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什么时候?

来自:贴吧网友   更新日期:2024-05-31
郑和下西洋是什么时候?

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郑和船队于永乐七年(1409年)夏回国。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6月)。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1430年)。

郑和世称三保太监,十五世纪初叶著名的航海家。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第一次从永乐三年六月到永乐五年九月,自苏州刘家港出发,经历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西海岸的柯钦以至古里(今科泽科德)。第二次从永乐五年十一月到永乐七年七月,沿同样的路径至古里。第三次从永乐七年九月到永乐九年六月,以东印度洋为中心,从爪哇、苏门答腊往锡兰,又北上印度东海岸,抵孟加拉湾,然后折回马六甲海峡,在马六甲修筑城塞后返国。第四次从永乐十一年十月到永乐十三年七月,又经东印度海岸折往波斯湾,到达霍尔木兹。也有认为这次远航到达东非沿海的。第五次从永乐十五年秋到永乐十七年七月,与前次航线相同,抵波斯湾,又另分一支船队经由阿拉伯南岸远航到东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腊瓦、马林迪等地。第六次从永乐十九年春到永乐二十年八月,除驶入波斯湾外,另有分队绕东非沿海诸港口航行。第七次从宣德六年元月到宣德八年七月,进行了经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湾的最后一次航行。这次,郑和的部下到达了阿拉伯的麦加。据《明史》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所率部众就有二万七千多人,船舶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就有六十二艘,规模之大,史所未有。前后七次所经国家凡三十余国。这样的空前壮举,较之葡萄牙的达·伽马由伊斯兰教徒导航横渡阿拉伯到达科泽科德早八十多年,也加深了中国和所到各地贸易和文化交流。而郑和远航对东南亚地区的开发,贡献尤大

永乐三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东王的,故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误杀,计170人。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说将士的血不能白流,急于向麻喏八歇国进行宣战,给以报复。

“爪哇事件”发生后,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要赔偿6万两黄金以赎罪。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师不利,而且又无辜损失了170名将士,按常情必然会引发一场大规模战斗。然而,郑和身负永乐皇帝的秘密使命,怕一旦大开杀戒,沿路西洋各国恐惧明朝前来侵略,之后又得知这是一场误杀,鉴于西王诚惶诚恐,请罪受罚,于是禀明皇朝,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这一事件。明王朝决定放弃对麻喏八歇国的赔偿要求,西王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两国从此和睦相处。

爪哇岛三宝垄纪念郑和600周年活动组委会成员向记者谈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说郑和对各国不论强弱亲疏,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即时两国发生冲突,仍能保持极大的克制,委曲求全,以理服人,表现出对邻国的和平共处,睦邻友好,使中国和印尼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我们定居在这里也感到脸上有光,我们以郑和为骄傲。

印尼的学者认为,郑和舰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特混舰队。而郑和七下西洋的28年中,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仅有锡兰(今斯里兰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的防卫性作战。郑和在处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动用武力,而且不要赔偿,充分体现了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礼仪,以及“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

郑和的远洋航行,与西方的血色贸易有着本质的区别。

波澜壮阔的远洋航行

郑和船队到达旧港(在今苏门答腊岛,曾为明朝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机构)的时候,突然遭到海盗的拦截袭击。这群海盗的头领叫陈祖义。陈祖义本是广东人,洪武年间跑到现在的南洋,召集一伙人占领了旧港,常常打劫路经此地的商船,许多国家的商人都深受其害。这一次,陈祖义见郑和船队船多兵众,不敢贸然下手,就假意向郑和投降,暗地里却准备打劫船队。郑和及时发现了陈祖义的阴谋,立即部署对策。等陈祖义率众人来抢劫时,他指挥将士们把海盗打败,杀死了5000多人,烧毁了海盗船只10艘,俘获7艘,还活捉了陈祖义。

在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赠送了许多礼物给明朝,表示两国修好。哪知贪心的亚烈苦奈儿见郑和船队装载了大量金银,就假意请郑和到他的宫殿。盛宴招待之后,他再次向郑和索取金币,还暗地里发兵去劫夺郑和的船队。郑和沉着冷静,了解到锡兰山的大部分兵力已派去攻打船队,都城空虚,就火速传令,调来了2000多名将士,出其不意地攻打了锡兰山的都城,生擒了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领兵打劫船队的将领听说明军回攻都城,赶忙下令撤兵回救。郑和的军队乘胜杀了个回马枪,又把敌兵打得溃不成军。他们只得向明军投降了。郑和当场释放了投降的将士兵卒,只把亚烈苦奈儿和几个重要官属扣留在船上,然后继续访问其他地区。

当郑和的船队到达木古都束时,国王亲自去迎接,并且设宴款待。郑和向国王和王妃赠送了丝织品、陶器和茶叶。国王送给明朝皇帝一只珍贵动物,叫做“麒麟”,也就是非洲长颈鹿。回来的时候,不仅带回来了17国的使节和他们同来中国访问的,其中有的是王子,有的是王叔王弟,都同明朝建立了邦交。郑和还带回来了忽鲁谟斯的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国的麒麟、长角马哈兽;木古都束的花福禄和狮子;卜刺哇的千里骆驼和鸵鸟。

郑和在国内休整了一年多时间后,永乐十年十一日,成祖又令他第三次远航西洋诸国。这次正好赶上了东北季风时节,郑和的船队顺风而行,不久就到达苏门答腊(今印尼苏门答腊岛)。

苏门答腊刚刚经过一场大的事变,使郑和的访问遇上麻烦。原来,苏门答腊的西面有个那孤儿国。1408年(明乐永六年),那孤儿国和苏门答腊打了一仗,苏门答腊国王中箭身亡。王子年龄尚小,不能替父王报仇。王后却复仇心切,她晓谕全国:谁能领兵打败那孤儿国,替先王报仇,我就嫁给他,并请他当国王。一个有本领的渔夫奋勇领兵打败那孤儿国的军队,杀了他们的国王。渔夫娶了王后,当上了苏门答腊国王。老国王的儿子长大以后很不甘心。他培植了一伙心腹勇士,乘机杀死了渔夫,自己登上王位。郑和到达苏门答腊后,向新国王赠送了许多礼品。

渔夫有个儿子苏干刺,想替父亲报仇,发兵攻打苏门答腊,企图争夺王位。没想到反被新国王打败了。他只得逃到一个叫邻山的地方,自立一寨。他听说郑和赠送给苏门答腊新国王许多礼物,却没有送礼给自己,心中有忌又恨,就带领几万兵众,袭击郑和的船队。在苏门答腊的配合下,郑和指挥将士英勇还击,把苏干刺的兵众打得大败,乘胜追击到一个叫南渤利的地方,活捉了苏干刺和他的妻子、儿子。到永乐十三年回国后,永乐帝下令把苏干刺杀了。

1430年(宣德五年六月),明代的第五个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又一次派遣郑和、王景弘率领船队,访问了忽鲁谟斯等20来个国家。因为这次访问的国家多,地域广,路程远,因而时间也就很长,到1433年才启程回国。不料船队返航至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之科泽科德)时,63岁的郑和因积劳成疾,不幸辞世。王景弘命人把郑和的遗体妥为装殓,准备回国安葬。当时已进入夏季,热带气候酷热,船队航进爪哇(今印尼爪哇岛)时,眼见郑和的遗体难于保存,已不可能运回国内安葬,王景弘只好决定将郑和遗体埋葬在当地。

画像



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郑和船队于永乐七年(1409年)夏回国。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6月)。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1430年)。

郑和世称三保太监,十五世纪初叶著名的航海家。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第一次从永乐三年六月到永乐五年九月,自苏州刘家港出发,经历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西海岸的柯钦以至古里(今科泽科德)。第二次从永乐五年十一月到永乐七年七月,沿同样的路径至古里。第三次从永乐七年九月到永乐九年六月,以东印度洋为中心,从爪哇、苏门答腊往锡兰,又北上印度东海岸,抵孟加拉湾,然后折回马六甲海峡,在马六甲修筑城塞后返国。第四次从永乐十一年十月到永乐十三年七月,又经东印度海岸折往波斯湾,到达霍尔木兹。也有认为这次远航到达东非沿海的。第五次从永乐十五年秋到永乐十七年七月,与前次航线相同,抵波斯湾,又另分一支船队经由阿拉伯南岸远航到东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腊瓦、马林迪等地。第六次从永乐十九年春到永乐二十年八月,除驶入波斯湾外,另有分队绕东非沿海诸港口航行。第七次从宣德六年元月到宣德八年七月,进行了经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湾的最后一次航行。这次,郑和的部下到达了阿拉伯的麦加。据《明史》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所率部众就有二万七千多人,船舶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就有六十二艘,规模之大,史所未有。前后七次所经国家凡三十余国。这样的空前壮举,较之葡萄牙的达·伽马由伊斯兰教徒导航横渡阿拉伯到达科泽科德早八十多年,也加深了中国和所到各地贸易和文化交流。而郑和远航对东南亚地区的开发,贡献尤大

  • 13368146998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哪年哪月哪日
  • 富舒答:郑和奉诏第一次出使西洋是在永乐三年六月十五,即公元1405年7月11日。同年冬,舰队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返回明国,历时约2年。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左右。 途经占城、爪哇、巨港、马六甲、苏木都剌、 南浡里、锡兰、柯钦、古里等地。

  • 13368146998著名的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具体是在什么时候
  • 富舒答:第一次下西洋 1405年6月。第二次下西洋 1407年10月13日 。第三次下西洋 1409年10月 。第四次下西洋 1413年11月 。第五次下西洋 1417年6月。第六次下西洋 1421年3月3日 。第七次下西洋 1430年。

  • 13368146998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什么时候?
  • 富舒答:永乐三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

  • 13368146998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发生在哪个朝代那一年
  • 富舒答: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

  • 13368146998郑和下西洋时间
  • 富舒答:第一次下西洋 1405年6月。第二次下西洋 1407年10月13日 。第三次下西洋 1409年10月 。第四次下西洋 1413年11月 。第五次下西洋 1417年6月。第六次下西洋 1421年3月3日 。第七次下西洋 1430年。1.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

  • 13368146998郑和下西洋几次?
  • 富舒答:郑和总共七次下西洋。第一次,1405年(永乐三年),郑和带领士兵两万八千多人。从福建的五虎门出发,十一个月之后,在爪哇国的三宝垄登陆。第二次,1407年(永乐五年 )36岁回国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第三次,1409年(永乐七年 )38岁九月又偕王景弘,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第四次,...

  • 13368146998郑和下西洋具体日期及朝代
  • 富舒答: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主要是送外国使 郑和下西洋地图 节回国。第三次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启航,11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同年12月从福建五虎门出洋,顺风经过十昼夜到达占城。郑和船队离开占城又到真腊,...

  • 13368146998郑和下西洋的方式、路线和耗时
  • 富舒答: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

  • 13368146998请问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 富舒答:1、第一次下西洋:1405年6月。2、第二次下西洋:1407年10月13日。3、第三次下西洋:1409年10月。4、第四次下西洋:1413年11月。5、第五次下西洋:1417年6月。6、第六次下西洋:1421年3月3日。7、第七次下西洋:1430年。8、公元1405年之后的28年间,郑和七次奉旨率船队远航西洋,开辟了...

  • 13368146998郑和下西洋发生在什么时候??
  • 富舒答:是1405年农历6月。不是冬季。第一次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 1405年7月11日 ,明成祖朱棣下旨,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他与王景弘率领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江苏太仓刘家河编队集结出海,驶向福建长乐县太平港驻泊,等候东北季风到来。冬天,郑和率船队从福建闽江口五虎门出洋远航,经南中国海域,首先到达...

    有友圈,时尚产品用品的交流,为健康绿色生活提供参考

    Copyright© 有友圈 2024