人为了上位不顾身边人的死活,手段非常残忍。纵观历史,后妃中的佼佼者应该就是长孙皇后了,那么她是凭借什么样的聪明才智才如此受人爱戴的呢?



长孙皇后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长孙晟是隋朝的右骁卫将军,母亲是隋朝扬州刺史高敬德之女,她从小就聪明伶俐,貌美如花,所以有很多人上门提亲,但是长孙家族为了找一个和长孙皇后相配的郎君费了一番脑筋,后来长孙家族听说窦氏的次子李世民文武双全,姿貌非凡,年龄也与长孙氏相若,便请人倒提媒。李渊早就听说长孙晟的女儿非同一般,自然满心欢喜地答应。长孙氏就是这样嫁给了李世民,后来凭借她的贤德和宽宏豁达的处事方式,使李世民在打天下、坐天下的斗争中如虎添翼,这一桩美满的婚姻也成为历史的美谈。



后来,李渊做了大唐王朝皇帝,册封李世民为秦王,长孙氏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秦王妃。平和幸福的王妃生活没过几年,便出现了许多麻烦和苦涩。因为李世民与两兄弟之间明争暗斗,关系日益恶化,无形之中让她成为诸妯娌诽谤的对象。要知道,在夹缝中生存是非常难的,但是长孙氏“内尽孝事高祖,谨承诸妃,消释嫌猜。”

在妯娌之间,她以贤德感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能忍让,不顶撞的同时也不能吃亏,在行为和言语上要尽量挑不出来刺,让他们找不到借口来消除猜忌之心,对李渊更是竭力尽孝,使他感受到儿女的亲情温暖,李渊从心底喜欢、信任这个贤惠的儿媳,也为李世民争取到一份父子的亲情。幺武门兵变终于不可调和地要发生了,兄弟之间真刀真枪地干起来时,她一反软弱顺从的性格,勇敢地赶到那战云密布、令人不寒而栗的玄武门内,亲自慰勉将士。



长孙氏有胆有谋,临危不乱,而李世民也成为了唐上朝第二位皇帝,长孙氏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后,身份自然就非常尊贵了,但是这个时候的长孙皇后依旧非常贤良淑德,从来不用自己的权威去压榨别人,对待其他妃子的孩子更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有加,有了这样的皇后在后宫中主持工作,后宫自然就一片祥和的声音,李世民回到后宫的时候也非常开心。

长孙皇后还非常懂事,从来不过问朝廷上的事情,在和李世民相处的过程中总是引经据典,但是一旦李世民谈论到朝廷上的事情,她就避而不谈,但是如果碰到李世民做不明智的事情,她就要苦苦相劝了。

当她听说太宗要给她的兄长长孙无忌加官时,她深感不安,立刻召见自己的哥哥,叫他要求降职。在长孙无忌的苦苦请求下,唐太宗不得不降了他的职务,长孙皇后这才“喜见颜间”。又对唐太宗列举了许多古代外戚专权的事例,要太宗引以为戒,应抑制外戚,任人唯贤。事实上,唐太宗委长孙无忌以重任并不是任人唯亲,而是长孙无忌在太宗创天下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功劳居最。



不过,让人难过的是,长孙皇后一直患有哮喘病,至贞观八年旧病复发,全国各地名医都为她诊断过,可病情仍不见好转。太子承乾见母后危在旦夕,于是便奏请太宗大赦天下,认为做点善事,或许神仙能够保佑母亲早日康复。长孙皇后坚决不答应,她说:“大赦大下有关国家大政,怎能因我一个人,而破坏国家大法呢?皇上若真那么做,我只求速死。”唐太宗无可奈何,只能答应了她。



后来,长孙皇后病情恶化,生命垂危,但觉得还有许多事情放心不下,于是派人请来太宗,在弥留之际为太宗荐忠臣,进良谏,还特别嘱咐太宗对她“俭薄送终”,“愿因山为垅,无地坟,无用棺椁,器以瓦木,约费送终”。于贞观十年十月,长孙皇后崩于立政殿,享年只有36岁,葬于昭陵。长孙皇后英年而亡,朝野无不悲恸。


李世民更是对长孙皇后去世的事情难过,为她亲手写了序文,对她的一生给予高度的评价并寄予深深的哀思。



长孙皇后非常的有能力。因为长孙皇后为唐朝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所以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物。

她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皇后,是让这个国家更加平稳运行的重大影响,她帮助皇帝稳定局势,得到了很多朝臣的爱戴。

她是一个奇女子,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非常多,而且还教育出了非常多有才能的孩子。

  • 13868754757评价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的400字短文
  • 令坚答:长孙皇后大唐第二代国母,唐太宗李世民结发之妻。唐太宗继位立长孙氏为后。这位名垂千古的一代贤后,女性的典范,成功男人背后的贤内助。以贤惠、聪慧、知书达礼传芳千古。长孙皇后生于名门望族,嫁于太宗后相夫教子,集中华文明礼仪于一身,传承延续着古代女性三从四德于一身。立为国母后精心打理后宫...

  • 13868754757急求对长孙皇后的评价
  • 令坚答: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母亲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扬州刺史;长孙皇后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形成了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性。在她年幼时,一位卜卦先生为她...

  • 13868754757为什么说长孙皇后是武则天无法超越的女人?
  • 令坚答:虽然她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但是却没有落下一个好的名声。论做女人,有一个人她永远也无法超越,那就是——长孙皇后。中国古代的后妃,总给人排挤争宠、外戚争权的印象,但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明太祖的马皇后、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她们却能在当时的社会及政局,扮演着积极正面的角色,肩负起扭转乾坤力量。

  • 13868754757历史上最美的国母:长孙皇后
  • 令坚答:这话用在唐太宗李世民身上最恰当不过了,长孙皇后生前为人低调,谦虚谨慎,可是历史从来没有忘记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的芳名永远同盛唐连在了一起长孙皇后自幼酷爱读书,博闻强识,史书评价她识大体,顾大局,有卓见。李世民是唐高宗的次子,智勇双全,能征善战,为父亲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太子嫉妒其...

  • 13868754757李世民亲政后册封结发夫妻长孙氏为皇后,长孙皇后是个怎样的人?
  • 令坚答:长孙皇后一直是历史上知名的皇后之一,她作为李世民的结发妻子,让李世民对她的评价非常高,短短三十六岁的人生却得到了许多赞誉,想要了解她这个人就必须知道她的生平。长孙皇后身份高贵,母亲是北魏宗室出身,父亲又是将军,虽然幼年丧父,但是她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李世民,之后就跟随着李世民经历了一场...

  • 13868754757唐代,长孙皇后口才如何,她是如何使愤怒的唐太宗不杀魏征的?
  • 令坚答:这就是长孙皇后的魅力,他没有出众的样貌,也没有非常优秀的才华,但是他的管理能力非常的强,而且能体贴人意。所以在唐太宗想要杀掉魏征的时候,他能够站出来理智的劝解唐太宗。2,唐太宗并不是真的想杀他 历史上有记载,唐太宗曾经想要杀掉魏征,但是这个都是唐太宗的一时气话。唐太宗曾经说过魏征...

  • 13868754757如何评价长孙皇后的一生?
  • 令坚答:长孙为李世民共生育七个孩子,三子四女,每一个都深受宠爱。即便在她去世的前一年,也有一位公主出生。而后宫中生孩子最多的也不过两三个。而所谓的真爱杨公主,史书上仅有:“恪母,隋炀帝女也”的字样。贞观十年,年仅三十六岁的长孙皇后因病去世,李世民悲痛欲绝。他亲自抚养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李...

  • 13868754757李世民的皇后是个怎样的人?她对李世民有哪些帮助?
  • 令坚答: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据说这是唐朝著名的文德皇后的诗作,她以春天美好的景色来表现自己的美丽,说桃花正是因为偷了她的面色而娇羞,嫩柳学习了她的腰身而身轻。展现出她对自己美貌的自信和活泼的性格。但是现在有人认为这首诗并不是文德皇后的诗作,原因有两点,一是在历史文献中...

  • 13868754757历史上被称为千古贤后的长孙皇后,到底有什么优点?
  • 令坚答:长孙皇后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知道并且严格遵守身为皇后的准则,特别是对于前朝的事情,长孙皇后从来都不涉及其中。虽然论学问和智慧,长孙皇后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并不是难事,但她从小熟悉历史,知道凡是女子干涉朝政的往往造就了不同程度的惨案,因此“不干政”是长孙皇后的自我要求。长孙皇后总是能用...

  • 13868754757长孙皇后协助李世民诛杀亲兄弟及其家人,为什么她还被称为一代贤后?
  • 令坚答:第二:能够做好贤内助并且不干扰政事。历史上有很多干政的事情,就像是慈禧也是后宫干政掌握了清朝几十年。但是长孙皇后从来都不会干政,不过并不是说她无能,而是她懂得自己的身份。长孙皇后也有自己的见解不过她会暗地里和李世民进谏,不会表露出干政,所以这样也更让人信服。第三:将后宫打理地井井有...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